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资源的选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脉搏”,也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好的实验资源的选择与整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那么,我们应当牢牢抓住学生的这种心态,充分地挖掘化学实验资源,让每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激发学生并使其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其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因此,选取适当的化学实验材料便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笔者就化学材料的选择,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好的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实验教学中,选取化学实验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具有可操作性和易感知性,实验材料的难度宜由浅入深,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程度的可探究性,一般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四个原则。
  第三, 选择的实验应具有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效果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经费与时间、安全等特点。
  第四,具有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求真务实、遵循自然和科学规律、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等教育原则。
  实验教学选取的内容要给人以新颖、创新之感。第一,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合理地利用教材上的栏目,特别是实验内容。教材上的知识是人类长期间接经验的积淀,在化学教学中必然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在实验教学中依照“探究式”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扬起学生求知的风帆。第二,充分利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如同学们耳熟能详的铁的冶炼和合成氨工业等。第三,开发家庭小实验,扩展学生动手的空间和时间,拓展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表明,抓住家庭小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的特点,课上引入家庭小实验,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验资源选取内容要体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注意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的应用,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首先,从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作为选区资源的出发点,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理念,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位“最好的教师”改善我们的教学。然后,以所学知识点为落点,来实现快乐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通过实验资源的选取与整合,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快乐,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第三,实验资源的选取和整合,即实验课上学生探究的知识点的选取。从而体现化学实验资源选取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化学实验资源的选取,要起到体现化学的“脉搏”、突显化学的灵魂的作用,遵循认知规律,为更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据深圳图书馆透露,该馆在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上超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国家一流图书馆,获得了2007年度图书馆称号。据悉,深圳图书馆目前的10万在册读者群中
2016年6月29日,质检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5年建筑防水卷材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有关情况的通报》(质检办监函[2016]885号),主要内容如下:
为了深入研究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的损伤破坏机理,发现其抗震薄弱部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统计回归等方法对逆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
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讲授新课,把枯燥的物理知识用聊天互动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让学生从心理上培养对本节内容的亲近感。下面就将本节的几个教学片断作些分析讨论。  一、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坐公交车的经历,车辆
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创设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高一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人就自己的一点经验谈点拙见,愿与大家探讨。    一、作业前置,提出预习思考题    历史学科在高中课程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比起语数外理化生来说大多数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的东西较多,抽象思维较强,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原理晦涩、空洞,再加上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多仍处于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上,教师上课讲解知识要点,学生课后复习背诵要点,考试回答要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教师一言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样就导致学生普遍厌学或出现留到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的情况。考试时如果遇到主观题或开放式的探究题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因此,提高学生对思
为研究透水性混凝土桩施工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在现场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并分析了振动沉管法单桩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桩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
为研究高层建筑转换梁节点上扁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3个1:4缩尺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极限承载力及延性进行了分析。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对试
2016年3月27日,《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社长徐建月、编辑部主任庞正其、广告发行部经理马兴华一行应邀出席湖北防水行业年会期间,对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专访。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何让体育新课程更有效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就是要求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