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38-0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是据学校调查,你认为最枯燥的学科是什么?答案是数学;你认为最难学、最令你头痛的学科是什么?数学;令你最讨厌的学科答案还是数学。为什么数学在学生的眼中,总是板着面孔、高深莫测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分析道:“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数学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和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当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方法后,再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教师要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意识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于生活。如:学了24小时计时法和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一节活动课,让他们事先分组了解市场食品价格,在活动中安排好时间问题,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小主人,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制定方案,探讨存在问题,提出各自见解。活动中既增长见识又明白实际生活中面临一些问题,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激趣引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我先用课件演示餐厅中生活老师分早餐的镜头:每人一个鸭蛋,一根香肠……接着让学生每人分手边的物品(各自准备),要求分得同样多……最后,教师引出,分物品时,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大多数学生已认识人民币,静态的“认一认”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就可以尝试设计动态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在活动中体验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创設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让数学走进生活,使生活数学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觉得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学习长度单位,教师带学生实地丈量计算学校操场楼房;学习面积计算,就让学生算出装修教室所需瓷砖面积、数量及钱款。让他们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都进行计算,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进数学。如学校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费按以下方式收取,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按0.8元收费,若超过10吨,超出部分每吨按1.5元收费。1、王老师六月份用了8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2、李老师六月份用了12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3、陈老师六月份平均水费为每吨1.0元,则陈老师六月份用了多少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这涉及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是非常重要的,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解决此题,这可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跟现实生活互相结合,解开了学生客观现实生活接触的诸多难题,从而通过课改让数学走进生活、使生活数学化。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有用数学”大概就由此得出。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可请学生解释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方形、三角形、圆形,而要做成圆形呢?又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为什么电杆支架、自行车等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呢?再如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买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们伴随着新课程、新教材共同成长,一起学习数学,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应用数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81-02  一、几何推理表达能力问题现状分析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题目的解决方法似乎有所了解,却不能较好地将解答过程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推理论证,数学符号意识差的现象。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其一是现行教材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不
【摘 要】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保育工作能力。传统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落后、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设计要注重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定位。课程实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  【关键词】学前儿童;卫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31-01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学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小学生养成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习的热情,实现素质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本质上分析了小学生数学独立思维欠缺的原因,给予了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03-0
我公司于2001年引进了3台轮胎式门式起重机。这批起重机的发动机一发电机组配备的是德国DEUTZ BF8M1015C型发动机,其中发动机原配装的调速器为WOODWARD的GENDEC的数字电子调速
在使用维修联轴节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从而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关
1问题的提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式场桥)具有运行效率高、后期维修费用低、完好率高、使用寿命长、环保性能好、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杭州这座曾经是中国最休闲繁华浪漫的城市,天生丽质的气质和旅游休闲的城市氛围,造就了杭州具备引领时尚发展女装产业的最佳“生态”。而在2002年底.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推出了打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