各国语文课教什么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有所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经典作品被删除。事实上,语文教材的变动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是深受关注的社会议题。观察每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材,能看出它们在教学思维、理念和宗旨上的差别。
  美国:把语文课上成阅读
  语文课更像阅读课,13岁孩子要读六七种风格英文作品。美国中学实行宽睑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有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出来。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读6-7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美国学生读《特洛伊》和《罪与罚》等大量小说,但不怎么读诗。与中国学生多少能吟诵几首唐诗宋词不同,美国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美国学生已不懂诗。几十年前,能读诗曾被美国人认为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相反,小说、传记类阅读材料在美国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却很大。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和《蝇王》等,都是学生最经常被布置阅读的著作。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收录选段不同:美国中学生还要完整阅读整本著作,按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读书会”语文课是传统模式,《哈利波特》也能作教材。—个班的学生同时读一本作品并且进度也相当,是美国人熟悉的‘读书会”式语文教育。但美国—些学区却大胆地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课,这意味着学生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们分享。曾主张学生只该读“精华读物”英文文学教授MarkBauerlein就表示,学生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法国:“通识教育式”的语文课
  受精英主义传统影响,纯文学作品深受教师青睐。与美国类似,法国中学的文学课程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订立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受多年的精英主义教育观念影响,法国的语文教育曾长期被等同于文学教育,16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和法语区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封丹到拉伯雷,几乎每一个法国文学分支都可能涉猎,文科的学生还要完整阅读如(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的《豹》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朱丽叶》等译怍。
  经典电影被作为语文教材,不避讳性和爱情。为了应对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文学课的现象,法国教育部去年5月宣布把电影引人文学课程,将学生感兴趣的浪漫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课堂。法国教育部官员认为,他们选择的电影能帮助正经历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在已公布的200部经典电影中,中学生将能在老师陪同下观看法国电影《轻蔑》(LeMepris)中的男女主角“调情”,以及《赤胆威龙》(Rio Bravo)的枪战,并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
  法国中学生的“语文课阅读材料”涉猎非常广,除了经典法国文学作品,还须阅读萨特和加缪等看上去对中学生而言过于艰深的哲学作品。而这很可能还不够,2010年法国中学会考作文,要求考生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英国政治哲学巨著)和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的《神学大全》节录。
  德国:将语文课上成公民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在包括语文在内的科目,教材选取还专门加入了更多展现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
  以“人与国家机器的关系”高度讨论文学作品。允许不一样的东西,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在“不在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中学生的德文课的讨论更是与别国不同。据安德烈回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远不仅到其“映射法西斯”的背景,课堂上的讨论甚至涉及到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机器间的关系,可以说已脱离了纯粹的语文教育。本身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的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
  中国台湾:最重视古文的语文课
  课本内容65%是文言文,中学生就读《古文观止》。在台湾,“教育部”会汇编供中学生统一使用的课本,但不少学校也在采用自编教材。文言文超过白话文比例,一直是台湾语文课本(台称“国文课本”)一大特色。在文言文比例被调低到45%之前(2010年9月份又刚调整为45%一65%的“弹性比例”),台湾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文言文比例逐渐递增,大约为高一60%、高二70%和高三80%,其中选自先秦诸子的比例很重,但“教育部”最近又将选材范围拓宽至《诗经》、《左传》和《礼记》等文献。
  文言散文集《古文观止》几乎是每一个台湾中学生都精读过的教材,大陆学生所熟悉的陶渊明《归去来辞》、王勃《滕王阁序》等散文,也在台湾学生最为熟悉的篇章之列。台湾国文科教材的白话部分,一部分选自余光中等有影响力的现当代台湾本土作家作品,而曾被列为禁忌的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也被列入语文部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也有超越时代的不朽名篇,但经典和名篇并不是选取语文教材的唯一标准。美国人将流行文学引人语文教材,法国人考虑引进电影,中国台湾地区始终强调高比例的文言文阅读一一而这里,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判断。好的语文教育,必然不为服从政治需求,也出于教化目的,同时有助于塑造完整的灵魂和独立的人格。
  责任编辑张晓楠
其他文献
期刊
<正>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对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认识不一,分歧较大。 《经济学文摘》1984年第十期发表了曾牧野和杨志和同志合写的《特区经济研究若干理论问题评述》一文,对经济特区的性质作了专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转型,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增强职业信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并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
介绍了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斗杆的结构,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行了分析,通过焊接机器人焊接主要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接、焊后烤火矫正和反变形法对焊接变形进行控制,得到了理
在几代学人不懈努力下,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一门以中国边疆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知识体系正在建构、呼之欲出。在构建中国边疆学时,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理
物-场分析法和冲突矩阵法是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常用的两种方法,物-场分析法一般通过标准解法得到问题求解方向。采用引入控制参数对物-场分析结果进行矛盾平衡分析,进
【正】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教育爱。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易,爱学困生难。对于学困生往往是当面指责,甚至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学术界、政界和舆论界等各界人士对边疆问题极为关注,积极参与“边疆”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但是他们的“边疆”概念、内涵有一定的差别,对于中国“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尤为重要。由于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如果没有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支撑,课堂就会失去活力,显得僵硬
教育观念的更新,势必带来课程的转变,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数学教育改革新的时期即将开始。新的课程标准使我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尝试、展现自我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放眼现今五花八门的“公开课”、“观摩课”,真正让学生感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堂少之又少。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