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国忠:故事到了哪一步?

来源 :大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退15年,他背着行囊离开小山村,第一次坐火车,上大学,念化学专业;
  倒退11年,他大学毕业。没有服从分配的工作,他考进了省级电视台;
  28岁,担任《流动记者站》制片人;30岁,担任《新青年》《千年论坛》执行制片人,攻下MBA硕士学位;
  32岁,成为中央电视台新节目研发牵头人。
  如今,34岁,他成为广源传媒集团副总裁、中国列车电视媒介CEO、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特邀研究员。
  他还出版媒介专著《中国媒体大型活动实战报告》《中国媒体大转折》《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等5部,被誉为 “中国媒体新生代精英”“学者型的媒体管理者与领跑者”。
  2005年夏,国内外知名传媒学者、传媒界高层人士齐聚湖南大学,参加“传媒与文化产业国际论坛”。
  论坛第二天,六位嘉宾主讲,欧阳国忠是惟一的媒介经营管理者,主讲的题目是《有效传播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现场演示广源传媒列车电视的节目构架和节目编排后,他结合传媒发展与竞争格局表示,随着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和娱乐方式多元化,媒体细分必将成为今后传媒变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企业主和消费者搭建有效传播平台,这种平台的出现代表了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茶叙时间,我在走廊把欧阳国忠截住,开始采访。曾经在同一个栏目共同战斗,很多层面都比较了解,提问也就免去繁琐,直接深入。记忆里柔软部分被触及,欧阳国忠脸上浮现温和的笑容。不时有学生过来,请求合影,他礼貌地配合。采访屡被打断,又迅速接起。起承转合间,细腻而繁茂的时间线次第打开……
  
