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长期形成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电信业向信息服务型转变和邮政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变进入攻坚阶段。
  
  一、2007年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增加值约1.82万亿元①,同比增长16.6%,占GDP比重约为7.4%。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94万亿元,增长26.4%。通信业务收入完成8051.6亿元②,同比增长11.8%。电子信息产业利润超过2100 亿元,同比增长12.4%,基础电信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690亿元,同比增长27%。
  全行业投资增长趋缓,电子信息产业500万以上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6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比上年低13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同期增速低8个百分点。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年回落约1.2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2007年信息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仍高于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增速。
  (一)电子产品加快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手机5.49亿部,同比增长14.3%,微型计算机1.21亿台,同比增长29.3%,集成电路约412亿块,同比增长23%。显示器和彩电产量则与去年基本持平,彩管和程控交换机(不含移动交换机)产量下降。整机产品不断升级,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高端产品快速发展,占彩电、微机产量比重已分别接近30%和70%。
  核心基础产业比重上升。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电子材料等产业销售收入增速均超过20%,在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合计超过47%,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同比增长20.8%;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约1250亿元,同比增长约24.3%。基础产业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测量仪器等四个行业投资增速均接近或超过40%。
  产业分工出现新变革,制造代工和服务外包逐步成为产业组织的主流形式。代工业务从传统的OEM(委托加工制造)升级到ODM(委托设计制造),并向提供包括整机设计、制造和零配件等全面服务发展。服务外包从原来的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向KPO(知识流程外包)、BTO(业务转型外包)发展,通过生产与服务的重组,外包内容从单独的生产、设计或售后服务转向包括生产、设计、材料、物流、维修、测试、业务模式转变等在内的一揽子体系。
  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目前,软件产品收入仅占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的1/3,系统集成和软件技术服务收入之和已超过软件产品收入。一些大型软件企业逐渐从单纯的软件产品开发商向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运营支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发展迅速,使软件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继制造业之后,全球服务业加速转移,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日趋活跃,特别是离岸业务(出口)增长迅速,我国有条件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2007年申请并公布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量,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比重首次超过一半,以企业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全行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取得重大进展。TD-SCDMA网络技术实验和相关产业化工作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成功试播,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AVS)以及数字家庭标准等的应用推广工作逐步展开。下一代互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电力电子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工程取得明显进展。
  (三)出口增速放缓,内销结构升级
  电子产品全年出口459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7.7%,同比增长26.2%,增速比2006年下降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额比重略有上升,占出口总额的11.5%,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比例较2006年下降1个百分点,但仍占出口总额的84.6%。
  国内电子产品消费升级明显加快。据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国内彩电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14%,销量达到356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机约780万台,增长一倍以上,其销售额超过彩电市场的一半。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计算机市场,全年国内PC销量近2800万台,笔记本电脑销量增长50%以上。整机产品加快结构升级、电子产品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要求提高等因素,使新型片式元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板等新产品需求旺盛,增长较快。
  (四)内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港澳台企业投资加快增长
  通过内部经营平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有些企业在华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内资制造企业投资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007年,规模以上内资制造企业利润增长约40%,比上年增速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内资企业投资持续活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6亿元,同比增长38%,比全行业增速高10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投资增速最快,累计完成投资294.6亿元,同比增长53.6%。资本市场对内资企业支持力度加大,2007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IT类企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10%。
  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迅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99.5亿元,同比增长52.6%,增幅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比全行业投资增速高24.7个百分点。
  (五)电信业转型取得明显进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7年,以宽带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综合信息服务为重点,电信业务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基础电信企业非话音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0.9%,新增非话音业务收入约占新增收入的60%。固定电话运营企业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大力发展宽带互联网业务,宽带业务收入增速接近30%,成为固定电话运营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移动电话运营企业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增值业务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无线音乐平台”、“飞信”等一批新业务品牌,行业应用不断推广。增值电信企业达到2.2万家,比上年增长21%。
  电信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达到3.65亿户和5.47亿户,“村村通电话工程”进一步推进,到2007年底,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5%,乡镇通宽带率达到92%。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6%,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网间互通不畅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网络运行质量和覆盖效果不断改善,通话质量保持稳定,电信用户投诉持续下降。
