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的重点是写字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7114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视汉字的书写教学,第一和第二学段要求“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和第四学段要求“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过《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全国中小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框架内开展书法教育。如何处理书法学习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书法教材怎么编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生如何选择范帖?围绕以上热点问题。本刊邀请相关专家逐一解答。
  民族文化之根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开设写字课是我国小学的优良传统。我上小学的时候低年级普遍开设写字课。在高科技时代,不但不能削弱写字教学,还应当加强。
  我认为写字有如下功能:
  首先,写字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能力主要是以识字、阅读、运算三种能力为核心的。在识字阶段,既要重视字的认读,又要重视字的书写,没有动手写就印象不深刻。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以及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
  写字还是一个习惯养成的工作。做学问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小开始。从哪里开始?从写字开始。一笔一画,规规矩矩,不但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美观。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写字还可以修身养性,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会永远流传下去。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书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
  学书法也是学文化
  光明明: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书法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欧阳中石:现在,国家提倡从中小学开始就开展书法教育、开设书法课,这很好,对于书法文化传承是十分有利的。但我要重点提出来的,是我们不光要练书法,还一定要重视书法文化,把文化放在首位,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教学中也是这么倡导的。我们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目标一定要明确,有天赋的孩子将来成为书法家当然好,但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育人才是关键。
  欧阳启名:我们在编写书法教材时,重视融入中国书法文化和道德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养成品格。具体而言,前面提及在识字中渗透汉字文化是一个方面——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辅助识字,也是想通过教材,让学生接触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精髓。通过渗透书法历史、相关知识、书家事迹,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有如此精深的书法文化,由此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部书法学习用书,也是一本很“有文化”的书、“育人”的书。
  建议初学者临习《等慈寺碑》
  光明明:中小学生初学书法,首先要碰到选帖的问题。市面上的书法教材多以颜、柳、欧、赵四家碑帖为范本。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欧阳中石:我在《书法初步》一书中曾建议初学者用《等慈寺碑》作为范帖,现在还是这个观点。因为它在风格上承上启下,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还有行书的笔意。正因如此,学了《等慈寺碑》以后,无论再学魏碑或成熟的唐楷,还是转学行书,都非常方便,有左右逢源之妙。
  欧阳启名:我们尊重了先生的意见,在书法教材中选用了《等慈寺碑》作为范帖,并且请临习此帖的书法家参与编写,根据中小学认知水平和先生的汉字认知理论悉心选择范字,并在书写指导上作了创造性的处理。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学习《等慈寺碑》的笔画时,教材的第一页用照片的形式出示了该笔画的详细运笔过程,很形象,也很直观,初学者容易模仿。这也符合我国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师匮乏、专业水平不高的实际,方便了教学。另外,与毛笔字部分相适应,我们也请专家模仿《等慈寺碑》的笔意临写了小学阶段的硬笔字,供学生临写。这样避免了以往教材中毛笔字学一种体,而硬笔字又学另一种体带来的弊端。
其他文献
妇科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技术近年已成为国内妇科领域常见的微创手术.不孕症是腹腔镜的主要适应证之一,我院自2003年4~12月对89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取得良好效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乳腺癌组织中MDR基因产物(P-gp、GST-π、TOPOⅡ).结果乳腺癌组织中以P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疾病之一,在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有70%以上患此疾病,可导致许多症状及并发症,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
1 胶原的分子生物学胶原是脊椎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一组硬蛋白,分子量约为300 000,均可在细胞外形成超分子聚集物.胶原在分子水平结构相同,由3条富含甘氨酸、脯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中以青中年人群发病率最高.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地上升.本文报道78例老年人ID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