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批评的重要性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批评又被称为美术评论,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美学家,以及美术家等于与美术作品的风格,形式,题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一种活动,从而揭示其发展趋势及内在规律。其是一种不能脱离美术特征的价值判断,它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常常是和有创造性的鉴赏活动紧密相关的。为推动整个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需要批评家参与其中,并及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向。
  【关键词】:美术批评;美术发展;批判;促进
  前  言
  美术批评已确立了近百年的合法地位,具有了趋于成熟的范式体系。美术批评的用途和价值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当下美术批评处在一种非常充分的健康状态里,在这种情形下,提出用途的疑问,容易让人怀疑提问题的动机,是不是想惹是生非。批评不外乎描述、阐释、感悟和评判具体形式中的美术作品,专业批评家多半对视觉艺术语言有良好的感悟力,眼光犀利,批评指向中包含了学术自律的意识,也隐含着某种权力意味的价值评判。
  一、美术批评的概念与定义
  美术批评是以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或价值判断。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它在感受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它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并沟通 、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而且要辨别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准。美术批评的对象和立论依据为美术作品、美术实践,深刻地感受和准确地把握作品成为美术批评的出发点,并遵循美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美术批评,因一定时代、阶级对艺术创作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相应的基于社会功利性的内在批评尺度。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这种批评标准亦要发生变化。因而批评家对于时代的把握是品评艺术现象的前提,只有深入分析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找出促成某种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出现的各种因素,美术批评才能体现自身的理论价值,发现和解决美术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推动美术的积极发展。
  二、美术批评的文化功能
  美術批评的文化功能,即美术批评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美术批评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建构功能
  美术批评和美术创作一样,本质上都是文化活动的方式。美术批评在艺术理的指导下,用现代意识观照艺术活动中的精神内涵、形式特点及人文价值,在阐发艺术品的美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审视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新的层次上充实与完善民族的道德规范和审美心理,这对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文化规范功能
  美术批评通过关注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确立富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目标和道德理想,并在此基础上维护社会主体文化,约束和规范社会文化。美术批评的文化规范功能增强了主体文化的文化约束力,能够避免不良文化因素对主体文化肌体的侵害和消解,对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有推动作用。
  (3)文化过滤功能
  美术批评是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对外来文化进行鉴别、过滤的有效手段。不同文化体系的受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可能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是由于两种文化的心理模式和价值取向等差异造成的。艺术批评就具有这样文化过滤的作用。
  三、美术批评的特点及影响
  1、西方美术批评的特点及影响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它在感受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它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并沟通 、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而且要辨别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准。美术批评的对象和立论依據为美术作品、美术实践,深刻地感受和准确地把握作品成为美术批评的出发点,并遵循美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美术批评,因一定时代、阶级对艺术创作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相应的基于社会功利性的内在批评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这种批评标准亦要发生变化。因而批评家对于时代的把握是品评艺术现象的前提,只有深入分析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找出促成某种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出现的各种因素,美术批评才能体现自身的理论价值,发现和解决美术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推动美术的积极发展。
  2、中国美术批评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的美术批评则有其自身特点:①某些最基本的审美标准和批评原则有着清晰的历史继承性。如南朝齐谢赫提出的六法论的批评原则成为其后千年来美术批评的不移之论 。②渗透着哲学和文学意识,形成特有的概念和规范。如以逸、神、妙、能四品品评绘画;又如常以“气韵”、“苍润”等来评价概括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格调。而对于艺术形象的形似问题,则不为批评的最高标准;而注重作品的气韵和节律。
  四、美术批评的重要性
  美术批评与美术创作密不可分,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的存在都会黯然失色。为了解释人类理性发展的生命之源,人类拥有逻辑的,科学的把握世界的冲动,就如同有着审美的冲动一样。艺术品是由人创造的,人类对艺术的人是和运用无疑可以通过语言逻辑模式,这是一种人类认识对象的最基本模式,否则就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原始冲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和批评是人类社会并生的两种智慧,是人类本性创造出的果实。人们对于美术作品的阐释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与逐层深化理解的状态之中,不同的欣赏着根据不同的批评方法,批评标准以及不同的审美兴趣,审美能力,审美习惯,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永远存在着一种审美差异,这便是所谓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它建立在批评者自身感受的基础之上。美术批评运用理论分析的方式,揭示出美术现象或美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及美学价值。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批评的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通过美术批评来协调和沟通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利用美术批评本身所具有的扶正功能,鉴别真伪的作用来提高美术创作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大众的整体欣赏水平。因此,批评者的学术素养对美术批评的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美术批评的发展状况
  美术批评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批评家的学术素养。良好艺术史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形成独特的批评视角和倾向,同时又使批评具有充分的学术含量。