  互联网业务和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互联网由信息搜索平台向知识创造与协同工作的平台转变。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2.1亿,手机上网人数突破5000万。以IPTV和Web2.0技术应用为代表,产业融合加速。VoIP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融入到企业生产与管理流程之中。电信服务与信息内容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更加紧密,不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为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邮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电信体制改革亟须加快
  邮政业政企分开工作基本完成。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正式挂牌运行,省级邮政公司和监管机构已全部组建完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各地邮储银行陆续开业。邮政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快递服务等行业标准陆续出台,邮政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在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邮政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总量完成812.5亿元,同比增长11.8%,邮务、快递物流、金融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发展,分别增长16%、22%和15%,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8.8%、17.1%和51.2%。同时,邮政普遍服务得到保障。西部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启动,农村邮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邮政网点数量总体有所增加,邮件传递速度进一步提高。全国范围内快递服务发展迅速。2007年,全社会快递服务企业继续在营业网点、作业设施、运输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拓宽经营地域范围,快递总收入同比增长25%左右。
  电信市场不平衡加剧。移动业务对固定业务的替代趋势更加明显,全国移动电话用户2007年新增8622.8万户,同比增长27.4%,固定电话用户则减少了233.7万户。初步统计,中国移动集团获得六大运营商的大部分利润,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而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网通集团利润均难以增长。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格局还未形成,电信运营企业业务创新和资费调整动力还不足,需推动实现全业务经营。
  (七)国民经济中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抑制物价贡献突出
  2007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持平,占GDP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电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9.8%,占GDP比重为1.91%,比上年下降约0.1个百分点。据估算,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0.18%,与上年基本持平。
  电子信息产品和电信服务价格持续下降,对平抑物价上涨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上年为100),降幅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7.1%,而收入仅增长10.9%,电信服务综合资费水平下降13.6%,降幅比去年增加0.4个百分点。初步测算,电子信息产品和电信服务价格下降使CPI涨幅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这体现出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为新形势下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2008年发展形势
  
  (一)产业内部环境
  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呈现软化态势,软件和信息服务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目前,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的增速远高于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速,并且价值重心已发生变化,在产业利润分割中,服务整体上优于制造。信息服务的创新是电子信息产品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加快调整我国信息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使制造业与服务业比例更加协调,是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
  技术升级继续带动产业变革,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全球IC产业进入纳米工艺、系统级芯片时代,产业布局加快调整。平板显示技术不断升级,全球液晶前五大面板厂全部投入8代线建设,等离子产品性能也大幅提高,OLED等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日渐成熟,平板显示行业竞争门槛进一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节能技术酝酿新突破,并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在2008年启动IMT-Advanced(4G)候选技术征集工作,后3G时代新一轮移动通信技术的竞争已拉开帷幕,并更加激烈。跨国公司掀起新一轮的并购重组,通信、计算机等行业大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业务联盟引发了产业资源整合,重塑全球产业竞争的新格局。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代工和服务外包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为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
  产业融合趋势明显,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各类电子产品的界限日趋模糊,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结合更加紧密,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通信与电视、制造与服务、网络运营与内容提供的融合进程加快,产业链整合力度不断加大,融合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跨传统领域的联合和竞争日益增多,对企业融合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行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强,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满足需求的能力显著提高,信息产业与传统行业在技术、业务、资本、市场等各层面将加速渗透,电子支付、移动位置服务、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二)产业外部环境
  国内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都为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国内低成本比较优势有所弱化。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执行新《劳动合同法》,加工贸易管理强化,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使我国传统低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对产业发展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基本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发生波动和放缓的可能性增加。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还有待观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电子产品的重要市场,其经济发展减速可能导致我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此外,针对我国电子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等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均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政策建议
  
  2008年信息产业正处于由“快”向“又好又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产业发展方式向国内消费和出口、国内外投资协调拉动转变,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变,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应用、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国际合作”的原则,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并抓紧研究促进信息服务、平板显示等关键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推出创业板,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改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电信法》制定和《邮政法》修订工作,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制定《反垄断法》相关实施细则,制约技术垄断和滥用知识产权行为。
  (二)深化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电信全业务竞争,促进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落实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推动邮政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
