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蜕变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在体育教学中,某些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原因成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存在的共性是身体素质差、意志品质弱、怕吃苦又爱面子,因为他们常常不能完成动作,引发其他学生对他们嘲笑,容易被体育教师将其边缘化。这种现象一旦恶性循环,会使他们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最终会导致他们不愿意上体育课。作为教师,应该特别关爱这些学困生,让他们在一次次努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微笑。
  二、案例描述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进度,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连续前滚翻,这是在一年级前滚翻教学之后的延伸教学,我认为学生们都有一定的动作基础,便先安排学生们进行前滚翻动作的复习。
  我把学生们分成了4组,在各组间进行指导和保护。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他们有秩序地练习着。一轮练习之后有学生向我报告:“老师,王×没有做。”我听了很生气,教师安排的练习内容她竟然说不做就不做了,我第一感觉就是想狠狠地批评她一番。可是,我转念一想她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如果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批评她,她可能就更抵触上体育课了。于是我压住心中的怒火询问她为何不做。当我了解了情况后,改变了批评她的想法,原来她是因为自己体重大、胆子小,怕同学们取笑她才不做的。理解了她的想法,我便让她站到边上见习,观看其他学生练习。我留心观察着她,发现在每个学生要做前滚翻之前她的表情都很紧张,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恐惧。
  下课后,我把她留了下来。我拉着她的手说:“老师留你并不是想批评你,老师想帮你,你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吗?”也不知为何,她听到这里就掉下了眼泪。我接着说:“你不要哭,老师决定帮助你就是对你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好不好?我看你刚才那么认真地看其他同学练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以后上课时候你就认真地在旁边见习,记住动作要领,下课的时候老师单独带你练习,好吗?”她有点儿勉强地点了点头。
  在此之后的体育课她就按照我说的,站到垫子边儿上看其他学生做前滚翻,还认真地听我对其他学生的动作指导,有几次她的手也试着做出撑垫子的动作。我心里暗暗高兴,她开始对这个动作感兴趣了。
  下课后,我带她来到体育馆,摆上垫子试着练习。一开始她还是恐惧的,预备姿势已经摆好了,马上要准备翻的时候就停止了动作。我及时地鼓励她说:“不要害怕,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她一次次地尝试,我一遍遍地激励,可是她就是不敢迈出那勇敢的第一步。我大声地说:“翻过去!让老师看到不一样的你!”并大声提示动作要领:双手撑住垫子,低头团身,提臀蹬地,前翻……
  慢慢地她开始敢做动作了,但由于恐惧,到前翻的一刹那,双手就提前抱腿,导致一翻就偏,指导了几次她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我有些灰心了,但我马上就纠正了自己的想法。我告诉她:“老师的第一次也是这样的,老师也是这样练出来的!你只差一点点!”她大大的眼睛放出了光芒,好像认可了我的话,狠狠地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又接着练习起来。空气在瞬间凝固,只见她按照动作要领,双手撑住地,低头,蹬地,一气呵成,她翻过去了!我第一时间抱住她,捧着她胖嘟嘟的小脸大声地告诉她:“好样的,你成功了!”她大大的眼睛里闪动着激动的泪光,红红的脸蛋绽放了迷人的笑容,她终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樂!
  不久,在一次体育课上,王×给全班同学展示了熟练的连续前滚翻动作,并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鼓掌和惊呼:“王×,你真棒!”此时的她是自信的、骄傲的。这一刻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她成功了,我也一样骄傲和自豪!
  三、案例反思
  1.要建立平等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困生在知识理解、技术掌握、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和教师产生行为“共振”、心理“共鸣”,使教学达到最佳心理交流和信息传递状态,有助于发挥学困生的身心潜力,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眼神和鼓励的言辞作为信息传递给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充分理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学困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肯定他们的机会,及时对他们进行呵护与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其信心,唤起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3.对学困生的关爱是有限制的
  教师对于学困生不能是纵容的、无限制的,教师交代的练习任务必须完成,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这也是让学生明白掌握动作技能就是自己的职责,必须完成,其本质也是另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爱。
  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发动机”,教师对学困生要适时地激励和爱护,少一份责骂,多一份关爱。教师的一点点耐心和爱心换来的将是一名学困生的华丽蜕变。
其他文献
2020年國际及两岸学生体育交流计划
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处处有比赛,有比赛就会涉及输与赢。学生面对输赢心理会产生多样的变化,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输与赢呢?笔者从以下3种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  一、参赛动机  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是赢取比赛、有的是锻炼自己、有的则是被迫参加等。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中的“输”与“赢”。  1.针对赢取比赛动机比较强但能力又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兵”,同时也是教育事业的未来。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努力“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2019年5月24日—25日,由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潍坊峡山双语小学承办的“潍坊市青年教师发展联盟及青年教师发展研讨会(体育)”在潍坊峡山双语小学举行,共有近200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确立了“自
啦啦操运动符合大课间体育活动基本要求,吻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合适的备选内容之一。河南省教育厅采取啦啦操专项培训、示范套路创编、啦啦操竞赛和“最美大课间”评选等多项措施,在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推广啦啦操运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中小学一项基本的体育锻炼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活动之一,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利用室内课桌椅来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和方法。该方法充分运用室内桌椅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巧妙地解决了室内空间小而学生多的矛盾。以下是笔者所研究的部分内容和方法,现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室内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一、利用课桌椅发展柔韧素质  1.压肩  方法:双脚并拢站立在课桌前,弯腰,手臂向前伸直放在课
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而基层学校针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的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导致教师出现运动技能下降、教研能力缺失、学科知识不足、专业纵深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体育需求。对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深入剖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的现实情况下,采取“四并重”的措施,有效提升了集体备课效果,进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做好技能与体能并重,夯实教师专项运动技
一、“居家运动”运动负荷会判断  它主要体现在运动负荷的掌握上。“居家运动”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比较简便的办法就是测试心率指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桡动脉或颈动脉测试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测试10s的心率然后乘以6),并把判断心率大小的标准告诉学生:心率反应在120次/分以下的,运动负荷为小;在120~150次/分的,运动负荷为中等;在150~180次/分或在180次/分以上的,运动负
近年来,模拟上课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运用于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类教研交流评比活动中。然而,笔者发现近年来体育教师在模拟上课中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和模拟上课的正常发挥。为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客观认识模拟上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改进措施提升模拟上课的水平。  一、模拟上课的认识与定位  问题1:“背台词”,将模拟上课视作课堂外的单独活动  模拟上课是
3月8日,初春的重庆南开中学草木茵茵,令人神清气爽。在学校的排球场,一节别样的排球教学课不仅让选修排球的学生期待了很久,还吸引了100多名重庆市各区县的体育教师前来观摩。响亮的嗓门、脸上一直挂着的微笑、专业生动的技术技能讲解,授课的排球教师“hold 住了全场”。讲课的教师名叫张娜,她是天津南开中学副校长,曾经的女排国家队队员、雅典奥运会冠军获得者。  2016年,重庆南开中学被重庆市教委立项为普
再备课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抓手。再备课是基于前一次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备课,这样的备课可能是对前一次备课的完善,也可能是对原教案的否定而重新思考再备课。笔者通过与区域内教师了解发现大多数学校对再备课不够重视,造成再备课的教案修改得少,教学实施时起不到应有的预设和指导作用。因此,针对再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去芜存菁,多管齐下,提高再备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