  1990~1994
  
  舜帝,“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中的一位中华民族始祖归葬九嶷,托体山阿;江南最大规模的文庙,也坐落在宁远这个湘南美丽的县城。1971年,欧阳国忠出生在这里。
  男孩子童年时的梦想都惊人相似:成为威风凛凛的军人或是名垂千古的科学家。欧阳国忠也不例外。高中时,他选择了理科。化学成绩出奇好,有些题目,老师解不出来,他去解,竟很快给出了答案。
  而人文的种子,不知什么时候早潜入体内,只是还混沌,不自知。初三时凭借小诗《耕牛》获得地区诗歌竞赛二等奖。进入青春期,莫名惆怅和烦恼时,会跑到山上看各种奇怪的石头,在水田边蹲下,望着小鱼们在油绿庄稼间嬉戏,脑子里涌现一串串美丽句子——
  “老牛/在田里滚了个澡/宽阔的背上新鲜的泥巴/散发着芬芳。/牛啊/你犯不着整天瞪着眼睛/仇视我/我挥鞭/是为了不荒废——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
  这首发表在《年轻人》杂志上的短诗便是当年的灵感闪现。
  1990年,欧阳国忠被湘潭大学化学系录取。他背着行囊告别亲人,离开小山村,第一次坐火车,人生进入到新阶段。
  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带着不同口音,来自不同阶层衣着呈现各种色彩的男女同学,一幢幢高大的建筑。还有,可以选择的丰富生活,都让欧阳国忠好奇而兴奋。
  报名参加摄影协会、学生通讯社,很快成为活跃分子,投身热火朝天的校园生活中。采写校内新闻,再借上协会的照相机,到处拍。投稿给校报,采用率很高,自信心大为增强,又给市级报纸写稿。陆续有稿费邮来,5元、10元、20元……
  图书馆成为欧阳国忠的另一个世界。普鲁斯特、卡夫卡、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福楼拜、海明威、马尔萨斯……世界名著帮助他打开一扇扇天窗,不同国家的文明给他内心带来奇异冲撞。
  “精神成人”,他开始触摸到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没有了高考压力,内心不同层次的感受逐步清晰浮现:在化学系,他成绩依然好,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爱。对待专业他只是喜欢,而真正把他激活让他全情投入的,是文学和新闻,他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大一下学期,欧阳国忠被推选为摄影协会会长。进入大二,他又被前一届理事会推举为新一任学通社社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多忙多累依然欢喜,对待化学实验却日益意兴阑珊。矛盾冲突最激烈时,终于按捺不住,在炎热的夏夜趴在寝室书桌上写“转系申请书”,下定决心把真实想法全盘写下。熄灯了,没写完,找出蜡烛,点上,继续写。凌晨,寝室里兄弟们睡梦正酣,欧阳国忠9页纸的申请书洋洋洒洒完成了。
  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又在烛光下一遍遍读。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1992年的中国高校,转系比过蜀道还难。欧阳国忠揣着复杂心情叩开领导办公室的门,递上厚厚申请书和厚厚的作品集。回到教室,正常上课,内心里一直紧张,期待着奇迹出现。
  结果传来时,是一个闷热的午后。蝉在炎日树梢高声鸣叫,长长短短响成一片,更添躁热。“转系申请没有通过。”那一瞬间,挫折、失望、气愤迅速积聚,“砰——”他把怀里抱着准备送给老师的西瓜猛地摔到地上,红红的瓤大块小块碎得到处都是。
  隔着13年岁月回忆这些细节时,欧阳国忠脸上是平静的微笑。“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挫折,幸好当时没有意气用事,在接下去的时间里,我反而更努力。”
  他把时间排得很满,异常勤奋。渐渐地,在学校图书馆浸泡得差不多了,又转移到中文系的自筹图书室,每天从口粮里省下5毛钱借书来读。
  摄影和新闻写作也不断进步。在吃了一个月的萝卜条(5分钱一份)省出伙食费后,加上稿费,攒起来200多块,欧阳国忠买来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海鸥牌。不久,组织了“个人摄影作品展”,在学校的男女宿舍楼各展览一次,结果还引起了轰动。
  欧阳国忠决定办班授课,借学校的大教室,午休中抽一个小时,讲一个月,周末还管野外实习。学费18元。第一期报名的“学生”就有60余人,让欧阳国忠骄傲了一回。
  那次开课他挣了钱,马上改良武器,买了个高级点的理光相机。更惊人的举动还在后面。
  1992年7月,骄阳似火,飞扬跋扈地把一切纳入掌控。欧阳国忠就挑这样的日子,开始了单车上北京的千里行计划。为得到已经承诺的单车资助,他和室友坐火车到广州。到韶关后,赞助方却变卦了。朋友临阵退缩,欧阳国忠打包,买干粮,一个人准备着明天的旅程。
  一辆哐里哐当的破单车,一个别人救济的牛仔包,加上挣的800元,和满腔澎湃的激情,欧阳国忠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眼光里上路了。
  从江西赣州、南昌、九江到南京,欧阳国忠每天要顶着毒辣的日头骑200来里,上坡一身汗,又被风吹干。一身白花花的,全是盐粒子。欧阳国忠不停地喝水,头几天还行,过了一个星期就累得吃不下饭了。下了单车,找到附近的人家借住,他一坐下就摇头晃脑的,只想睡觉。欧阳国忠买了白糖,想补充能量。食欲因此萎缩得更快了。坐在桌子旁,欧阳国忠用干裂的嘴咽米粒,一颗一颗,一碗饭用了一个多小时。
  路上遇到过劫匪。黑暗。雷雨。车子破胎。无论哪样,都不能磨损他的激情。
  当时南昌到九江的高速公路,正修得坑坑洼洼,根本不能骑,欧阳国忠推着走了几小时。白晃晃的太阳,映着没有终点的马路,人越来越缩小,套在湿漉漉的衣服里。
  “我要锻炼自己!今后,再苦都不怕了!一无所有地上路,满载而归!”
  那晚,一个警察和欧阳国忠睡在同一招待所里的同一房间,聊了很多后,警察说:“以前,我也有这个梦想。”中年人的眼睛,在黑暗里闪动着羡慕。
  到北京后,明显黑瘦了一圈的欧阳国忠骄傲地站在天安门前;没钱了就拿有限的时间坐地铁,从起点到终点,从终点到起点,来来回回,在宽敞干净的车厢里,在京腔十足的普通话里,体会着北京的味道。
  没钱去长城,只能在地图上欣赏。回去时,欧阳国忠躺在肮脏的通道上,睡在别人的臭脚丫子下面,做了个美梦,他站在长城的顶端大笑:“不到长城非好汉!”
  回来后,欧阳国忠把沿途所见风土人情,写成文章,配以自己的摄影图片,在《湘潭大学报》和《湘潭日报》做了个精彩连载,也小赚了一笔。
  “生命旅程,山道弯弯,欲成就一番事业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吸取众家之所长,浓缩人生之精华。经过磨砺取得成功的人生,才会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十年后,欧阳国忠在其书《克隆成功》里,以这样的话解释了那次千里行的初衷。
  
