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来源 :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ok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学生;当老师
  [作者简介]蒋利利(1980—),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广西桂林市全州三中教师。
  
  我是一个只有七年教龄的年轻教师,谈不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我在教学上也有一些小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勉。
  我在担任全州三中初一年级3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感觉这个班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可是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面有很大的缺陷。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只听不讲”,或者虽然有了自己的见解,却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我觉得应该想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可是。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次讲课经历。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住院了,我去看望他,却没想到他因为怕耽误我们太多课,竟让我替他上一节课。他教了我一些讲课的方法和要点,就让我自己回家准备。我花了一整晚的时间认真备课。第二天,我带着初登讲台的心跳顺利完成了任务,令所有同学刮目相看。更让我高兴的是,这次的“赶鸭子上架”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鉴于这件事带给我的有利因素,我想到了让我的学生试试当一回老师,或许对于提高他们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会有所帮助,说不定还能发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各种能力和水平都有限,所以,整个操作过程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这样才能使讲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而有所收获。
  在给学生选择讲课内容时,我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最后选定在讲解《同步练习手册》的复习课中采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的方法。因为在已经讲解过课文的情况下,讲课学生对其主题、内容、结构都有了较准确的把握,备课时就不会感到过于困难,但他为了把这节课上好,就必须考虑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课文进行了复习,也锻炼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选定讲课学生。在每次准备上复习课前,先让学生自愿报名,然后每次从报名学生中选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来讲课,要尽量使各个学习阶层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第二,指导学生“备课”。首先,让学生先自己把练习册做好,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查找相关资料,在查资料后仍不清楚的,应该在讲课前向老师请教;然后指导学生尽量按照老师上课的程序,预先考虑和组织好各个练习之间的过渡语言。此外,如果讲课的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应事先让他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每一个练习特别是课外阅读题的解答过程大至预讲一遍,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卡壳”而造成尴尬,影响讲课效果。
  第三,学生登台“讲课”。在学生讲解习题时,应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讲,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讲课,即使他的讲解出现了错误,也应当寻找到一个适当的时机再加以指正,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对于学生没有讲到,或讲解不到位,甚至讲解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寻找适当时机进行及时的补充和纠正。这样,才不会让讲课的学生因考虑不周而出现的教学失误误导了听课的学生,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上的学生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意外的收获是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在独立思维能力方面,开始懂得不“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更由于每一课练习都会换一个或两个小“老师”。所以每次到了“学生当老师”的课,全体学生都兴致高涨,热烈响应,纷纷报名要求讲课。为了能当上小“老师”,他们也比以前更自觉、更努力地去学习了。
  因此,我觉得“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这个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能使全体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我曾做过几次试验,出两份试卷对同一个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分别进行考查,其中一份是该学生讲过课的,而另一份没讲过。两份试卷的题型、难易程度都差不多。结果,该学生讲过课的那份试卷成绩明显高出另一份,而得分失分的差别主要就表现在一些灵活性较大、自己发挥的题目上。
  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难以操作的地方,那就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组织能力和知识的深度广度上毕竟有限,课堂驾驭能力也不强,所以“小老师”在讲课时,在课堂纪律的维持和回答同学随机提问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出现课堂纪律混乱,被同学的提问难倒等紧急情况。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必须担任起“小老师”的“纪律委员”和“知识顾问”,及时替“小老师”解围。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教学体会。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互动,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王书海(1981—),男,汉族,大学专科学历,广西全州县大西江镇枫木山小学,教师。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小学
期刊
[摘要]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慧的场所,也是探究和传授语文知识的首要方面。文章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利于发展学生智慧的课堂情境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创设;学生智慧;课堂情境  [作者简介]廖庆和(1953-),男,汉族,大专学历,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第三中学,教师。    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创课堂情境,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学科,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的关键。  学生对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论述如何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检察;职能作用;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潘世文(1955—),男,壮族,广西马山人,大专学历,广西马山县检察院政工科,科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自主建构式、探究式等设计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能力 培养 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的方法 主体性 主动性 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诗赋略》的赋体观念、赋的评价标准以及分类标准。  关键词:赋体观念 评价标准 分类标准    《诗赋略》著录了汉代大部分的赋作及歌诗,显示了汉代赋的繁荣状况。它所体现的赋体观念以及诗赋的分类标准也值得探讨。    一、《诗赋略》的赋体观念     班固《汉志·诗赋略》序说:“不歌而诵谓之赋”。强调赋的不入乐性质,似乎界定了“赋”之为体的范围:“不歌而诵”,符合此标准的文章都可称
期刊
摘 要: 如何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学生主要是指90年代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他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期刊
摘要:在药物化学教学中通过尝试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开设设计性实验、重视实践能力、建立全面的考核方法等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药物化学 教学 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开放式教育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世纪的医药学人才不仅
期刊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教学工作,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几年来不断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纳入德育教育的每一个课堂,才能使德育教学取得实效。    一、刻化教材,以理教人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但课堂教学绝不仅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教书育人,要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本才面向全市征集并新鲜出炉的《爱在2008,抗震救灾诗歌集》。随手翻阅时,一首《向志愿者敬礼》映入眼帘。诗中写到:我不知道你是谁,在那个阴雨的晚景,把我从废墟中救起。我想为你擦去脸上的雨水,你却给我一个绿色的背影……  一行行诗句仿佛触动了我每一根神经,使我不禁重新审视自己引以为荣的教学成果。一直以来,我从不为自己的辛劳付出感慨什么,也不为自己的无私奉献索取什么,但却总为自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不是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感悟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作者简介]李世流,男,广西乐业县同乐镇麻阳朝小学,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