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更是调动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不仅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也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要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入手。
  关键词:中学数学;问题教育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到基础教育中,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改精神就是如何能真正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更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精神,把鼓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一、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和引起兴趣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再者,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满腔热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兴趣,而兴趣的动因却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三、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
  当然,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过去那种启发式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科特点。
  问题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课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课文后习题上的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教师设疑可安排在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使问题起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的作用;也可在课之中,当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时,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涟漪;也可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时已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要使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这样才会逐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提问题。造成这种沉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学生则养成了以静听代学习的习惯,“好学而无疑”成为普遍现象。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虽然已被批判了半个世纪,但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还笼罩在一些教师心头。所以教师要积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以及勤于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既能体现学习主体的地位又能保证课堂生活有趣又不失浅显,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学生也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学法,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早就指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鼓励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新型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民主、平等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就必须以提出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渐渐进行自主性地、探究性地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保护学生质疑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问题;加强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地位,让学生巧于提出问题,善于探究问题。正如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说:“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请记住: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石城县赣源中学342700 )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一、开讲生趣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
摘要:随着高中艺考热的升温,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应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根据我近些年的学习和教学在如下五个方面对色彩教学做一探讨:一、科学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二、针对性的临摹经典范画掌握基本技能;三、加强写生训练以培养观察和理解能力;四、优秀的范画欣赏提高审美素养;五、及时考查和点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高考;色彩教学  一、科学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美
空气凤梨可随意放置在山石、枯木、贝壳或各种架子上,还可将其悬吊起来,只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都能正常生长,可利用这些特性制作壁画、窗帘、台饰、吊饰等多种花艺饰品。与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这就看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经验告诉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人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双黄连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后5、10、20d,通过Western blotting
目的:分析急诊骨创伤患者的漏诊原因。方法选取452例急诊骨创伤患者,对发生漏诊的30例患者的就诊情况、病情治疗进行分析,总结造成患者漏诊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导致急
摘要: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就是寻求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新疆乌鲁木齐市外国语小学第二十二小学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验,尝试把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了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自主互动”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幸福教育课堂”。  关键词:幸福教育课堂;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