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服饰也是中华服装史上绚丽的瑰宝,精美秀丽充满神秘的吸引力。瑶族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瑶族人民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向居住地的各族人民学习,在不斷融合与变异中发展,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语言,成为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少数民族;礼服;结合运用;创新改良
  前言:
  本文的研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同时也是为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以瑶族为例,分析研究瑶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的传承与应用,对于當今“民族风”逐步渗透的现代服装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深入挖掘研究中国民族服饰精髓的过程中,使日渐消亡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通过对瑶族服饰和礼服创作的相关文献梳理,探讨瑶族服饰元素如何更好地与礼服设计结合的概念、模式及流程,对礼服设计利用少数民族元素来塑造品牌形象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丰富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成果。
  一、少数民族背景文化简介
  (1)少数民族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进行统计和划分,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根据其生活坏境和民族传统的不同,服饰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2)瑶族服饰文化背景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三十多种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种类样式繁多。瑶族分支众多,内部逐渐形成盘瑶、布努瑶、平地瑶、茶山瑶四大支系。服饰样式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款式就多达100余种,头饰也有100余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现代礼服发展概述
  (1)民族服饰元素运用于礼服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少数民族服饰元素运用于礼服当中的案例非常多,民族服饰元素经常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呈现在各大时装周的舞台上,其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常常让人惊艳。如东北虎、玫瑰坊、兰玉等礼服定制工坊都有运用到民族元素。但目前关于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鲜见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应用于礼服设计的研究仍存在拓展空间,基于已有实践成果,需要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2)民族服饰与礼服的联系
  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很多的民族服饰被汉族同化,一般只有在本民族的盛大节日时才穿着民族服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传承和保护,让美好的服饰被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礼服一般是指在某些重大场合的参与者穿着的一种比较正式的服装,衬托出优雅时尚的气质,根据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小礼服、晚礼服等。而这种为特定场合设计的衣服与少数民族在本民族盛大节日穿着的服装有着某种联系。把两者的元素相结合探究出新的设计风格。
  三  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概述
  (1)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从材质、色彩、样式、搭配等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体现出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文明风貌。
  (2)少数民族服装款型结构分析
  少数民族的服装款型结构根据民族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结构形式”此类服装比较突出显示人体的曲线美,比如:傣族、瑶族、维吾尔族等。另一类则可以称之为“无结构形式”,此类服装的特点以宽松的形态呈现,不突出修饰人体的曲线,而是以艳丽的装饰吸引眼球。比如:蒙古族、苗族、藏族等。
  (3)少数民族服装色彩的特征
  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课简单的归纳为三大类:一类主要是以色彩斑斓的颜色为主,比如大红、大绿、橘色、玫红、亮黄等颜色为装饰特点,色调的层次感非常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二类可归纳为浅色系,多以纯白等浅色系为主色调,素雅文静的气息;第三类多以深蓝黑色为主色调,显得沉稳内敛,并配以简单的花边或局部绣花点缀。
  (4)少数民族服装图案的特征
  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多取材于自然,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在服装上或写实或抽象,或印或绣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形态。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大不相同,但在服饰图案上却有趋同的倾向,都取材于大自然的灵气。
  (5)少数民族服装穿着现状
  少数民族服饰大多被现代的服装取代,在偏远的地区依然有少数民族穿着,但人数较少,地区偏远,在都市生活的少数民族只有在特定节日特定地点才会穿着少数民族服饰,或是某种庆典、大型活动等,会有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表演者,像观众展示民族服饰。
  四  瑶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可运用于现代礼服设计的瑶族服饰元素
   瑶族服饰特点极其明显,以深蓝、黑色的底色搭配领口、袖口、下摆、脚口的装饰民族感极强。其次瑶族的绣花最具特色,在结构上也可参照瑶族服饰。
  (2)瑶族服饰元素与现代礼服设计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瑶族服饰元素与礼服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可从结构和元素两方面分析,首先结构,礼服的结构变化无常,但瑶族服饰结构却很少在礼服中出现,把瑶族服饰的结构与礼服的款式结合,并加以改进;元素方面,瑶族领口、袖口、下摆、脚口的元素体现出瑶族服饰的特点,运用到礼服设计当中。
  (3)瑶族服饰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创新性探索
  瑶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在不同自称的各部分瑶族之间的服饰又有差异,大多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瑶族妇女擅长刺绣,衣服多绣满各种颜色,鲜艳夺目。礼服的款式可借鉴瑶族服装的无领对襟、斜襟、无领无袖短衣等,在礼服设计上无疑加入了新鲜的元素;礼服刺绣的设计手法也有很多实例,做工、图案精美无比,但瑶族的刺绣图案不为大家所熟知,并且刺绣的部位多以对称配排列,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服装美学、设计艺术学、民族符号学和受众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少数民族服饰元素运用于礼服设计中的实例,探索出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创作中的方法和表现形式,旨在增强现代礼服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和民族文化魅力,提高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为发扬少数民族优秀的服饰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马蓉.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运用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7
