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9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会。 会议取得六项成果,包括: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官方网站改版上线,“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上线及“一带一路”采访活动启动,侨宝客户端国别版签约及百家华文媒体入驻“华舆”客户端,中新社与福建省签署对外传播战略合作协议,新书发布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会。
会议取得六项成果,包括: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官方网站改版上线,“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上线及“一带一路”采访活动启动,侨宝客户端国别版签约及百家华文媒体入驻“华舆”客户端,中新社与福建省签署对外传播战略合作协议,新书发布和达成《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福州宣言》。
本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福州宣言》主要达成三点共识:第一,“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华文媒体发展的大机遇;第二,融合创新是全球华文媒体发展变革的大方向;第三,中华民族情怀是全球华文媒体的共同坚守。
9月10日下午,纽约中国广播网台长程蕙在题为“一带一路”中的华文媒体分论坛上发言。
摄影/本刊记者 毛建军
9月10日晚,出席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境外媒体代表参观福州市规划馆。
摄影/本刊记者 吕明
其他文献
毫无预兆,也无甚原因,两个月前,王书金突然吃不了猪肉了,凡吃必吐。 这些年,在看守所中,他得过轻微脑梗塞,又一直血糖高,一日三餐总是控制在八分饱,最近则变成多数时候只食素。不过,这不是他当前最关心的东西。在最近一次与辩护律师朱爱民会见时,他仍然花了大量时间谈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案子,这是他与聂树斌“一案两凶”的案件,在中国舆论场已被探讨15年。 在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对其死刑裁定、由邯郸中院重审王
一 将泰戈尔介绍到中国,陈独秀是先驱。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除了报纸简单发了消息外,并未做出过多的反应,也无多少泰戈尔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而在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就谈到了泰戈尔。在这之前,国内仅有钱智修的《臺莪尔氏之人生观》(《东方杂志》,1913年10月1日,第十卷第四号)一文介绍过泰戈尔的思想。一年之后,才又有仲涛在《大中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了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评价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说、敢问、敢想、敢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一、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心灵的对话” 精心设计的教师评价语言,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表自己的见
当代湘人画家,王憨山阔大,管锄非冷隽,邵一萍富贵。 那年从广州回长沙,我曾在陈白一先生画案上书“塑白洁之身,成一家之言”送陈师,后白一先生去世,又重书悬挂灵堂。 父亲去世时,我曾有挽联记他的一生。联曰:“白昼过流星,无光而逝;长夜行天马,早露才华。” 如果你的祖先做了一块砖头,你祖先的儿子也做了块砖头,你祖先的孙子又做了块砖头,一路下来,到了你手里,兴许就有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可惜的是,我们的
收到在军先生的书稿,是在2012年盛夏的一个午后,我本在外地度婚假,此时我早已抛开了一切工作,当然也包括约稿、写序之类的文字应酬。但是,这本书的标题却将我的时间安排打乱。我相信,任何一个“武大郎”在这样一本厚厚的书稿面前,都不会谢绝在军先生这份邀请的。况且,在武汉大学一百二十年校庆这个大日子里,面对这样一本出现在海峡对岸的学术著作,之于整个武汉大学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欣慰、庆贺的事情。 坦诚地说,
今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到2020年,中国已连续4年报告零本地病例。但对于全国疾控系统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神经更加紧绷了。由于本土病例的消失,疟疾,这个中国基层医务人员的“老熟人”,正在渐渐重新变得陌生。 “中国消除疟疾,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成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仍须继续保证疟疾防控经费不少、队伍不撤、力度不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
“又是一年秋风起,渐醒家乡桂花香。” 世事就这么“无巧不成书”。昨天中午才在单位大院桂花树下谈论桂花的,今天一早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读到了好友汪兄带着老家晨露的诗句,仿佛那枝条上点点宫黄裹着的芬芳,透过手机屏幕“天香云外飘”了。 凝视屏幕上“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的画面,脑海里呈现出“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的场景来。此刻,我的思绪已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见到了儿
名师简介:陈建中,曾获江苏省南京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栖霞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现任教于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技法指点 同学们,常言道,一棵树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自然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既然这样,我们在说明事物时,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你们也许要问: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 首先,应当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比如外观。在观察比较时,既
名师简介:李华萍,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苏州市吴江区南麻中学。 技法指点 “表达要得体”,就是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选用恰当得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在写作中,尤其是在写作实用文体时,如何才能做到表达得体呢? 首先,明确目的再动笔。不同的写作目的,意味着表达方式和态度是不同的:写感谢信,态度要诚挚,用语要恭敬;写倡议书,要突
古代虫灾种类比较多,其中蝗灾是虫灾中占主要位置的灾害。早在殷商的时候,就出现了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为了治理蝗灾,人们起初采取占卜、祭祀等方式。但伴随蝗灾带来的巨大灾难,亦开始深入地探究治理蝗灾的方法和对策。 陈家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用英文发表《中国文献中关于蝗灾之记载》一文。该文统计,从公元前707年到1935年的二千六百四十二年中,我国发生蝗灾的年份共有七百九十六年。每次蝗灾后,百姓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