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拜“鼓藏节”节日文化传承的民俗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控拜“鼓藏节”是控拜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它以13年为一周期举行,按照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计算,每个控拜苗族人一生大概只能过6次“鼓藏节”。因此,控拜苗族人特别重视和期待“鼓藏节”,它对于控拜苗族人来说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民俗节日活动。本文以控拜“鼓藏节”节日文化传承为个案,研究其文化传承的民俗记忆、文化认同及内在秩序,运用田野调查法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其与控拜苗族迁徙、精神文化信仰、民间社会组织有内在的联系,且当地人对此项节日活动拥有深厚的集体文化记忆,并形成了文化上的高度认同感,凸显了文化上的自觉性与传承性。
  关键词:控拜村;鼓藏节;民俗记忆;民族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2
  民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条件和传播范围超越了空间的局限,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皆表达了生活在特定社會环境中的大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其所处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民间故事大多借助口耳相传、文本、诗歌等方式延续至今,逐渐成了一种族群文化。这种族群文化既可以在空间上“着陆”于某一特定的区域,形成在地性特征,也可在承载主体上附着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形成民族性特征[1]。
  苗族作为贵州18个世居民族之一,有着人数最多、分布范围广的聚居特点,被公认为是一个由中东部向西南地区迁徙的苦难民族——他们的祖先最早居住在中东部的江河湖泊沿岸。正是因为苗族是一个公认的迁徙民族,在文化上也因为地理环境和生计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苗族文化。按照语言划分为湘西、黔东、川滇黔三大方言区;按照服饰特点划分为长裙苗、短裙苗、四印苗、红苗、黑苗等支系,各个支系也因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民俗文化。控拜村作为苗族的一个支系,其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与周围其他支系形成了差异,而“鼓藏节”所祭祀的“木鼓”节日风俗文化便是控拜村区别于周边其他苗族村寨的主要标志之一。
  1 控拜村概况
  “控拜”一词为当地苗语的汉译,2004年控拜村被评为“传统古村落”,因其精湛的煅银技艺,被人们称为“银匠村”,该村存有完整的民居建筑、民俗节日、乡规民约等文化结构。村内90%以上的村民为苗族人,全村现有254户,1052人,以穆、龙、杨、李、潘五个大姓为主,村内建筑均为木质材料修建的半吊脚楼,古建筑保存完好,民风淳朴。村民以地势高低和建寨时间的顺序将村分为上寨、中寨、下寨和新寨4个自然寨,隶属于西江镇管辖。历史上控拜村由9个寨子组成,1735年与清军战败后,9个自然寨被打散,生活在这一带的苗族人民四处逃离躲藏,直到清军撤离,清政府政策放宽,部分逃亡的控拜人才又回到控拜,恢复鼓社,经过战后重组形成了今天的控拜村。
  2 控拜村“鼓藏节”的历史渊源
  “鼓藏节”在其他苗族地区被称为“鼓脏节”,但控拜村将其写成“鼓藏节”,其起源时间,现无法详考[2]。“鼓藏节”通常是以一个鼓社为单位举行节日活动,又叫“鼓社节”(Nongx jiangd niel)[3]。控拜人一般认为祖先搬迁始于农历申年二月的第一个申日,直到农历子年十月的第一个巳日才走到现在的控拜,并至此定居。在控拜,人们认为虎年的“年头”大,虎威赫赫能成就大事,于是将虎年定为举行祭祀祖先活动最好的日子。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祭祀活动的神圣性团结、凝聚族人;另一方面,对内可以互助发展生产,对外勇如猛虎抗敌。于是控拜人就将最隆重的“鼓藏节”定在了虎年,期望来年红红火火。而虎年逢虎年,恰合一个小甲子(13年),于是以13年为一个周期,“鼓藏节”也成了控拜约定俗成的节日。
