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群文阅读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了小学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学科带头人专项课题“小学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DKT6020)的研究成果。
  一、一线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一线语文教师的处境尴尬。教师每天呕心沥血,却很难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问:“为什么中小学语文课课时最多,效果却最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经常反思:我们一年到头忙得焦头烂额,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实现课内大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将教材和精选的课外读物以一定的议题整合,引导学生在一节课内进行多个文本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利于整合学生已有的零散知识,使其所学知识更系统化,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对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判断、分析等多种能力,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第二学段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较大。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群文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笔者致力于实践研究,并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小学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三、小学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确立议题,精选素材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一定的议题对教材和补充的阅读素材进行重新编排整合,以更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笔者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以统编教材为中心,确立议题,精选素材,这实际上是对统编教材“三位一體”阅读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建立怎样的“群”,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阅读群”的建立可以依据议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依据人文主题确定。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物的品质”,笔者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议题精选《黄继光》《最后的姿势》《致敬钟南山》等文章,让学生读不同时代的英雄故事,感受英雄共同的美好品质。
  (2)依据语文要素组合。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师可以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借助中心句理解文意。
  (3)依据文本体裁确定。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是寓言故事,第一篇是文言文《守株待兔》,教师可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选取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于是,笔者在上课时拓展了《邯郸学步》《郑人买履》《西施效颦》等文言文小故事,以“寓言中的可笑言行”为议题,引导学生品读故事中主人公可笑的言行,从而明白道理。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寓言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民间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都可以以体裁为议题建立“群”。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这一类文章的特点。
  (4)依据作者确定。教师可以把同一作者的文章放在一起,从作品中了解作者、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
  2.构建课型,巧学群文
  阅读群建好后,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在小学第二学段群文阅读教学中,有三种较为常见且实用的群文阅读方式。
  (1)一带多篇的迁移式阅读。一带多篇,即“1+X”的组群方式。“1”是阅读群中的核心篇目。教师先引导学生精读群文中的“1”,指导学生精读得法,然后迁移学法,依法学习“X”篇目,使其在多文本的阅读中巩固方法。
  (2)反三归一的归纳式阅读。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多个文本,整体感知,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文本的共同特点,并总结学习方法。
  (3)依序而导的递进式阅读。教师依据议题,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逐一阅读精选的文本,每读一个文本,学生就会对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我心目中的英雄”时,就精选了《黄继光》《最后的姿势》《致敬钟南山》引导学生依次阅读,有层次地加深学生对“英雄”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不同时代英雄的使命不同,不是一定要牺牲才能称得上英雄,让学生明白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丰满、更有现实意义。
  3.聚焦片段,注重精读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容量大,时间有限,教学中精读指导很难落实到位。尤其是第二学段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多个文本阅读很容易停留在囫囵吞枣的层面,很难深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在小学第二学段,教师可尝试选取群文中的片段指导学生精读;聚焦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朗读、比较、思考,使其发现作家语言表达的特点。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节省时间,符合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4.比较阅读,发展思维
  在第二学段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是运用较多的阅读策略。在比较阅读中,学生更容易发现文本的特点,比单篇教学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从求同、比异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下面以笔者执教的《大自然的云》一课进行例谈(见表1)。
  (1)求同。整体感知后,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发现《火烧云》和《夏天的云》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同之处:都是描写云的变化,而且都是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描写的。《夏天的云》中也有描写火烧云的片段。《霞光》和《火烧云》第一自然段则是从大地变化的角度描写火烧云的变化。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不同作家的写作思路,同时也明白了可以从天空中云的颜色、形状和大地的变化角度描写云。   (2)比异。在精读感悟环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有目的地将拓展篇目的片段当作素材与文本进行比较。笔者提取出《夏天的云》中描写火烧云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一个自然段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和颜色变化的特点,语言简洁,而《火烧云》语言优美,具体可感;让学生找出片段中描写颜色和形状的语句,与课文比较,引导学生思考萧红描写火烧云的颜色时是“如何将一句话写成一段话”的?描写形状时是如何“将一句话写成三段话”的?然后做具体指导,如片段中描写颜色的句子与课文第三自然段比较:“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中“黄、灰、紫”在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引导学生发现萧红用了“ABB、半X半X、事物+颜色”等形式的词语描写,并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片段中的省略号萧红是怎么表达的?就这样,在整节课中,学生在比较中朗读、想象,感受萧红语言表达的特点,发现作者观察和写作的密码,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
  学生在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时更容易辨析、思考,不仅易于发现文本的特点,還有利于培养自身深度思考的能力和高阶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5.指导阅读,提高速度
  在这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学生只有提高阅读速度,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虽然“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但在第二学段,教师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做好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衔接。
  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内大量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除了让学生学会默读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1)关注关键词、句、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三年级学生学会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认识了“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句段和这些关键句段经常出现的位置,让学生快速了解文本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段中出现的高频词、提取出的关键词,快速了解文意。
  (2)关注文章题目。题目作为文章主旨的概括,通常情况下能够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尤其是在小学第二学段,教材的文本内容简单,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凿壁偷光》这组文章,题目就基本上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拓展课题、质疑课题,使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就会较快掌握多个文本的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群文阅读教学改变的不仅是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刷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自己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坚持阅读,才能厚积薄发,带领学生在阅读的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J].阅读,2016(95):65.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特殊儿童的智力因素,在培智语文课堂中需要采用更加有效、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化教学是将娱乐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特殊儿童的学习。因此,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培智语文课堂现状探究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培智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有效策略  对于培智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和专注力对于学习有效性有
文章在探讨小学科学课实施项目式学习意义的基础上,以"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为例探讨了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策略。
【摘要】之所以要创建和谐校园,是因为在当前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集中体现在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课业负担过大以及校园暴力等各种问题上,导致很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才能对学校工作进行改进,积极创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校园;成长;乐园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国家在积极
【摘要】文章主要提出了轻松快乐学拼音的几点心得体会:一,看情景图,编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巧用歌谣口诀,轻松识记;三,编创游戏,寓教于乐;四,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五,借助微信平台,突破哑巴瓶颈更轻松;六,读写结合,快乐用拼音。  【关键词】微信;拼音教学;趣味教学;儿童心理;快乐学习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是识字、正音、说好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拼音教学的
【摘要】在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图式,视觉化呈现,可以更好地发展听障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文章从以图说文辅助整体感知、以图解文催动深入理解、以图析文显化文章结构、建构图式形成文章图式思维和迁移图式带动写作能力发展这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和运用实效,对图式化教学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图式化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
【摘要】文章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分析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实验内容进行探索及研究,让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具体思考  一、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对小学科学课程提出了新的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重要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教育质量的高低关乎公民未来的成长。然而,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方面,城乡差距悬殊,如何提升各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缩短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成为社会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种方式与自学有所不同。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课堂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極强的学科。在初中阶
【摘要】在初中生活化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吸收物理知识,感受物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文章探究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指导方法,希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生活化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
师生互动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具体教学任务所形成的交流反馈,师生互动是否有效,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打造高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