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趣事

来源 :大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我们寝室的小妖呀,恐怕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小妖本名什么,寝室恐怕没几个人记得,大家都觉得呼她的外号再合适不过了。
  
  1、小妖的随机应变
  小妖喜欢恶作剧,得罪了一些人。一天早自习,她掀开课桌,里面躺着一封信。抽出一看,信纸上只写了两个大大的字:蠢材!我本以为她会发火,谁知她朝我笑笑说:“这人真有意思,写封信来,只有署名,没有内容。”从此,我对小妖佩服得五体投地,再被她捉弄时也会一笑置之了。
  
  2、小妖的骗子哲学
  寝室四姐妹正在看书。小妖突然抬了抬眼镜说:“我给大家念一句话,巴尔扎克的经典名言:傻瓜旁边必有骗子。”大家一时不明所以地望着她,只见她狡黠一笑说:“我是你们身边的骗子!”5秒之后,小妖美丽的脸上无故肿起两个小包。
  
  3、小妖爸爸的电视台
  小妖的爸爸是市一级电视台的幕后工作人员。一次,我们问她:“你爸爸的电视台有多少人啊?”小妖摸着脑袋说:“我爸说他们电视台的人数不好统计:一般干活的各个岗位大概有七八个人,吃盒饭时有七八十人,发奖金时有百来个人,有一次台里说,有一个去省台实习的机会,谁想去,填张表,结果填了650张。”
  
  4、小妖的大胆与幽默
  大礼堂里教授唾沫横飞地在演讲,主题是:怎样精炼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突然,他停下来喝了口水,顿了顿说:“不好意思,好像有点离题了,我把手表留在家里了。” 下面坐着打盹的小妖一下子清醒过来,马上接口道:“没关系,在你背后有个日历。”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5、小妖的日记
  小妖暑假从海边回来我们新奇地问她什么感觉,小妖笑而不答。后来我们在她日记中发现这么一段:第一次去海边,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大海啊,母亲!”话音刚落,一个巨浪打到我脸上。我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后妈!”
  
  6、小妖的外销理论
  小妖和弟弟都到了爱漂亮的年龄,对衣着很讲究。但是小妖妈常为小妖添购新衣,而忽略弟弟。弟弟为此很不开心,说妈妈偏心。而小妖却有她的理由:“外销的东西要特别讲究包装嘛!”
  
  7、小妖的爱的理论
  一次,小妖问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美丽又愚蠢吗?”我们都摇了摇头。小妖得意地说:“道理非常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男人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他们。”
  
