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建民是西安市一位普通老人,为了让退休生活更有意义,他萌发了走遍全国为56个民族拍摄全家福的想法。八年来,邢建民奔波17万公里,走过25个省区的偏远山村,为880个家庭拍摄全家福,实现了自己传递中华“团圆梦”的愿望。
向儿女拉赞助
正式退休的第一天,邢建民向家人说出了酝酿已久的想法:“我现在退休了,想用10年时间走遍全国各地,为56个民族的普通百姓免费拍摄全家福,用这种方式来传递中华民族的‘团圆梦’!”
从16岁开始,邢建民就迷上了摄影。几十年来,他靠自学,颇有摄影功底。平时,邢建民喜欢看央视《远方的家》,看到很多偏远地区老百姓因为贫穷,一辈子没照过一次相,有些老人去世了,连个照片都没有,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于是,他便产生了为贫困地区的老人以及少数民族同胞拍照的想法。
搞摄影花费很大,单靠邢建民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儿女们慷慨相助,开公司的大儿子成了他最大的“赞助商”。邢建民花费十多万元升级了自己的摄影器材,然后从网上查找56个民族的主要分布地点,详细制订自己的拍摄计划。
2007年8月,邢建民首站选定东北。他花费两个月时间,走遍辽宁、吉林的偏远乡村,为当地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拍了照片。
“民间摄影家”大受欢迎
此后八年,邢建民每年都要按计划出行。他最难忘的就是到云南偏远山区为当地少数民族拍照的经历。
2013年11月,邢建民完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拍摄计划后,独自搭乘中巴车,溯怒江而上,准备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拍摄。下车后,天已经全黑了,朋友给邢建民介绍的在乡卫生院工作的余茂华来接他。第二天早上,老余陪着邢建民从乡里出发,跋涉三十多公里,辗转来到独龙族聚居的小茶腊村。
听说能照相,乡亲们高兴极了,都回家翻箱倒柜,把节日里才穿的衣服拿出来。拍完全家福后,邢建民还为村里最年轻的文面女董春莲拍了照片。女人文面是独龙族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面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第二天,邢建民准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时,当地的怒族、傈僳族村民听说来了个民间摄影家,纷纷找到余茂华也要求合影。邢建民欣然同意,给当地五个民族的群众拍了围在火炉旁唱歌跳舞的大合影。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乡巴朵村,邢建民拍摄了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收工时,天已经暗了下来,赶不上返回景洪市的最后一班长途车了。大山深处,一家旅店也没有,邢建民犯了愁。见此情景,村里的会计布鲁资主动邀请他到自己家住一晚。布鲁资把家里最好的房间、床铺让给邢建民住,并不富裕的他还到自家池塘里捞鱼,又宰了只鸭子,拿出家酿的米酒盛情款待邢建民。
每一张照片都有故事
2014年3月,邢建民转战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当地,他为一户22人、多民族通婚、五代同堂的大家族拍了张全家福。这家人有瑶族、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五个民族,一家人和谐友爱,其乐融融。这是令邢建民感触最深的一张照片。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邢建民曾在西藏林芝服过役,对雪域高原怀有浓厚的感情。经过充分的准备,他踏上了进藏列车,然后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民族全家福。拍完这三个民族,邢建民实现了为56个民族拍摄全家福的梦想。
截至2015年年底,邢建民辗转25个省区,153个区县,行程17万公里,共为全国56个民族的880个家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团圆记忆。八年来,邢建民拍了数万张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在他看来,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有亲情的人在一起,就是全家福。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邢建民最感激的还是老伴杨秋芳和儿女们对他的支持。八年的长途跋涉,加上拍照冲洗,再免费邮寄给拍摄对象,花费近三十万元。
邢建民把一路行走的故事配上图片出了《家园》和《起航》两本书。每次出书,他都要给被选入书中的人寄一本。2015年年底,邢建民将这些年的故事整理成《山川逐梦》一书,著名作家陈忠实给书写了序。
2015年12月,邢建民入选“中国好人榜”。他最高兴的是,自己能为普通百姓拍下全家福,记录他们的幸福瞬间。
向儿女拉赞助
正式退休的第一天,邢建民向家人说出了酝酿已久的想法:“我现在退休了,想用10年时间走遍全国各地,为56个民族的普通百姓免费拍摄全家福,用这种方式来传递中华民族的‘团圆梦’!”