  中国现在站在一个全球化的文化视点上,学会逐渐养成了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包容的心态,但这种包容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主流美术批评价值观的推导。中国当代美术批评所要进行的价值判断,不仅仅一句西方意志中德当代艺术理念。中国当代美术批评所要进行的价值判断,更主要的是建立在满足中国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诉求之上的理论化表达。中国的当代美术,只有切入中国当下广阔的文化现实,与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脉更好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
  基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流美术批评价值观,只在中国文化现实中生成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判断。而没有对这一审美判断的信念坚定,理论升华,体系完善和特征凸显,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术大繁荣,塑造国家的美术形象,提高中国主流美术的国际影响力也只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2] 王嘉.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困境与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邓福星,孙津.美术批评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
  [4]朱其编.当代艺术理论前沿:新艺术史批评和理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5]水中天.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明珠,三者都通过爱情故事的描写表达了那个时代情与理的对抗,具有一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反抗的深刻性与意蕴的广泛性方面来说,《牡丹亭》比《西厢记》更进一步,而《红楼梦》则是达到了一个极致。  【关键词】:《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描写  一句“愿普天下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道出了王实甫对美好爱情的诉求;一句“情不知所
期刊
【摘要】:1815年,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叙事诗《魔王》谱写了一首同名叙事歌,其创作从曲式结构到音乐材料再到和声进行,作曲家都根据诗歌内容而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与安排,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实现了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本文以艺术歌曲《魔王》中各个角色刻画的创作手法为分析点,来具体阐述其中的戏剧性创作思维。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思维;调性运动;和声进行  一、别出心裁的曲式结构  奥
期刊
【摘要】:《茉莉花》这首民歌在我国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不仅是中国民歌中的一颗明珠,更是唱到了世界各地。《茉莉花》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首,能够传唱至今必然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入手,从多个方面对《茉莉花》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民歌;茉莉花;图兰朵  “《茉莉花》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首,从一产生便风靡全国,传至海外,流传至今。现今,学界对《茉莉花
期刊
【摘要】:In conformity with the identity theory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Robinson Crusoe’s Euro-centrist through a textu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Crusoe recognize Euro-cen
期刊
【摘要】:《布里爾小姐》是新西蘭著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小说中的布里尔小姐总爱以旁观者的身份看世界,自以为这样就能够融入社会。但是一次她偷听到旁边年轻人对自己粗鲁的评价后,她才顿时觉醒,自己与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原来格格不入,于是最终幻灭。布里尔小姐的悲剧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封闭的性格,但这也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悲剧。她生活在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后工业
期刊
【摘要】:漆画是以传统漆艺为技法与现代绘画相结合产生的新画种,具有绘画性与工艺性的特点。中国漆画是在传统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创作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型绘画形式,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继承和传承漆画艺术,在吸取传统精髓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多元发展。  【关键词】:传统漆艺;现代漆画;漆画理念;表现形式  现代漆画不是从传统漆艺的母根上一脉相承衍生下来的。从传统漆绘到现代
期刊
【摘要】:银饰市场逐渐饱和了,银匠们打制出来的银匠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固定的销路了。于是许多的银匠们举家离开了村寨,到雷山、贵阳等地去加工银饰。有的村民们更是彻底告别了银匠生活,去寻找新的活计。  【关键词】:苗族;文化;继承  一、苗族村落的走访调查  在黔东南深处的苗寨中,孕育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它便是中国第一银匠村——控拜村。夏季七月,为了更好的了解控拜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问题,我来到了控拜村,对控
期刊
【摘要】: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历来被视为丈夫悼念亡妻之作。然而,清代黔籍女诗人陈枕云却以一组六首悼亡诗悼念英年早逝的未婚夫。这在清代文坛,甚至整个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陈枕云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去重新诠释的悼亡诗,极具个性艺术价值,打破了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陈枕云;女性;悼亡诗;艺术价值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主题。悼亡文学的出现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诗经》。《邶
期刊
调音台是现代舞台演出,广播电视节目录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设备之一也是扩声系统的心脏。本文中,作者将用比拟的形式,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调音台。  事实上,调音台就像一个客运站,调音台的使用原理可以简单而形象地比作一个汽车客运站的运转,我们把多种音源信号像各路旅客一样进到这个客运站内,然后在对前来乘车的乘客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最后再用各种不同路线输送出去,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行家并不同
期刊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的《春思曲》以及青主的《大江东去》的钢琴伴奏从和声,肢体,调式调性等角度的分析,探求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对于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应用与融合中国民族特色的创新,即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中西合璧”。  【关键词】: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作曲技法  一、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音乐背景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欧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