  据当地人描述,控拜村“鼓藏节”祭祀的鼓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其他地方的苗族如西江、朗德等地区祭的是铜鼓,而控拜村祭祀的鼓是木鼓,即地鼓。关于地鼓的来历,当地有“苗族迁徙说”和“经济生产说”两种观点。
  “苗族迁徙说”在2010年“鼓藏节”时村里印发的内部材料《中国苗族银匠村——控拜》里说得很详细。
  鼓藏头是这样一代代相传下来的:“我们控拜人是从江西景德镇南迁过来的。先到‘方些’(现在的榕江)居住,最后才迁居控拜。搬迁时,鼓藏头率领年轻力壮者先行寻路。先遣队一路披荆斩棘,我们祖先一边开辟道路,还一边砍竹子扎上草标插在路边给后来的同胞指方向以使后来的同胞不错路、不掉队。每当夜幕降临,先遣队便停下来埋锅做饭。饭后,鼓藏头把既作锅盖又当菜板的杉木板置于土坑上,然后用木棒敲响杉木板,众人则和着鼓藏头敲响的节拍又唱又跳,庆贺又顺利地走完了坎坷的一程……久而久之,木板加土坑便成了保佑我们控拜人迁徙顺利的吉祥物一一地鼓。”[4]
  “经济生产说”则是村里现任鼓藏头的说法,他们描述说:“控拜原本用铜鼓祭祀祖先,铜鼓祭祀的时候,祭品必须是牛,可牛作为控拜苗寨生产的主要耕作劳动力,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前每逢‘鼓藏节’,全村人每家每户都得杀牛祭祀,牛的减少相当于降低了当地人的生产力。于是,后来人们决定将铜鼓祭祀改为用木鼓祭祀,这样就可以用猪祭祀,在某种程度上既保留了对祖先祭祀的尊重,也减轻了人们的经济压力,一直沿袭至今,现在全村每家每户至少要杀一头猪祭祀。”(2019.7.6,芦笙场,MSH)
  以上是目前控拜苗族人对“鼓藏节”来源的两个历史文化记忆,故事的讲述与苗族的西迁和生产压力紧密相关,比较符合苗族的族源历史。熟知“鼓藏节”的来源不仅是控拜村苗族人集体文化认同意识的具体展现,也是他们民族文化记忆认同意识形成的历史依据。
  3 控拜村“鼓藏节”民俗记忆的体现
  3.1 仪式活动中的民间信仰
  “鼓藏节”与控拜苗年、吃新节、沿仙丹等节日活动相比,最大的区别除了周期长以外,还有仪式活动程序,其程序非常繁杂,具体分为起鼓年、祭鼓年、藏鼓年。所谓“起鼓”,就是由鼓藏头带领全村人前往芦笙场把上一届鼓藏头填埋的木鼓从地下取出来,木鼓取出之前,全村人需要在鼓藏头的带领下准备相关起鼓祭品,如香、纸、鞭炮、猪头、猪肉、糯米饭、糯米酒等食物,取鼓还必须有竹片、木桩等辅助物,即用两根柱子插在木鼓两边,鼓藏头敲响木鼓,意为把祖先的灵魂叫醒,此为起鼓。   芦笙场是举行起鼓的固定场所和神圣空间。控拜村现在的芦笙场位于穆姓家族后山上,为控拜村最高之地,视野开阔。据控拜老人记忆:“以前芦笙场没有铺水泥的时候,鼓藏头在起鼓之时需要很多工序,如圆土坑的直径要挖一尺二寸,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并在坑上放一块直径一尺三寸的圆杉木板,代表十三年吃一次鼓藏,最后在坑的两边各打一根木桩,再用竹条将两个木桩系在一起,寓意夫妻紧密团结,我们苗族人才能人财兴旺,最后在竹条中插一根木棒把竹条绷紧别在杉木板上,地鼓即告‘起出’。”而现在芦笙场被修建以后,埋鼓的圆土坑大小按照习俗被设定好,鼓藏头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麻烦,只需要祭祀和起鼓。当鼓藏头把酒、鱼、鸭肉、猪肉、糯米饭等祭品洒在地鼓上,击响声音低沉而浑厚的地鼓时,人们立即大放鞭炮,年轻小伙们吹响芦笙,身着盛装的姑娘们翩翩起舞,鞭炮声、芦笙声、银铃声、酒歌声、飞歌声汇在一起,把欢庆起鼓顺利的热潮推上疯狂。第二年为祭鼓年,一般过五天。所谓“祭鼓”,就是去芦笙场祭祀木鼓,主要祭祀品与活动方式与起鼓年相差不大;最后一年为藏鼓年,即把木鼓重新用牛皮或者其他物品包好,藏在芦笙场最中心的地方,意为将祖先的灵魂送回到木鼓中,等待下一届祭祀。
  “鼓藏节”的仪式活动不仅是控拜苗族人怀念和唤醒祖先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农耕文化的集中表现。他们通过祭祖的仪式,表达自己对神灵的敬畏,祈求获得神灵眷顾、风调雨顺、家族兴旺、生活安康。
  3.2 人情交往中的传统礼俗
  控拜苗族在庆祝“鼓藏节”到来前会按照宗族的划分,收取举办“鼓藏节”活动的费用和祭祀品,以杨、龙、穆、李四个家族为主,潘家作为最后迁徙到控拜村的姓氏,不参加“鼓藏节”的祭祀活动。而潘姓宗族对此并无意见,相反,他们十分敬重和包容其他四个家族的风俗习惯,这也是当地人接受他们在此定居的主要原因,他们始终恪守“先来后到”的传统礼俗,从未改变。