  1995~2005
  
  1995年,欧阳国忠被分配到湖南橡胶厂工作。他想都没想就放弃。自己应聘到湖南图文电视台。1996年初又考进了湖南有线电视台。
  刚到新单位,湖南就爆发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都是老记者去前线,当时人手紧缺,欧阳国忠也被派往第一线。
  激情是贯穿一个新兵的生命红线。在如同战场的洪水现场,哪里最危险,哪里就会有欧阳国忠的身影。对岸又有一个村庄淹掉了,欧阳国忠心急万分,突然发现一个老农撑着木筏船的身影。浊浪滚滚里,欧阳国忠坐上了没有任何保障的小船。离岸十多米,一个大浪打过来,小船猛地翻了。采访本、眼镜和背包立刻被浪卷走。欧阳国忠会游水,但灌满水的雨靴,像死神的手拽着他直往下沉。他拼命挣扎,好不容易才甩掉靴子,扑腾着捡回一条命。
  重新整理行装后,欧阳国忠立刻出发了。在岸边候着,他碰到了去救人的武警皮筏艇。苦苦恳求,他终于被允许上船跟踪采访。有一次,皮筏艇被洪水困住整整一个昼夜,惊涛骇浪,每个人浑身湿透。当时台里总也联系不上欧阳国忠,还发出了寻人启示。
  一炮打响,欧阳国忠的这组“患难见真情”的纪实报道,得到了上级的一致肯定,他也成为台里的名牌记者,当年他被省政府授予了一等功。评论性新闻专题栏目《流动记者站》成立后,作为第二任制片人的欧阳国忠更加辛苦了,背着摄像机奔走,不顾生命危险,做深度采访报道,匡扶正义。欧阳国忠深入“虎穴”机智解救“阱校”受害学生,顶着各种势力为被轮奸少女讨回公道……熬夜、失眠也是常事。在日记里,他写道:“负责一档以批评性题材为主的专题栏目,责任重于泰山,常觉如履薄冰。喘息片刻,又不得不给自己的灵魂抽一鞭子。”
  这个工作危险,难度大,有次为了披露某学校的骗局,欧阳国忠和摄影师便装潜入,秘密采访学生。还未结束,被学校保卫处的人发现,恼羞成怒地要砸摄像机,势单力薄的他死死抱住摄像机,大声说:“兄弟啊,这个几十万,砸不得!要出气,冲我来!”
  仍然有觉得悲凉的时候。一百封来信只有一封能报道。
  “记者是社会的良知”,欧阳国忠始终记得。为了对付越来越多的“说情者”,欧阳国忠和同事约定:要速战速决,采访完马上回,回来的路上完成稿子,到台里立刻编,编了马上播。这样或可减低新闻人的尴尬。
  2000年欧阳国忠到了湖南卫视,接受新挑战,工作压力也更大了。他曾在新出的丛书里写道:“玩电视不能像某些演艺者,在舞台上靠乞讨掌声来制造成功假象。现代观众作为电视裁判已越来越苛刻,一个频道如果在10秒种内没能吸引住人,很快就会调整出荧屏。”
  作为《新青年》的执行制片人,在“十大新锐撞击2001”“十大新锐撞击2002”的成功报道中,欧阳国忠担任了总策划和总导演。从确定主题、节目流程,到邀请嘉宾、联系地点,事无巨细,他一概用心。工作量很大,欧阳国忠几乎一年有多半时间在外地。
  一次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来到湖南《新青年》制片组,头一句就是:“这么富有影响力的节目,居然只有几个人在完成!”
  奔跑的姿态最美丽。别人觉得欧阳国忠太累,但他却乐在其中。电视新闻人几乎综合了欧阳国忠年少时的梦想。做侠士、作家、摄影家,都在这一职业里得到了满足。欧阳国忠笑着说:“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儿时梦想也得到了实现。现在想做文化产业,在未来超越自己,实现新价值,这就是幸福。”
  欧阳国忠说人生有三根骨头:良知、激情和梦想。良知指导前进的方向,梦想让人永远年轻,而激情是动力和导火线,贯穿人生。的确,当年的激情深埋心底,就像宝剑入了鞘,但是只要有场合,有任务,欧阳国忠立刻就能将全身的每根神经调动起来,把无论多艰巨的任务都圆满完成。
  