  [2]曹建中 靳长缨.民族服饰语言与创意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3]张建启.艺术设计方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
  [4]于涛.现代扎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
  [5]张洁.瑶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1
  [6]王佳丽.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 12
  [7]隋珊珊.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其资源的保护[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王雅娟(1990-),女,籍贯:河南郑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专业:服装艺术研究2014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茉莉花》这首民歌在我国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不仅是中国民歌中的一颗明珠,更是唱到了世界各地。《茉莉花》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首,能够传唱至今必然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入手,从多个方面对《茉莉花》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民歌;茉莉花;图兰朵  “《茉莉花》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首,从一产生便风靡全国,传至海外,流传至今。现今,学界对《茉莉花
期刊
【摘要】:In conformity with the identity theory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Robinson Crusoe’s Euro-centrist through a textu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Crusoe recognize Euro-cen
期刊
【摘要】:《布里爾小姐》是新西蘭著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小说中的布里尔小姐总爱以旁观者的身份看世界,自以为这样就能够融入社会。但是一次她偷听到旁边年轻人对自己粗鲁的评价后,她才顿时觉醒,自己与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原来格格不入,于是最终幻灭。布里尔小姐的悲剧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封闭的性格,但这也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悲剧。她生活在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后工业
期刊
【摘要】:漆画是以传统漆艺为技法与现代绘画相结合产生的新画种,具有绘画性与工艺性的特点。中国漆画是在传统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创作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型绘画形式,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继承和传承漆画艺术,在吸取传统精髓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多元发展。  【关键词】:传统漆艺;现代漆画;漆画理念;表现形式  现代漆画不是从传统漆艺的母根上一脉相承衍生下来的。从传统漆绘到现代
期刊
【摘要】:银饰市场逐渐饱和了,银匠们打制出来的银匠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固定的销路了。于是许多的银匠们举家离开了村寨,到雷山、贵阳等地去加工银饰。有的村民们更是彻底告别了银匠生活,去寻找新的活计。  【关键词】:苗族;文化;继承  一、苗族村落的走访调查  在黔东南深处的苗寨中,孕育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它便是中国第一银匠村——控拜村。夏季七月,为了更好的了解控拜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问题,我来到了控拜村,对控
期刊
【摘要】: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历来被视为丈夫悼念亡妻之作。然而,清代黔籍女诗人陈枕云却以一组六首悼亡诗悼念英年早逝的未婚夫。这在清代文坛,甚至整个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陈枕云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去重新诠释的悼亡诗,极具个性艺术价值,打破了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陈枕云;女性;悼亡诗;艺术价值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主题。悼亡文学的出现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诗经》。《邶
期刊
调音台是现代舞台演出,广播电视节目录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设备之一也是扩声系统的心脏。本文中,作者将用比拟的形式,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调音台。  事实上,调音台就像一个客运站,调音台的使用原理可以简单而形象地比作一个汽车客运站的运转,我们把多种音源信号像各路旅客一样进到这个客运站内,然后在对前来乘车的乘客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最后再用各种不同路线输送出去,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行家并不同
期刊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的《春思曲》以及青主的《大江东去》的钢琴伴奏从和声,肢体,调式调性等角度的分析,探求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对于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应用与融合中国民族特色的创新,即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中西合璧”。  【关键词】: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作曲技法  一、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音乐背景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欧洲
期刊
【摘要】:美术批评又被称为美术评论,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美学家,以及美术家等于与美术作品的风格,形式,题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一种活动,从而揭示其发展趋势及内在规律。其是一种不能脱离美术特征的价值判断,它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常常是和有创造性的鉴赏活动紧密相关的。为推动整个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需要批评家参与其中,并及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向。  【关键词】:美术批评;美术发展;批判;促进  前
期刊
【摘要】:歌唱可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比如伤心、孤独、欢乐等,可以配合各种乐器创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但是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将歌唱性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而且可以快速的熟悉乐曲、加深记忆,所以说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本篇文章欲通过对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来探索钢琴演奏中歌唱性技能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