  “鼓藏节”作为控拜村全民皆敬的节日之一,不但强调仪式活动的神圣性,而且对人的行为约束很严格——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节日当天,每一个控拜人都必须毫无理由地遵守“鼓藏节”的节日禁忌。如若来年村里遭受重大灾难或者发生重大事故时,人们就会反思某人是否在某次节日活动中触犯了传统礼俗。如在祭祀祖先之前,对于祭品,参与祭祀的人员不能比祖先先吃,必须等祭祀完成后才能食用,否则就会失去祖先的庇佑;若小孩不小心偷吃,大人也要当作一切没发生,同时也不能说教、打骂小孩。这也是为了不惊动祖先,他们认为小孩作为家族繁衍的重要人物,祖先是不会怪罪他们的,大人也要装作没看见,这是为了不在祖先面前争吵,不惊动祖先。除此之外,“鼓藏节”期间,不容许姑娘嫁出去,只能娶进来,意为只能装荷包(钱包),不能掏荷包,即只能进钱,不能出钱;丧事也不能办,如果哪家有人去世,只能悄悄盖起,等节日过完才能办丧事,因为他们认为过节本来是好事,办丧事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鼓藏节”期间,任何人都要谨遵以上禁忌,否则节日的传统礼俗就会受到挑战,进而带来失序的局面。控拜人之所以会严格恪守传统礼俗,就是因为他们基于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文化感受,形成了相同的传统节日禮俗和节日价值观。
  3.3 仪式举行中的集体精神
  仪式对于任何节日活动的举行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神圣重大的节庆活动中,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的关键,也是人们民族文化心理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达到顶峰的表现。同样,控拜村举行“鼓藏节”仪式的目的既是纪念和感激祖先,也是借助仪式使参与主体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团结一致的目的。据当地人讲述,以前举行“鼓藏节”只有本村人参与仪式举行,除潘家以外,其他外来人员一律不能参与,但是在2020年“鼓藏节”起鼓年仪式活动举行时,参与仪式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外来者参与到了仪式活动中,甚至可以与他们一起围着木鼓载歌载舞,仪式的神秘性得到了消除,当地人对待外来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因此,“鼓藏节”的仪式过程不仅是当地人民心凝聚、团结互助、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也是当地人与外来人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的一种文化表现。
  4 控拜村“鼓藏节”文化的延续与认同
  “鼓藏节”不仅仅与祭祀祖先有关,还与苗族迁徙、苗族生产生活、苗族风俗、苗族禁忌、苗族信仰等文化有关。从前文表述的关于控拜村“鼓藏节”祭祀木鼓的来源可知,苗族最初是一个生活在黄河周边的农耕民族,主要生产方式为牛耕,但西迁后,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生存压力的影响,他们将以牛祭祀祖先的风俗改为以猪祭祀,改祭铜鼓为祭木鼓,以此减轻家庭因祭祀祖先所要承受的经济压力。同时,关于控拜村用猪代替牛祭祀木鼓的历史渊源而延伸出的相关故事的历史记忆,至今仍保留在每一个控拜苗族人的文化记忆里。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苗族人对“鼓藏节”节日文化的集体记忆,苗族人通过口耳相传、文本、山歌、图案等不同形式强化族人对“鼓藏节”节日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以求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意识。
  5 结语
  通过实践参与“鼓藏节”节日活动,当地人形成了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仪式活动中深化了苗族人对祖先的信仰;在节日活动行为中延续了苗族的传统礼俗;在举行和参与节日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传承和弘扬“鼓藏节”文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也增强了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的意识,有助于保留本民族特殊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研究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186.
  [2] 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492.