  8、小妖的吹牛本领
  一次小妖妈妈来寝室看女儿,给我们讲了小妖的一件吹牛往事:妈妈把闹钟拨快了10分钟,为的是让小妖不至于迟到。不料她竟打电话向同学吹嘘:“你知道我们家多大吗,从我睡房到大门口有10分钟时差。”
其他文献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有两样东西开始在美国走俏:一是防毒面具;二是用于填写遗嘱的电脑软件。前者是为了在可能发生的战争前做好生命保护工作;后者是为了在有生之时保护死后财产。美国是法治国家,法律多到令人头疼,如果较富有的年轻夫妇不按法律预立遗嘱,若遇意外双双丧生,那么,年幼的孩子即被送进孤儿院,所有银行存款、住房、汽车及家具等财物便全由民政部门欣然接管。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若想去领回孤儿及
期刊
刘洪波(Harvey)  雅思培训界顶级名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著名留学咨询专家,北京新航道学校雅思主讲。   幼沉醉于中国山水及音律,留学期间曾叫嚣:做遍七十二行,尝尽人情百态;又高呼:挖资本主义墙脚,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现好抚琴阅经。其散文《不可说》《卖花男》《六天五夜》《劳动人民》等被《海外文摘》《青年文摘》等众多杂志报纸登载,广为流传。其著作《雅思阅读真经》荣登2004年雅思类图书排行
期刊
屡屡发生的自杀事件告诫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自杀大学生的有关分析来看,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另外,大学生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也是导致自杀的原因。这些原因表现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悲观、自卑等。广州某大学有一个真实案例:计算机系有一名男生跳楼自杀,悲剧是由一台电脑引发的,由于学习的需要,他买了一台电脑,但经常死机,导致不能正常使用。舍友提醒他可
期刊
倒退15年,他背着行囊离开小山村,第一次坐火车,上大学,念化学专业;  倒退11年,他大学毕业。没有服从分配的工作,他考进了省级电视台;  28岁,担任《流动记者站》制片人;30岁,担任《新青年》《千年论坛》执行制片人,攻下MBA硕士学位;  32岁,成为中央电视台新节目研发牵头人。  如今,34岁,他成为广源传媒集团副总裁、中国列车电视媒介CEO、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特邀研究员。  他还出版媒介专著
期刊
学业是否继续,事业如何开始,该怎样去面对一个全新的未来,这些主题是每年临近毕业的六七月份,许多校园情侣不敢正视又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故事中的旖和哲就是那些情侣中最普通的一对。    2000年的沫沫    她的名字叫旖,但她更喜欢称自己沫沫,因为深爱深海中那个为爱化为泡沫的人鱼公主。20岁的时候,她开始留长长的清汤挂面样的头发,穿乳白的裙子,有时也伫立在篮球场的一角,看哲他们跟理科专业的男生较劲。
期刊
一    汽车沿盘山公路绕着,从一座山转到另一座山。很快就把我们送到了此次支教的目的地——贵州一个小山村。  我们的到来显然打破了小村的宁静,村民们纷纷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而我们也仔细的观察周遭的一切。这是个典型的“坝子”,四周皆是千米左右的高山,且山势险峻,正应了地理上说贵州的那句老话:“地无三里平”。  村里学校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带着我们参观了学校.  走进校门,就见到一栋四层楼的
期刊
“我喜欢挑战,十三岁就开始在中国餐馆打工,什么活都干过,而在上大学时因为想一边念书一边做事,所以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在GE公司做了两年。”    很高兴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个人的经验。我在外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可能语句的表达不够顺畅,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些例子讲给大家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  我在台湾出生,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我觉得自己的背景非常复杂:我几年前来到北京,但不是北京人;
期刊
童年一次远游使女孩如醉如痴地迷恋上了大海。毕业后,女孩放弃原来的专业,克服各种阻力,终于如愿进入“海洋世界”,成了海底的一条“美人鱼”。这时,女孩才惊异地发现,海底那些冰冷的动物竟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善良的本性……    赢得圆梦机会    1992年,我回到哈尔滨开始上学。因为太眷恋大海的缘故,当2003年10月黑龙江省博物馆海洋世界到我就读的哈尔滨第二职业影视表演班招讲解员时,我兴高采烈地报了名。
期刊
刀郎不是那个很火的歌星刀郎,刀郎是我的高中同学。  刀郎不姓刀,姓陈,名郎。刀郎的母亲早忘,父亲也不怎么管他。恋母情结很重的刀郎有些女里女气,又和女同学走得近,男同学于是有点瞧不起刀郎,都不屑与刀郎交往。只有我与刀郎还有些话说,因为我和刀郎是同桌。  刀郎的母亲给他遗留了一台照相机,刀郎经常不吃不喝地将可怜的一点生活费节省下来买胶卷,找班里的女同学免费照相。刀郎不怎么说话,但有一句名言在我们同学中
期刊
最近总是心慌。  看一期央视的“挑战主持人”,当期擂主是个马来西亚小伙,拿着中国发的奖学金在北京做交换生,不是别的,就是汉语了得。他与挑战者(纯汉语环境下的中国优秀高校生)的较量,让我以国际眼光欣赏时大呼过瘾,他对汉语的了解与应用,让我有惊奇的快感;当换到民族情感高度看节目时,多少有些不堪。的确,挑战者输得很惨,但换我上,后果更严重。安慰自己,他能说,未必能写,可也只是未必。练到舌头觉着不是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