从16岁开始,邢建民就迷上了摄影。几十年来,他靠自学,颇有摄影功底。平时,邢建民喜欢看央视《远方的家》,看到很多偏远地区老百姓因为贫穷,一辈子没照过一次相,有些老人去世了,连个照片都没有,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于是,他便产生了为贫困地区的老人以及少数民族同胞拍照的想法。
搞摄影花费很大,单靠邢建民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儿女们慷慨相助,开公司的大儿子成了他最大的“赞助商”。邢建民花费十多万元升级了自己的摄影器材,然后从网上查找56个民族的主要分布地点,详细制订自己的拍摄计划。
2007年8月,邢建民首站选定东北。他花费两个月时间,走遍辽宁、吉林的偏远乡村,为当地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拍了照片。
“民间摄影家”大受欢迎
此后八年,邢建民每年都要按计划出行。他最难忘的就是到云南偏远山区为当地少数民族拍照的经历。
2013年11月,邢建民完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拍摄计划后,独自搭乘中巴车,溯怒江而上,准备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拍摄。下车后,天已经全黑了,朋友给邢建民介绍的在乡卫生院工作的余茂华来接他。第二天早上,老余陪着邢建民从乡里出发,跋涉三十多公里,辗转来到独龙族聚居的小茶腊村。
听说能照相,乡亲们高兴极了,都回家翻箱倒柜,把节日里才穿的衣服拿出来。拍完全家福后,邢建民还为村里最年轻的文面女董春莲拍了照片。女人文面是独龙族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面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第二天,邢建民准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时,当地的怒族、傈僳族村民听说来了个民间摄影家,纷纷找到余茂华也要求合影。邢建民欣然同意,给当地五个民族的群众拍了围在火炉旁唱歌跳舞的大合影。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乡巴朵村,邢建民拍摄了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收工时,天已经暗了下来,赶不上返回景洪市的最后一班长途车了。大山深处,一家旅店也没有,邢建民犯了愁。见此情景,村里的会计布鲁资主动邀请他到自己家住一晚。布鲁资把家里最好的房间、床铺让给邢建民住,并不富裕的他还到自家池塘里捞鱼,又宰了只鸭子,拿出家酿的米酒盛情款待邢建民。
每一张照片都有故事
2014年3月,邢建民转战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当地,他为一户22人、多民族通婚、五代同堂的大家族拍了张全家福。这家人有瑶族、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五个民族,一家人和谐友爱,其乐融融。这是令邢建民感触最深的一张照片。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邢建民曾在西藏林芝服过役,对雪域高原怀有浓厚的感情。经过充分的准备,他踏上了进藏列车,然后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民族全家福。拍完这三个民族,邢建民实现了为56个民族拍摄全家福的梦想。
截至2015年年底,邢建民辗转25个省区,153个区县,行程17万公里,共为全国56个民族的880个家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团圆记忆。八年来,邢建民拍了数万张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在他看来,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有亲情的人在一起,就是全家福。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邢建民最感激的还是老伴杨秋芳和儿女们对他的支持。八年的长途跋涉,加上拍照冲洗,再免费邮寄给拍摄对象,花费近三十万元。
邢建民把一路行走的故事配上图片出了《家园》和《起航》两本书。每次出书,他都要给被选入书中的人寄一本。2015年年底,邢建民将这些年的故事整理成《山川逐梦》一书,著名作家陈忠实给书写了序。
2015年12月,邢建民入选“中国好人榜”。他最高兴的是,自己能为普通百姓拍下全家福,记录他们的幸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