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这股改革浪潮滚滚而来,深圳市南山区作为全国三十八个实验区之一,率先掀起了学习新课改精神的高潮。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充分意识到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课程观念,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颇有收获。
  一、领会课改精神,把更新教学观念作为课改突破口
  体育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正所谓“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学生对体育活动逐渐丧失了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新课改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既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且学好、用好《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发掘教材的内涵,转变教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能只是以单一的身体健康为目标,它要求以“三维”的健康观为基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五个领域的发展为水平、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把德育渗透于体育课堂中。
  切实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水平、目标的主渠道。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思想方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导向,以“育人”为最终目标;重视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与教材方面,要从育人角度,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形成、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更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对体育的感悟和共鸣;教师则应及时抓住各种教学时机,创造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持续、积极、主动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主张,创设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以人为本,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敢于实践,大胆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无论是在教材的理解、教学的组织上,还是教学过程、教学风格上,都应强调个性、风格,不能千篇一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激励、参与、协作、体验、探究、感悟、提高”构成了教学的主旋律,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这也是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效果。以下是我结合我校实际,在课改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1. 引进“超市”经营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聪明的商家推行了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超市,即把顾客置于主体地位,顾客置身其中,可以随意地挑选自己需要或喜爱的商品。我们尝试把“超市”这种经营理念引进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或许有些老师认为,既然学生当了主体,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其实不然——顾客在超市里虽然可以自由选择,但还是需要商家根据顾客的需求来配置商品。反映在教学上,“超市”经营理念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发现、感悟。
  例如,在学生觉得最为枯燥的田径课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一节课或几节课学一种技术的做法,淡化技术教学,突出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身心愉悦,设置了障碍跑练习、负重奔跑练习、两人三足行、各种姿势的跳跃练习、追逐球练习等,课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点组成练习小组,并要求学生边练习边探讨哪一种动作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合作得更默契,最后在结课时由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小结、评价。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真正提高了身体素质。
  2. 分层次制定教学及学习目标,解决个体差异性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我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共性教学,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投掷”的复习课中,课前把学生分成A、B、C(好、中、差)三组,制定出每组的达标成绩和投掷重量,在练习中只要该组同学投掷能达标,即可获一面小旗,练习结束,对获得的小旗多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远撑、鱼跃皮筋、呼啦圈等障碍进行练习,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竞争性。
  3. 激发兴趣,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以往的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跟着老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葫芦画瓢”便是最好的教学。这种传授式教学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据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学生比较喜爱的篮球、轮滑、田径、健身操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我还着力培养体育骨干,并结合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体育尖子的出色表现,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热爱运动、自觉锻炼的习惯,活跃校园的文体氛围。通过努力,我校的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每年都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的比赛中取得过好名次,轮滑也多次参加区、市的少年组比赛,并获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在广播操方面,我们不断研究,通过自编、改编,使广播操少儿化、艺术化、形体化,让学生们既喜欢做,又起到鍛炼身体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初步实践,而且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而且充满着艰辛和苦涩。但我坚信,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同行的协作、资源信息的共享,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高校教室设备复杂多样,故障率高,智能化管理存在一定瓶颈。本文以北理工珠海学院的教室为背景,通过对教室的设备架构和控制模式重新设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教室设备根据教务系统的任务进行智能控制,将使用场景复杂的教室管理变得智能、简单。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物联网  一、研究背景  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主要由中央控制器、视频输入设备、视频输出设备、音频输入设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互联网 教育”的指示精神,根据李克强总理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审议和6月4日在宁夏考察时关于“互联网 教育”的指示精神,7月19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  近年来,宁夏在推进“互联网 教育”工作中取得明显进展,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宁夏提出的“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内容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摘要】概念的教学,永远离不开现实的依托。要经历“了解”“理解”达到“掌握”“应用”的认识层次,最关键的一步便是从书本回归现实生活。平面图形“高”的教学,不管是直接呈现抽象的定义,还是从现实情境中引入,都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帮助学生扫清抽象的障碍,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理解”层次,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高”的表象、理解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数学概念;高的教学;抽象障碍;回归现实;理解
【摘要】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
九年级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毕业班工作非比寻常。教毕业班,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和利益,意味着肩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在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以高规格要求自己,遵从学校安排,积极和各位科任一起交流、学习,共同关心爱护学生,共同为学生挑战“中考”加油呐喊。我班在2018年梅州市中考中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考取兴宁一中线以上38人。其中,小刘获兴宁市第一名,被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录取。  一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得益于我国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多媒体开始走进了学校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更加现代化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所替代,多媒体技术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还在学校课堂中进行了广泛的使用。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多媒体的介入都可以使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课堂应用  多媒体技术渗入到小学课堂可以使我国小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目标得以快速实现,学生可以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玩”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创造心理学表明:“玩”是学生发明创新的有效载体,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会驱动其发明创造的欲望,创造性思维。如何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结合教学实践谈些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在操作中培养创新精神  操作学具是“玩”的一种形式,对培养创新精神有特殊的作用。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
【摘要】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进行指导写话?笔者认为教师主要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用文字去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如何追求写话的多种表达形式等方面去论述怎样进行小学生活写话的教学。  【关键词】生活;语文;体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的确,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要为学生自主写话提供有
“教育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思想活。成功的教育,优秀的教育人,无论他是一位教师、班主任、校长、还是局长,支撑他站立在教育大地上的力量,一定是思想。没有思想的教育,一定站不住,走不远的。”记不清是哪位教育工作者说过的话,它却伴随了我教书育人26个春秋。  文化是班级教育管理建设的灵魂。它有着无形的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喜欢用浓郁的文化氛围润泽学生的心灵,用承载大家共同意愿的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电视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断涌入校园,进入师生的脑海。这对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面对新形势的各种挑战,应如何做好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呢?下面分别从抓好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的品行教育这两个方面阐述抓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教师起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个主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