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在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有二:一是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音乐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也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二是学校教育中特长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使学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家长和学校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尽管如此,小学音乐教学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受重视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考查或考试方面。小学音乐教学考查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不符合大纲要求,是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大纲》规定,音乐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唱歌、唱谱、器乐、欣赏、视唱和听音。而有些学校仅仅以考唱歌为考查对象,这样的考查方法很难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音乐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不利于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重视音乐考查的意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努力寻求正确科学的考查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科学细致的考查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
科学细致的考查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考查前,可以先将所教的音乐教材系统地回顾一下,把音乐知识,视唱、节奏、欣赏、歌唱进行归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找出各类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列为考查范围,然后制定考查的方法。通过全面的考查,并对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在唱谱时怕苦、怕难,很不情愿多加练习,当对这些学生单独考查时,他们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要么唱谱速度慢,要么对附点音符及切分音击拍不准确。这些问题不容易在平时的教学被发现,而是在集体练习或歌声的掩盖下蒙混过去。
发现了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考查中出现的问题:
(一)诱导法。
学生只有克服了怕苦、怕难的心理障碍才能有兴趣,有毅力学下去,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唱谱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乐谱是记录音乐语言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工具,那么唱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迈向音乐之宫的阶梯,是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亲身体验音乐之美不可缺少的手段”。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认真练习,唱出准确美妙的歌曲。
(二)分解法。
许多复杂的音乐节奏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在教学中不妨把复杂的音乐节奏进行分解,变成学生熟悉的、简单的节奏,待学生清楚明了在用各种方法进行组合,这样学生就会对该节奏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变化多端的练习,让他们在对比中去认识,在练习中去获得。
二、把考查与系统复习相结合,全面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考查可以使学生巩固、积累、完善自己的音乐知识,将每一阶段的音乐学习进行归纳、总结。小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要想在一星期的两节音乐课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考查和系统复习相结合,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考查方法:
(一)书面考查。
书面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听音填空,画小节线,书写各种节奏和附点,创作旋律等,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所学音乐知识。考查前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所要考查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目的一是给学生增加一点压力,使他们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二是通过书写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再加以复习,使记忆更加深刻。这类考查难度较大,适合在小学高年级中,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的结构、节奏的组合,又可以克服学生只会唱不会写的毛病,可谓一举两得。
(二)旋律创作考查。
旋律创作考查是一项集音、节奏为一体的综合性练习考查,这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平时所学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笔写出像样的旋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学生脑海中有着优美的旋律,但无法辨别符杆的上下左右位置,或者不会书写正确的节奏和休止符,或者对旋律中的音高排列掌握不好,即使再优美的旋律也无法表达出来,就是表达出来了,也会因为某些地方出现了错误,而使旋律大打折扣。
三、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音乐知识的考查不单单停留在对音、节奏的把握上,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使得音乐课逐渐由单一的唱歌型和知识能力型的模式向审美型模式发展。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音乐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表现情感的教学,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的表现,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尽可能多的、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分析中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而生发出审美的情趣。在音乐考查时,教师应强调学生始终将美贯穿在音乐作品表现之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此时,教师应在作品的音乐背景上下工夫,着重给学生加以介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 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歌曲《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抒情儿童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广泛流传。在考查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词、曲进行反复体会,然后诱导学生想象一幅优美的大自然水彩画,使学生体味到歌曲中的美,并由衷地生发出一种赞叹。这样学生就会情绪饱满、激昂,歌曲唱出来就富有感情。
考查不是为了考查而考查,它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考查进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以便将来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考查的意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努力寻求正确科学的考查方法,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尽管如此,小学音乐教学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受重视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考查或考试方面。小学音乐教学考查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不符合大纲要求,是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大纲》规定,音乐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唱歌、唱谱、器乐、欣赏、视唱和听音。而有些学校仅仅以考唱歌为考查对象,这样的考查方法很难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音乐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不利于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重视音乐考查的意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努力寻求正确科学的考查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科学细致的考查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
科学细致的考查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考查前,可以先将所教的音乐教材系统地回顾一下,把音乐知识,视唱、节奏、欣赏、歌唱进行归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找出各类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列为考查范围,然后制定考查的方法。通过全面的考查,并对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在唱谱时怕苦、怕难,很不情愿多加练习,当对这些学生单独考查时,他们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要么唱谱速度慢,要么对附点音符及切分音击拍不准确。这些问题不容易在平时的教学被发现,而是在集体练习或歌声的掩盖下蒙混过去。
发现了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考查中出现的问题:
(一)诱导法。
学生只有克服了怕苦、怕难的心理障碍才能有兴趣,有毅力学下去,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唱谱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乐谱是记录音乐语言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工具,那么唱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迈向音乐之宫的阶梯,是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亲身体验音乐之美不可缺少的手段”。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认真练习,唱出准确美妙的歌曲。
(二)分解法。
许多复杂的音乐节奏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在教学中不妨把复杂的音乐节奏进行分解,变成学生熟悉的、简单的节奏,待学生清楚明了在用各种方法进行组合,这样学生就会对该节奏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变化多端的练习,让他们在对比中去认识,在练习中去获得。
二、把考查与系统复习相结合,全面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考查可以使学生巩固、积累、完善自己的音乐知识,将每一阶段的音乐学习进行归纳、总结。小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要想在一星期的两节音乐课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考查和系统复习相结合,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考查方法:
(一)书面考查。
书面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听音填空,画小节线,书写各种节奏和附点,创作旋律等,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所学音乐知识。考查前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所要考查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目的一是给学生增加一点压力,使他们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二是通过书写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再加以复习,使记忆更加深刻。这类考查难度较大,适合在小学高年级中,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的结构、节奏的组合,又可以克服学生只会唱不会写的毛病,可谓一举两得。
(二)旋律创作考查。
旋律创作考查是一项集音、节奏为一体的综合性练习考查,这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平时所学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笔写出像样的旋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学生脑海中有着优美的旋律,但无法辨别符杆的上下左右位置,或者不会书写正确的节奏和休止符,或者对旋律中的音高排列掌握不好,即使再优美的旋律也无法表达出来,就是表达出来了,也会因为某些地方出现了错误,而使旋律大打折扣。
三、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音乐知识的考查不单单停留在对音、节奏的把握上,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使得音乐课逐渐由单一的唱歌型和知识能力型的模式向审美型模式发展。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音乐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表现情感的教学,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的表现,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尽可能多的、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分析中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而生发出审美的情趣。在音乐考查时,教师应强调学生始终将美贯穿在音乐作品表现之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此时,教师应在作品的音乐背景上下工夫,着重给学生加以介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 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歌曲《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抒情儿童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广泛流传。在考查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词、曲进行反复体会,然后诱导学生想象一幅优美的大自然水彩画,使学生体味到歌曲中的美,并由衷地生发出一种赞叹。这样学生就会情绪饱满、激昂,歌曲唱出来就富有感情。
考查不是为了考查而考查,它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考查进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以便将来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考查的意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努力寻求正确科学的考查方法,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