  2005——
  
  “优秀就是将可能变成现实,而卓越则是将不可能变成现实。”欧阳国忠这句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位创业者身上迸发出来的激情有多么大的力量。
  2004年11月之前,欧阳国忠在中央电视台任职,用他的话来说,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但他总觉得人生当中缺少点什么,他困惑着,自己还需要改变些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广源传媒集团的总裁许向阳找到了他。其实这时候来挖他的不只广源一家,但是许总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想想看,列车电视由你欧阳一手从零做起来的,这种成就感有多大。我们就缺一个像你这样的领军人物了。”于是,欧阳国忠便从一个电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广源传媒的副总裁、媒体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30岁以前重在积累,‘厚集’以后才能‘薄发’。人要善于每天做加分,无论是对待朋友还是做事业。同时我们还要会做减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创业初期一般是我们追着事情跑,等做到一定程度事情就会来追我们了,各种诱惑也自然会增加,这时就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多做减分了,有些机会就应舍弃,只有‘舍’才会‘得’,专心专意做好一件事。”
  欧阳国忠故事进行到这一步,故事下一步会是什么?我们充满着期待。
其他文献
有很多艺术生都将北京视为他们的麦加,然而能够跨入那些高等艺术学府的人却寥寥无几。《霸王别姬》里有句台词堪称经典:人都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从长沙市十一中的艺术班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范真璇一路上虽然风尘仆仆,但是更多感受到的是学习带来的喜悦与充实。  父亲好音律,善器乐。耳濡目染,范真璇从小就在唱歌方面显示出了她的音乐才华。高三时,她就在湖南省中学生“湘井王杯”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中崭露头角
期刊
一个女孩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献上的礼物    邓茜,1981年出生于贵州晴隆。成长于川黔两地。爱好文学、旅游、网络以及纯洁的茉莉花。重庆工商大学本科信息管理和汉语言文学双学位毕业生。  毕业在即,她顶着各方压力义无反顾地在家乡采访调查,并用一年时间撰写完《24拐---历史的弯道》---我国第一本完整介绍和见证二战时期中美军事合作“24道拐”的书。    关于24    24岁,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期刊
做出考研的决定是在2004年的3月。当然,这个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自己根据就业形势,在权衡了就业和考研的利弊后所做出的,个人认为比较理智。这也是让自己能够持之以恒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一直都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为自己的励志箴言。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坚定“考研”这个信念很重要,因为它足以支撑你以后在考研路上的状态。  在做出考研决定后,选择报考的学校、专业、导师也是提上日
期刊
“环球影城”是美国环球电影制片厂下属的主题公园,目前在全世界主要有洛杉矶、佛罗里达的奥兰多以及日本大阪这几处。幸运的是,从住处到好莱坞的环球影城,走高速公路不过20分钟的光景。   我们一行人到达之后,即前往山脚下的“侏罗纪公园”。坐在餐馆的阳台上,一边吃着早中餐合一的Brunch,一边近距离欣赏恐龙过山车的壮观场面。只见它由一个84英尺高的水帘洞口近乎垂直地坠落下来,然后在潭面上急速划过激起巨大
期刊
大学校园中有这么一些人:在新生眼中他们是老师,在老师眼中他们又是学生;他们既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又承担着老师的某些责任;他们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这个被同学们俏皮地称作“半导体”的群体即是活跃在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学生辅导员。    既要辅更要导    一位大一新生告诉记者:入校以来,为他们忙前忙后,给过他们帮助最多的不是他们只见过两次的班主任,而是他们几乎天天见到的辅导
期刊
高清玲简介:首批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长沙清玲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思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国内多所高校职业规划师。专用E-mail:xinlingzixun@yahoo.com.cn ,QQ:357195979    自我认识是规划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基础。职业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欣赏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我认识?  简单地说,自我认识是我们
期刊
女品酒师,在人们眼里是一个颇显神秘而有趣的职业。这些月薪过万的女性真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惬意,过着“左手红酒,右手钞票”的生活吗?时尚品酒师又是怎样炼成的呢?豫北女孩艾雪的经历,令人大长见识。    ※红酒小姐幸遇法国“师傅”※     为让自己的青春在“东方巴黎”燃烧一把,而不是在闭塞的豫北家乡那座小县城平庸耗尽,1999年4月我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在父母的“批斗”声中独自闯到了上海。几经周折,我
期刊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有两样东西开始在美国走俏:一是防毒面具;二是用于填写遗嘱的电脑软件。前者是为了在可能发生的战争前做好生命保护工作;后者是为了在有生之时保护死后财产。美国是法治国家,法律多到令人头疼,如果较富有的年轻夫妇不按法律预立遗嘱,若遇意外双双丧生,那么,年幼的孩子即被送进孤儿院,所有银行存款、住房、汽车及家具等财物便全由民政部门欣然接管。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若想去领回孤儿及
期刊
刘洪波(Harvey)  雅思培训界顶级名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著名留学咨询专家,北京新航道学校雅思主讲。   幼沉醉于中国山水及音律,留学期间曾叫嚣:做遍七十二行,尝尽人情百态;又高呼:挖资本主义墙脚,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现好抚琴阅经。其散文《不可说》《卖花男》《六天五夜》《劳动人民》等被《海外文摘》《青年文摘》等众多杂志报纸登载,广为流传。其著作《雅思阅读真经》荣登2004年雅思类图书排行
期刊
屡屡发生的自杀事件告诫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自杀大学生的有关分析来看,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另外,大学生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也是导致自杀的原因。这些原因表现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悲观、自卑等。广州某大学有一个真实案例:计算机系有一名男生跳楼自杀,悲剧是由一台电脑引发的,由于学习的需要,他买了一台电脑,但经常死机,导致不能正常使用。舍友提醒他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