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奥康纳访谈录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奥康纳(Joseph O’Connor)1963年出生于都柏林,1989至1996年间,定居伦敦,专门从事报刊和杂志写作。奥康纳的文学禀赋在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牛仔和印第安人》(Corwboys and Indians,1991)中即崭露头角,该小说还入选惠特布莱德图书奖的最终评审名单。在此之后,奥康纳的小说创作成果颇丰,陆续推出一部短篇小说集《真正的信仰者》(True Believers,1991)和长篇小说《亡命之徒》(Desperadoes,1993),《推销员》(The Salesman,1998)和《大海之星》(Star of the Sea,2002)等。除了小说创作,奥康纳同时也为戏剧和电影撰写剧本,包括1995年的《红玫瑰与汽油》和1997年《天使的哭泣》),并发表了一系列非小说作品:《甜蜜的自由:在美国的爱尔兰文化中行走》(1996);两部喜剧作品:《爱尔兰男性的秘密世界》(1994)和《国内外的爱尔兰男性》(1996)。
其他文献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过节传统,我们布朗家也是如此。每逢圣诞节,我们家总是少不了美味佳肴、歌咏自娱、色彩斑斓的礼物和绞尽脑汁的密码。
我一直认为给你起名“哈姆雷特”是个错误。我的意思是,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这实在是个糟糕的名字!这都是你父亲的主意。不容分说,必须用他的名字为你命名。真自私。让你在学校一直受其他孩子的取笑。想想那些绰号!还有那些关于“猪肉”的可怕玩笑!
那天下午,起初波澜不兴。“给我说一说伊林沃斯夫妇的情况吧”,乔说。乔是莉齐的最新一任男友,每当与我一道喝咖啡时莉齐总是提起他。没料到最后与他相见时,他竟然是我的一位昔日老友,不过他以前的名字叫查尔斯。那时候,他只有21岁,留着一头长发,是一个反对越战、思想激进的学生。如今,他已31岁,蓄起了胡子,改名为乔,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公务员。
期刊
萨利·普瑞提斯是那些在越南战争最后一段时间被人们称为“寡妇”的女孩子当中的一个。
一开始宁卡就很喜欢托利亚。那会儿他俩在一起念书,他们去邻村上学时要穿过一片树林。年龄大些的孩子像向导一样走在前头,而年龄小一些的则稍微拉开一点距离在后面跟着,但也不准离得太远,以防他们溜之大吉!大孩子们一个个都不时地回头看看,点点后面的人数,还威风凛凛地呵斥几句。在冬天里,清晨犹如夜晚漆黑一片,小孩子们不仅不掉队,反而紧紧地跟着大孩子们,大伙儿挤作一堆,乱成一团,都想凑近火把——稻草绳微微发出的火光。大孩子们照旧吆三喝四,骂骂咧咧的,不过这会儿已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而是在发泄怨气了。他们是在生自己的气
期刊
期刊
期刊
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1929-)是当代德国文坛最受瞩目的女作家之一,1968年以小说《追忆克里斯塔·T》享誉文坛,然而,其创作生涯充满坎坷和纷争,特别是以原东德情报局为创作题材的小说《何去何从》,在两德统一后掀起德国文坛的轩然大波,她本人也由此招致了莫须有的非议。在新作《一年中的一天》出版之际,她接受了《明镜》著名评论员弗尔克·哈格(Volker Hage)、马蒂亚斯·施莱博尔(Mathias Schreiber)的专访。在采访中,她畅谈了原东德的日常生活、身为作家的亲身体验,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