  (三)努力扩大内需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结合节能减排、企业信息化和装备智能化等需求拓宽电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市场空间,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开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3G等新技术应用,在地面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等重要领域大力开展示范应用,加速产业化进程。尽快完善普遍服务机制,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民消费,引导企业开发适用农村市场的低成本信息终端产品,拓展国内市场。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促进产学研结合,以产业化为目标推动信息关键技术创新发展。系统研究,统筹规划,加强信息产业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抓好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出台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协调信息技术服务、信息传输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各环节,营造支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培养软件人才,提升软件外包层次,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完善电信管理方式,促进相关业务发展。在重点区域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内容等产业。推进“三网融合”,支持信息服务的新兴业态发展。
  推动彩电工业转型。完善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专项工程,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加快存量资源调整,促进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在微电子、信息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产业基地。支持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在政策试点、重大项目、金融支持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产业基地完善产业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五)深化国际合作
  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资源,开展跨国经营。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国际应用,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建立国际合作体系。继续吸引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引导外资企业与内地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我全方位转移。积极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注:①此为快报数,电信业增加值只含六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②只含六大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收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也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等仍然不平衡    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方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加强“三农”工作做出重要战略部
期刊
我国扶贫战略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20多年扶贫开发的实践中,这一模式中的政府主导事实上演变成了政府“包办”,社会参与因缺乏政策工具和其他必要条件而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尽管如此,这一模式仍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我国的贫困人口逐年大幅减少,累计2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扶贫成果并全面消除贫困,我国的扶贫战略面临着制度转型的新课题,现行的政府扶贫筹资机制、投资方式、运行
期刊
一    经过1993—2002年10年反通胀、反通缩的艰苦斗争,从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但在这几年中,又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一度出现重要原材料、能源及交通运输的供给全面趋紧;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总体上流动性过剩和某些方面信贷困难并存;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等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逐步
期刊
代建制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举措。按照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大力推进“代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代建制制度设计的初衷    按照西方主流的福利经济学观点,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不一定要由政府自己生产和供给,要尽可能发挥社会专业化资源的优势,通过竞争委托生产,取得最佳效益。亚当
期刊
2007年农业经济形势的显著变化是农产品销售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18.5%和12.3%,拉动了城乡居民消费价格,增加了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展望2008年,农产品价格波动仍会比较明显,扩大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国际农产品市场更加不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增大,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影响的不确定性没有消除。主要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引起了不
期刊
第一个,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格局来分析,迫切需要在2008年加快垄断性行业的改革。  今年1月13日下午5点钟,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冷静同学在芜湖火车站被挤下站台,遭火车轧死。我搜集并分析了事件的相关资料,引起我很多思考。谁之过?车站当然有责任,如售票过量、放弃检票、秩序混乱等等,但这些仅体现直接层面的东西。这个事件折射了国家经济体制和国家市场准入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反映国家在垄断领域改革的严重滞
期刊
一、2007年贸易救济情况    (一)全球反倾销新立案数量下降,但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数量不减反增,连续居全球第一  2007年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新立案数量大幅下降的一年。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7年上半年全球反倾销仅立案49起,较2006年同期减少43起,下降约47%。然而,与此同时,国外对华反倾销新立案数量却呈增加之势,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至2006
期刊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发生历史性转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解放文化生产力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本世纪头20年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开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一)随着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大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
期刊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在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抓好粮食生产是确保实现“双防”目标的必然要求。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抓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改善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    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是以
期刊
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同生共长。但除了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之外,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相反,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对宏观调控影响总体偏积极,但不宜大幅升值    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了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但汇率政策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