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课中德育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bue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教学工作,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几年来不断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纳入德育教育的每一个课堂,才能使德育教学取得实效。
  
  一、刻化教材,以理教人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但课堂教学绝不仅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教书育人,要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的内涵,使学生消化吸收,近而在行动中收到实际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深挖教材,延伸主题,适度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学习要勤奋》一课教学中,在学生通篇学习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再为学生讲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故事,进而让学生谈体会,提出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为什么要勤奋学习?如何学习?以及学好了长大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广泛讨论,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深化了教学主题。如有一次班内的水桶被学生弄坏了,可是那名学生又不肯主动承认。通过学习《不隐瞒错误》这篇课文后,学生们知道了隐瞒错误不是好孩子,破坏公物有损班集体荣誉。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教育引导,提问学生,如果我们有错误会不会隐瞒呢?从而深化了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弄坏水桶的那名学生当堂就向我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德育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填鸭式地学习一两篇课文,一定要结合实际、深化主题、讲求方法、注重实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辨是非,掌握真理,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能力。
  
  二、活动感触,以行塑人
  
  空洞乏味的照本宣科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认知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实践来填平。”因而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搞好品德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以实践活动开展教育,把德育教育与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适度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行为规范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触,入脑入心,使德育教育不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且要通过道德行为巩固道德情感,进而收到以行塑人的实际效果。如开展升旗活动、集体劳动等,或组织少先队活动、学雷锋活动等,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也培养树立了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如在我讲完《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这篇课文后,在班内大扫除劳动时,劳动中同学们脏活累活你挣我抢,团结互助,出色地完成了大扫除任务。德育教育重在实践,这次劳动不仅检验了教学成果,同时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也形成班内团结友爱、互助为乐的良好班风。
  
  三、师长联手,以情感人
  
  教师的责任在于长善救失,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精心加以培植和呵护,还要正确认识与把握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耐心地教育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学记》中讲道:“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而在教学中,不仅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时常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在教育孩子上达成思想一致,在正确掌握学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过来,班里的学习尖子生家境不好,但听说时常在家中要这要那,为此我多次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及时进行了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并通过家长和我的多次说服教育,并拿来《不比吃穿》的课文让她学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最后,在教师和家长的一片爱心打动下,终于使她明白了师长的苦心,从此她再没有主动向父母要过吃穿,并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上,不仅年年成绩优秀,且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四、身教垂范,以德育人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最好榜样。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因而在教育中要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态度。首先要注重仪表。学生在心理上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模仿教师,教师的仪表是“无言之言,无言之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演员”和“模特儿”的角色,因而作为教师,要始终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尽可能大方得体,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其次是明辨是非。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而在教学中再一丝不苟,坚持真理,明辨是非,以理服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要像学生信任自己一样信任学生,做一名公正无私的法官。在次就是尊重学生。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打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心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良师益友。与孩子平等相待,尊重孩子的意见,以理解填平师生之间的代沟,充分体现平等、民主、互爱、友谊的集体氛围。
其他文献
大千世界,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五光十色的色彩,就没有多姿多彩的生活。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上可辨色彩多达七百万种,然而色彩词语不过数百个。世界各个民族语言表达色彩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观感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
期刊
[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对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作用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应自我调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作者简介]孙杰(1973—),男,南宁市宾阳县武陵中学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期望越来越高,面临的压力使中学教师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
期刊
摘 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疑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呢?首先,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其次,设疑要在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的互相促进上多下功夫。再次,设疑要有意识地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下功夫。   关键词:认知心理 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与现实    在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 “填鸭子”式的教学比比皆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只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
期刊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互动,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王书海(1981—),男,汉族,大学专科学历,广西全州县大西江镇枫木山小学,教师。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小学
期刊
[摘要]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慧的场所,也是探究和传授语文知识的首要方面。文章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利于发展学生智慧的课堂情境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创设;学生智慧;课堂情境  [作者简介]廖庆和(1953-),男,汉族,大专学历,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第三中学,教师。    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创课堂情境,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学科,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的关键。  学生对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论述如何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检察;职能作用;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潘世文(1955—),男,壮族,广西马山人,大专学历,广西马山县检察院政工科,科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自主建构式、探究式等设计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能力 培养 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的方法 主体性 主动性 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诗赋略》的赋体观念、赋的评价标准以及分类标准。  关键词:赋体观念 评价标准 分类标准    《诗赋略》著录了汉代大部分的赋作及歌诗,显示了汉代赋的繁荣状况。它所体现的赋体观念以及诗赋的分类标准也值得探讨。    一、《诗赋略》的赋体观念     班固《汉志·诗赋略》序说:“不歌而诵谓之赋”。强调赋的不入乐性质,似乎界定了“赋”之为体的范围:“不歌而诵”,符合此标准的文章都可称
期刊
摘 要: 如何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学生主要是指90年代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他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期刊
摘要:在药物化学教学中通过尝试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开设设计性实验、重视实践能力、建立全面的考核方法等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药物化学 教学 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开放式教育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世纪的医药学人才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