  [3] 杨培德.鼓魂[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43.
  [4] 杨文章,杨文斌,龙鼎天.中国苗族银匠村——控拜[Z].内部资料,2010:33.
  作者简介:唐泽健(1994—),男,贵州六盘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从提高语文教师理论思维素质与指导“研究阅读”的角度出发,以孙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篇作品为对象,分别对《荷花淀》《黄鹂》《采蒲台的苇》的“散文化小说”文体特征、多义象征、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阐发,并连类而及相关问题的论述。拓展孙犁作品教学的视野和深广度,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很多人进行小说解读会更多地关注人物和情节,其实物象也是突破小说核心的钥匙.物象是什么?物象与人物可以建立怎样的关系?物象在小说中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很有探究价值的点.以
“因文生事”是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基本方法,文章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通过分析人物、场所、环境和细节,详尽阐述了“因文生事”在林冲性格转变过程中的成功运用.
阅读《荷塘月色》,如何让学生的鉴赏发现更加“个性化”?如何在细读基础上创新阅读教学,增强阅读体验?通过尝试设计、运用辩论式阅读鉴赏教学,即基于《荷塘月色》组织开展“
诚如题目材料所言,毛泽东的论述是针对“体育之效”作出的;但仔细分析,显然这也是对事物强弱之变的规律性认识,极具哲理思辨性和人生启发性。除身体本身的“强弱之变”外,个体的成长、事物的兴起、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文明的进步等问题,均可作如是观。
语文学科已经过了百年的历史考验,但直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版,才算真正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虽然如此,仍有课程立身的几个难题有待解决。
名著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通过恰当的阅读方法。《水浒传》人物众多,情节繁杂,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旨要,运用跳读、讲故事、演情节等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一篇”带“一本”,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智取生辰纲》就是《水浒传》名著阅读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文学文本缝隙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和教学价值.在文学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缝隙,并且在观照整部作品的基础上对文本缝隙进行还原和重构,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
一、突出渐进式思维纵观题目所给材料的五句话,思维大致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1.体育之于身体。材料的前两句“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直承“体育之效”,指出了体育对于人身体变化的效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之于身体强弱”还只是材料的“引子”和“切入点”,仅仅是写作的起点和基石。
第一步:聚焦要求,明确两个信息看完题目材料后,可快速确定,适宜议论文写作。然后聚焦要求,明确两个信息:一是“结合材料”,二是“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那究竟怎么结合材料呢?一是观点得从材料中来,这需要语言的显性呈现,且在文章开头呈现。二是捕捉材料中的关键句,把握命题倾向,让其成为自己的写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