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微故事”的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都需要得到关注,我们想通过研究“德育微故事”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当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就要求我们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学校教育团体中德育的先锋队,班主任老师们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我们想在“德育微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过程。所谓“德育微故事”就是捕捉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再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形成适合我们班主任工作需要的工作策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德育微故事 先锋 班主任 实效性
  “德育微故事”研究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开放教育的过程,我们探索的途径有:捕捉“微现象”,预防“微问题”;创设“微组织”,搭建“微平台”;开发“微课程”,实现“微体验”。
  一、所谓“德育微故事”
  所谓的“德育微故事”就是捕捉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在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形成适合我们班主任工作需要的工作策略,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过程,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德育微故事”研究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开放教育的过程 。
  二、“德育微故事”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我们研究的特色在于实践研究立足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与学生自身成长是密切联系的,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新颖,“关注点小且新”“关注面特且全”“关注视角独且广”。
  1.关注点小且新
  我们研究的是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故事或者他们身边的故事,关注点小;我们研究的“德育微故事”与当今最流行的“微电影”“微信”“微博”等最新的词“微”字为研究主题,选题新颖。
  2.關注面特且全
  我们将通过三个层面来关注学生的“德育微故事”,首先是所有工作室的班主任们分享他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微故事”;第二个层面是家长分享他们在家教过程中的“小故事”;第三个层面是孩子们自己个人成长的“微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成员带动所在班级的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关注孩子们成长的故事分享,通过这一个个的“德育微故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行的养成和班级和谐发展。
  3.关注视角独且广
  我们关注的视角独特,我们的载体形式是“微故事”,所关注的“微故事”,是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或身边的故事。我们的“德育微故事”可挖掘的形式很丰富,可以是教师、“故事妈妈”讲述;可以是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小故事;可以是讲述的形式、表演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微拍”的形式……我们的“德育微故事”的形式丰富多样。
  “德育微故事”的研究从孩子的需要的出发,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为研究的主体,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服务;为班级的和谐建设服务。
  三、收集和整理“德育微故事”
  小学德育面向的是6-12周岁的小学生,根据小学阶段三个学段的品格发展特点我们将“德育微故事”进行分层研究:
  第一学段(1-2年级)重点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学段我们就通过比较简单的故事,生动的讲述和视频等媒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德育微故事”学会正确的行为习惯,了解良好的道德品质 ,为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服务。
  第二学段(3-4年级)重点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礼仪教育、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根据第二学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行为判断能力,但在行为和意识的统一上还有待提高。所以通过辨析、情境体验等,让“德育微故事”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从而学会明辨是非,指导实践。
  第三学段(5-6年级)重点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品德教育。有了前面两个学段的准备,到第三个学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由个体的道德意识向集体、社会和国家层面提升,通过“德育微故事”可以培养他们营造和谐团结的集体,学会为他人服务,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四、巧用“德育微故事”,滋养学生品格
  1.先有素材,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
  经过筛选,从老师们写的一百多篇的“德育微故事”里选择出低年级30篇,中年级20篇,高年级31篇的“德育微故事”读本,供班主任、学生和家长阅读使用。同时可以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的教材。
  2.成立“德育微故事”讲师团
  “讲师团”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教师,开展教师讲“德育微故事”比赛,让每位成员都具备讲故事的本领;二是家长,成立“故事妈妈”讲师团,对“故事妈妈”进行定期培训;三是学生,举办学生讲故事比赛,从中选拔人才成立“小小故事家”团队。
  3. 举办沙龙活动,搭建共同成长平台
  以课题主持人肖亚女主持的海沧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定期开展以“德育微故事”研究为主题研讨交流活动。肖亚女老师的《学雷锋,“酷”》,李星星老师的《助人为乐 奉献爱心》,林燕妮老师的《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张秀筐老师的《我和我的班集体》,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贝多芬说“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让我们做学生幸福人生的良师益友,让一个个“德育微故事”滋养学生的品格,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马玉辉.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5(11)
  【2】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3】宁兴校.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探究【J】.学周刊,2014(32)
其他文献
【摘 要】  素质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支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当中的重要基础所在,对于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等培养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学讲方式”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初中的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提供更多的有益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讲方式” 教学开展  “学讲方式”教学当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倡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起源于西方国家,后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校管理改革的行动它强调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分权性与决策参与性强调调动一切因素,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这种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外控管理”“外控管理”对学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仅限于依照条例行事,学校的效能评估忽视学校过程管理和发展,难以帮助学校改进工作而校本管理则重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
大连经济开发区某小学规定:下课时在教室里可以小声说话,在走廊里不许说话,同学们在楼道见了面,就只好用手势或跟睛“说话”。营口的一所高中为了维护课间秩序,制定了“禁言令”,规
案例教学的前提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
【摘 要】  语文教学不光要教课文内容,更应该依托语文教材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实现语文工具性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依葫芦画瓢、拼图的重组、前后勾连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依托文本 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不光要教课文内容,更应该依托教材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理解,运用教材进行实践。如何依托文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