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应加以推广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加强教科研建设,许多学校将“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作为科研兴校的重要标志。有的学校积极申请课题,用了几年时间,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但是结题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成果得以推广应用的并不多,久而久之,就将其束之高阁了。因此,学校应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因地制宜做好推广工作。一是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成果与学科整合。各课题的主研人员均由骨干教师担任,他们在参研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成为推广研究成果的主力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应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学科教学整合之中。二是实施“青蓝工程”,使课题成果贴近教师。由于每一个教师的发展不平衡,研究的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接受推广成果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让教师结对共同推广,或允许教师依照自己的关注点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推广。比如,由课题的主研人员向青年教师介绍课题研究中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并辅之以讲解;也可以围绕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谈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三是加强合作交流,让课题成果走出校门。其一,将市、县(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争取到学校举行,使之从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开展、优质课展示等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其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上的教科研主页进行学习指导和交流,发挥宣传推广的积极作用。包括:教科研活动信息报道、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论文选登、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反思选登、教科研论坛等。其三,开展校际推广活动。校际推广活动具有相同性、灵活性、可操作性。通过校际推广,建立彼此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推广过程中,对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是接受,而且是继承、发展乃至创新。其四,召开现场会,深化课题成果的推广。把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作为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内容和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交流推广课题成果、获奖或发表的论文、优秀案例等;采用沙龙的形式交流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上汇报课,让取得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展示课,这是课题成果推广最有效的见证。
  总之,课题研究只有注重实效,真正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取得的成果得以推广,才能真正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实验小学 江西省赣州市保育院)■
其他文献
石山中学虽地处偏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但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办出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肯定的教育。回顾过去的历程,作为校长,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效,是引领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驱动力。因此,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既要分工明确,更要强调合作,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要吃得苦,
时下,课题研究很热,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许多省市在教师职称评审以及“名、优、特”教师的评选中,将课题研究作为权重极大的指标纳入考评中。不少教师为了晋升职称、获得荣誉,纷纷编造课题立项申报书和实施方案。一旦课题立项,职称、荣誉到手,课题研究就变成了“做时次要,忙时不要”,结题则变成网络下载,东拼西凑,移花接木,造成“开题轰轰烈烈,过程悄无声息,结题到处抄袭”的局面。课题研究成了职称评审、名师评定的敲
清代教育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一文中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扎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也。”可见古人是主张讲授的。时代变迁,而今虽然各式各样的教法层出不穷,但讲授法仍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那如何让讲授法焕发出灿烂的光彩呢?很多教师侧重于讲授内容的科学性、讲授语言的艺术性、讲授的启发性,却常常忽略了讲授的适时性。讲授应何时而授呢?  一、授于学生
学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数学,而不是背数学或机械地做数学。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使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理解性的学习呢?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有许多特殊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下面,笔者结合若干教学案例,谈谈如何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    一、借助形象直观的表示促进理解    借助形象直观的表示促进理解这一策略可以说是被数学教师普遍接受的策略,无论他们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