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的材料解析题是一种重要的主观性试题,较常出现在历史考试中,由于所占分值比较大,对学生历史科目的考试成绩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材料解析题是指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但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材料题算是一个比较新的题型,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材料题的解题能力,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又一个的练习,但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其实,不管材料解析题源自何处,题型如何千变万化,也不管是“似曾相识”还是“从未谋面”,都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因此,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更好、更准确地解析材料题,使其在中考历史考试中争取更多的分数呢?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要读全读懂材料”、“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材料题中找联系”、“根据材料整理答案”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要读全读懂材料
  材料题中所给出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从这些信息的分析与挖掘中,可以获得很多题目的答案,因此要一字不落地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与图表,尤其是人名、地名、时间,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而那些有可能就是答案。当然,要想读全读懂材料信息,可能需要读两三遍,逐渐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
  二、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在读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重点掌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时间、起因、结果、提示、注解等。当然,并非所有的材料题中都会包括这几个方面,有些材料只出现其中一个或两三个关键信息,而有的材料可能会出现五六个,甚至全都会出现,因题不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这些关键信息,我们最好能串起来,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这样简明扼要,使得后面的答案也会更加清晰。
  三、在材料题中找联系
  材料错综复杂,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信息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材料信息中找联系。找一道材料题中几个材料的联系,看看它们有什么结合点或者共同点,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围绕材料的联系来解题;找材料与后面问题的联系,材料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所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解题;找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关系,寻找材料中设计的人物、事件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材料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某材料题中包含了以下信息:1.东晋与前秦对峙。2.双方在淝水边的决战。综合信息为:前秦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对于此题,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来回忆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在淝水边打败了强大的前秦,史称“淝水之战”。结果使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晋偏安于江南。这样去理解材料,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根据材料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是解材料题的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得分、能得几分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题的问题,准确、合理地回答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题中问题的要求。很多学生没有看清问题就开始回答,结果导致答案并不是题目中所问到的,可见认真审准题目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区分材料中的隐蔽信息,发现、找到隐藏在材料和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利用这些来解题,可以使答案更加清楚。再次,答题时要找准核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不管有用还是没用,都写在纸上,颠三倒四,混乱不堪。这样并不能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得到高分,反而会因为没有次序、没有重点而得不到高分。另外要注意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等,以免丢掉不该丢的分。
  参考文献
  [1]秦晔.中考文综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3).
  [2]周道贵.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2008(8).
  [3]周道贵.从教学实践谈历史新课标与教材得失——以历史教材必修三内容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毕业班的学生肩负重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必须帮助学生克服一切困难,使学生顺利毕业。要做好毕业班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
针列大体积混凝土风冷却技术的推广,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改进方案,以使风冷却技术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本文讨论了利用黑曲霉、米曲霉、康氏木霉诱变菌株,通过固体发酵方法产生α—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酸性)、果胶酶、纤维素酶。并根据猪、鸡饲养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和我国一
近日,河南淮滨县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村庄布局规划顺利完成。此次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涉及7个建制镇、10个乡、289个行政村、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总面积7207.7平方公里,人口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腐败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反腐败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对于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对我们党失去信心.但80年
期刊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平淡似乎是中学生作文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它就像噩梦一般困扰着我们,使我们在写作教学和写作训练的道路上深深地迷茫着、困惑着。这是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因而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作文平淡的方面  其实,一篇平淡无奇的作文,无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平淡。一篇习作语言缺乏美感,不能感染读者,缺乏张力,没有跳跃性,
<正> 一、序言利用生物工程进行技术革新约在20年前就已成为热门的话题。十年来,已经在许多领域进行了这方面的积极研究。在香料行业,由于大部分植物香精油及生鲜食品的香气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兴趣爱好、竞争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发展都是由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它不可能重新出现,而要了解历史的真实,寻求历史演绎发展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客观的分析认识,就必须也只能以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各种历史素材提供的信息为依据。因此,历史素材的分析,历史信息的提取和运用,既是历史研究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学中能力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新课改也特别强化了这一点。  历史素材是丰富多样的。从古到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都有这些素材的遗存,比
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应如何构建?笔者认为首先有效的教学肯定是有序的,课堂布局合理,且富含化学味,学生随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质疑、探究、交流,在知识习得的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改进观念,以生为本  意识决定行为。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要想提升教学效果,首先就必须改进我们的观念,这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