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文化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都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终极目标。但在初始阶段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如何才能结合实际,帮助引领农牧民寻找到一条符合地域特点、有发展潜力、又易于老百姓接受并积极主动地去干的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下一步实现“生活富裕”的基础。因此,各地都在打基础、创特色、抓名牌、促创新等方面各显神通。一批产业化、集约化的致富项目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由产业衍生出的文化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又该如何去认识、引导和发展呢?本文就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从发展集休闲、娱乐、赏花品果、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藏家林卡”产业中衍生出的文化内涵做一探究。
  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绝非易事的大环境下,如何去科学定位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尖扎县作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充分立足县情实际,紧扣“发挥特色优势、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尖扎”这一实践载体,进行理性思考、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扎实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藏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给直岗拉卡村带来的新变化
  
  直岗拉卡位于尖扎县北部,地处坎布拉镇与康杨镇之间,依山傍水,坐落在黄河岸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省会西宁市113公里,距州政府97公里,距县城35公里。全村3个社145户663人,藏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8%,由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条件相对优越,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齐备,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人均占有耕地1.01亩。守着如此好的地势和条件,依旧是“1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苦熬日子。俗话说,一茬庄稼半年闲。街道旁、屋角边,你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庄稼户下土块棋,喝闷酒无所事事。还有的村民耐不住寂寞,揣上改锥、钳子等家什,上电站工地“摸”一把,结果,落得个人才两空,苦了娃儿婆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直岗拉卡村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怀指导下,选出了自己的村两委班子领头人,他们紧紧抓住目前实施两个大开发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致富为目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新农村建设示范作用已初步显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直岗拉卡的整体面貌已经和正在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而由产业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格外引人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从2005年开始,该村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之一和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凭借坎布拉景区和黄河风情园的带动,把发展“藏家乐”作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参与旅游服务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加快特色农居改造步伐,不断净化美化庭院。县、乡政府在村容村貌整治、旅游服务、烹饪技能培训、改厨改厕、沼气池建设等方面给予了资金扶持和补贴。广大经营户通过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等方式,相继推出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赏花品果等项目。不到5年时间,该村已逐步成为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观光农业村和旅游接待村。2004年到2009年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1676元增加到2009年3423元。增幅达65%。以核桃、软果、蔬菜、花卉等为主的特色农业收入和以“藏家乐”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业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8%以上。参与“藏家乐”旅游接待服务的群众从最初的2--3户发展到47户,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达到了285人,并成立“藏家乐”协会和管委会,经营日趋规范化。
  
  (二)思想观念明显转变。通过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正在经历由依赖土地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到通过从事非农服务行业来实现增收的重大转折,并从中得到了实惠。村民的思想观念也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农民已不再过分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努力改变命运,着力转变生产方式。一位从事“藏家乐”经营的农民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好,我们的思想也要开放一点,一开始我曾反对搞‘藏家乐’,可老婆孩子都说我死脑筋、不开化”。二是生态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已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节柴灶,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特别是村民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农民主动从自我做起,栽花种树,积极绿化美化自己的庭院。三是治愚意识明显增强。农民从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送女子上学、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该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干部村,干部家庭占有很大比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本村籍干部已有170多人。
  
  (三)典型引路成效显著。目前,直岗拉卡村已有47户农民除了农耕以外,积极把自家小院进行改造,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依托“藏家乐”增加收入,每户平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最高的家庭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这些勤劳致富的典型在全体村民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受他们的影响,思富裕、求富裕、盼富裕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2010年又有20多户群众计划从事“藏家乐”。由于现在村里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藏家乐”管理机制,从事旅游服务还要经过村管委会对房屋、院落、卫生等状况的评估审批,继而激发了群众参与房屋改造、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还计划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文艺队,以独特的藏式民族文化和表演艺术吸引游客,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升“藏家乐”的文化品位。
  
