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优点轰炸”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优点轰炸;团体心理辅导;寝室;人际关系
  
  一、开展“优点轰炸”活动的依据
  
  据班主任和咨询老师的反映,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问题三成以上是寝室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是影响初次离家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寝室关系紧张导致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而人际关系紧张又是彼此不能接纳和欣赏,或者不善于表达和赞美造成的。因此引导中学生学会发现彼此的优点,接纳赞美他人,体会欣赏他人和被人欣赏是去除自我中心,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第一课。
  “优点轰炸”是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促进成员自我认识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适合在成员间已有一定了解,但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团体中开展。具体方法是在一个轻松的情景中,团体众成员轮流对其中的一个成员的优点进行热情真诚的表达,让该成员接受别人对他的优点“轰炸”,具体地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优秀的一面,体会被人欣赏和欣赏别人的快乐。
  
  二、开展“优点轰炸”的活动过程
  
  1.组织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培训。第一阶段是寝室心理危机案例分析,第二阶段是寝室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活动之“优点轰炸”策划和布置。
  2.各班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各班寝室长布置“优点轰炸”活动要点。
  3.寝室长的具体布置:本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优点轰炸”,利用每天大家都在寝室的课余时间,饭后或睡前卧谈,每天针对我们寝室的一个室友进行“优点轰炸”,当面说出他的优点,每个人都要发言,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态度要真诚。每个人都要轮到被“轰炸”。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当面赞美别人和被众人一起赞美的感觉。
  4.各班班主任提交活动报告和总结,分享成功和不足。
  
  三、开展“优点轰炸”的活动效果
  
  这个活动一开展,反响非常强烈,效果令人鼓舞。“优点轰炸”就像一阵清流冲刷了学生心灵的泥尘,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下是来自学生和班主任的活动体会:
  “通过审阅活动的记录和寝室长意见反馈发现,每个寝室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本次活动,优点的记录详细中肯,富有中学生独有的青春气息,小结的内容更是充分反映了大家对该活动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来到寝室明显地看到同学们的笑声更多了,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更自信、更融洽了。这个活动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成就感。”(高二班主任)
  “全寝室的人都好像被神奇的魔棒点化了,变得快乐而友好了。人有了一双发现优点的眼睛,善于赞美的嘴巴,自己也就变得可爱而美丽了,说着别人的优点让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409室)
  “大家说我多么多么好,其实我可能没那么好,但我明白了如果我变得那么好,大家是很喜欢、很期待的,那就是我努力的方向。”(105室)
  “我本来是吵着要搬出这个寝室的,因为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优点轰炸中,他们说出了我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就连我认为最看不起我的人也说出了我未来发展的优势,说明同学是关注我的,他们想帮助我,又怕伤害我。我过去是太敏感了,误解了同学,这么好的同学我怎么能离开呢?我们现在商量好了即便学校要调整寝室我们也要在一起。”(110室)
  
  四、开展“优点轰炸”活动的反思
  
  随机阅读来自各班级的活动分享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反思。
  1.了解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一切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去设计活动,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基础。
  2.寝室生活情景是学生心理放松的空间,在这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更有利于学生释放和表现真实的自我,更有利于发挥团体成员之间的朋辈互助作用。
  3.活动要铺垫、要督促、要分享、要体会、要成系统。如在“优点轰炸”之后,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缺点也应该轰炸,于是下阶段的活动就是“缺点晒太阳”活动,而此时学生之间已经具备了接受别人指出缺点的心理准备。
  4.要让“优点轰炸”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随时随地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用感恩的心来接受,用赞美的声音表达!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侧重培养教师(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XJG-07-15-27)的教改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学院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电邮:ayk395@sina.com)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触发作者本人由中学生物教师转型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两个“关键事件”的记叙与分析,印证了叶澜教授关于“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者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从教师个体角度,探析寻求“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关注与把握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学校心理辅导;关键事件;“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专业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初、中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主体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较高相关,通过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参与度,进而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效能感、职业幸福感,将有效地遏制职业倦怠在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扩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体性;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
期刊
〔摘要〕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近年来引人关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学生因素诱发教师职业倦怠为例,深入探讨从心理技术层面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即从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入手,帮助教师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积极的情绪反应,使教师体验到工作与努力的成效,增强职业幸福感,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因素;心理技术
期刊
〔关键词〕学习困难;儿童;非智力因素  【设计理念】  学习困难儿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缺乏学习意愿和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而造成的学习困难。第二层次是学业不振,这类儿童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由于对学习的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不好。以上两种学习困难儿童没有智力方面的问题。第三层次学习障碍儿童属于智力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重点针对前两层次儿童缺乏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差等由于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学习
期刊
〔关键词〕倾听;解释;重构    “你小子太没骨气了!”这样满含怨气的话语不断地从爸爸妈妈的嘴里冒出,而句中提到的那个小子——七岁多的阿杰没精打采地歪坐在父母的中间。时不时,他发出一声叹息,或是略略挪动他胖胖的身躯。阿杰的到来是经校长转介的。原因是家长不堪忍受孩子总是在学校被同伴欺负。  我在咨询室里静静地等候着阿杰及家人。母亲如约而至,告知其父会晚到一会儿。刚刚坐定,母亲开始有些焦虑地谈起了孩子
期刊
〔摘要〕心理安全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人健康、优秀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有效的表扬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从而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素质。在利用表扬促进学生心理安全时,应注意:要具体,切忌空话套话;要形式多样,切忌程式化;要真心实意,切忌虚情假意;要及时,且要形成长效强化机制。  〔关键词〕表扬;高中学生;心理安全;以爱施教;积极心理学
期刊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深入中小学校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以“心理健康”系列图书产品为支撑的,联系国内相关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借助政府、教育局等管理部门的平台,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图书产品,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机制。至此,“心理健康”系列图书成为希望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品牌项目,“产学研用”出版营销模式开始进入了实际探
期刊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    送她一轮明月  □ 陈淑英    有这样一则关于佛家宽容的故事,题目——宽恕别人的错误,往往能拯救他的灵魂!一位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东翻西找。他知道小偷不会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从容地走进屋里,对躲藏在门后的小偷说:“你走这么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说着随手脱下身上的僧袍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小偷一
期刊
〔关键词〕短程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法    短程心理治疗(short-term psychotherapy )是美国现今较为流行的心理疗法,由前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主席、心理治疗研究学会主席加菲尔德(Sol L.Garfield)博士始创。其主要观点为:咨询要面向大众,应适应每个人的需要。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能够以更为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未来的困难。作为咨询师,我们要尊重来访者的
期刊
〔关键词〕情绪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高一学生李某,女,16岁。这个女孩备受父母、祖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从小学到初三她始终是班里的“尖子生”,始终是出人头地的“干部”。考取高中后她在学习上比较努力,并且是班级的英语课代表,深得各科老师的喜爱。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为了能给女儿更多的照顾,十多年前就辞掉了工作,做了全职妈妈。妈妈生活的重心就是女儿,尤其关心女儿的学习。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