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感悟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培养目标。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動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让学生从教材走入课堂
  近年来,有的提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小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可算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方式。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想要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二、引发思考 深辩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选择相关媒体资源,播放“国际大专辩论会”视频等,让学生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辩论中感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
  老生常谈的学生上网问题,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角色体验 内化认识
  开展换位体验,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生管理作用。
  近几年来,小学思品课几乎形同虚设,品德教学管理只作一般性要求,极少数科任教师自然放松了对自己的教学要求,因为不考试而不重视,很不关心学生的道德养成培养。家长对学生品德的要求似乎大大降低了要求,只要学生各级统测成绩好,家长只认孩子统测成绩名次,其他的几乎都不在意,学生只要不被司法机关找就是好孩子,这样一来,整个社会自然就不知不觉的人为的降低了对学生品德的要求。学生的德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实践,往往学生的成长是在学校高压纪律下塑造的,严重剥夺了学生成长的自然周期,在成长过程中嫁接了本不该有的思维。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由于成长经历断层,思维和德行都很固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易成为危险人物。呼吁小学思品教学应该重新审视,正真让小学品德教学返璞归真,正真落实品德课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点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为三带喙库蚊及相关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2年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点用诱蚊灯法对城镇居民区、公园、
陈△△,男,63岁,因误服氟乙酰胺所制毒饵约50克,半小时后觉头昏、恶心、呕吐、吐后十分钟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温36℃,脉搏11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7kPa,呈浅昏迷状,频发全身强直痉挛性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肥大细胞密度(MCD)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俾士麦棕法显示胃癌MC,单克隆抗体CD34标记血管内皮。结果:MCD与MVD存在直线回归关系:Y=3.92+0.943X,r=0.512
期刊
期刊
由于数字电路的快速发展及时脉的不断提升,电磁干扰的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差模传输的电磁干扰现象比共模传输小,所以很多高速传输已经渐渐地改用差模的方式来传输.在差模传输
目的: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并鉴定SARS-CoV. 方法:粪便浸出液接种Vero-E6细胞,盲传至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能稳定传代.采用电镜法和RT- PCR技术鉴定细胞培养物中的SARS
项目执行的主要目的是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而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计划、管理和控制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计划的实施需要根据项目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活动
本文从音乐治疗的起源开始,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以及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着重分析音乐治疗对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为音乐治疗在各个高校的顺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