  (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随着“藏家乐”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逐年增加,大部分村民开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群众的追求已不仅局限于吃穿,开始向政治、文化、体育、娱乐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们:“过去村民业余生活十分单调,年轻人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酒,甚至参与赌博,村里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现在不同了,大伙想着怎样去发展,去谋划幸福的生活”。近年来通过开展村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开始自发地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使农村的正气得到弘扬,歪风邪气得到抑制。一位村民自豪地说:“现在全村群众集体戒了赌,大部分还戒了酒,即便喝酒也要讲究喝文明酒。现在村里连小偷小摸的人都见不到了。”随着人们生活需求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村里的矛盾少了,人际关系和谐了。
  
  (五)村容村貌日新月异。2006年以来,直岗拉卡村按照坎布拉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形势下促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从农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突出抓好“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厨)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共拆除违章搭建约400平方米,清理垃圾,10余处约120立方米,硬化村道15,3公里,外墙土改砖2000多米,新建水厕32座,植树1,6万株。还建起了村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一个原本搭建无章、杂物乱堆、遍地泥水的旧村落如今变成了道路硬化、村庄净化绿化、庭院美化、生活设施初步配套化的生态文明新村。2009年,该村已开始着手实施总投资72万元的村中心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架设以及主干道两旁美化等工程。
  
  (六)干群关系和谐融洽。近年来,县、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通过实行减免农牧业税、粮食直补、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政策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区社会保障等制度,使村“两委”班子的组织职能实现了对农民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性转变。干部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困难,带头发展乡村旅游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广大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党委、政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心思定,从而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邻里之间更加和谐,形成了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动力。村支书尖措介绍说:“现在村里人聚到一起说三道四倒闲话的人少了,你超我赶干事创业的人多了”。
  进入2010年以来,直岗拉卡村凭借全县打造“黄河旅游风情园”之机,积极申报“藏家乐”改造、升级、达标、创星级项目。目前,前期四户标准化星级“藏家乐”别墅型农家得到批准,已开始实施改造。同时,直岗拉卡村整体省级示范点建设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在这次整体改造升级项目实施中,突出了人文环境、文体设施、文化娱乐的硬、软件建设,村级文艺表演队、服饰队、唐卡泥塑、雕刻、原生态民间藏戏等一批文化娱乐建设项目都规划在升级达标项目中。可以想象,建成后的直岗拉卡村“藏家林卡”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从“藏家乐”的发展折射出来的新农村建设中,产业与文化的互引互促的关系定位中,直岗拉卡村从人们习惯表面看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中,它所折射和引申出来的现代进步农民思想意识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解放改变。从层面上的“动”与“静”的延伸中,实现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反哺和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从而又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都与文化潜意识的提升有直接关系。试想:一味地僵化守旧、固守“牛耕犁耙”的生产经营方式,何日能迈上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康?现实中,守着“金饭碗”要饭的事例还少吗?从直岗拉卡“产业与文化”的衍生链接关系中,我们看到了“产业致富、文化养心”的真谛。
其他文献
歌唱是人的一种本能,所谓“言之不足,歌以咏之”正是最好的描述.歌唱是人最易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歌唱是音乐、文学等综合内容的表达.歌唱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1964年划分为西宁市属县,现有人口44万,辖18个乡镇,1569个自然村,16个城镇居委会。以“山河无小气、天地有大美”著称的大通县历史悠久,自然风景十分壮观。元末明初,中原汉族大量西进,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从西而来,与这片土地上已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汉、藏、蒙古、土族等民族交融,博采各民族民歌之长,融汇汉民族丰富语言词汇,“花儿”在这片故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进入维也纳宫廷后,渐趋流行,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台。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节奏型为强、弱、弱,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音乐是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也正因如此,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提高企业经济收益.而纳税筹划在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环境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也早已由过去单纯的教学、科研中心,逐步转变为集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等各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终末分化方向。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CD44、CD
财务舞弊是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常见的一种违法现象,它制约着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现有的投资环境.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不合理,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