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就在我的身边”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她是几代清华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从青葱岁月至耄耋之年,她几乎一辈子都深耕在环保和教育领域。如今,已有81岁高龄的她,仍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初识钱易教授,是在“寻找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上;初见钱易教授,是在她的办公室,古色古香,渗透着书香。
  她瘦小的身躯,关心的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业。据粗略估计,2016年,她给清华学子上过四堂大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和一讲“生态文明十五讲”,给领导干部讲课的数量达54次之多。之所以耄耋之年还站在讲台上,她说顾夏声先生对她影响很大,80多岁还带着伤残的腿坚持上课,现在只要她还能讲,讲得动,有人想听,她就会尽力地去讲,继续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做贡献。
  相遇:好老师就在身边
  钱易,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专业。那时她的志愿是到我国的大西北参加祖国建设。可命运就是有那么多的偶然,偶然中也注定有必然。这一次的偶然相遇,让她和大学教师结缘,也让她和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结下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当时,同济大学针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毕业生组织了一次国家考试,并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做评委。在这次考试中,钱易教授和她一生的“伯乐”陶葆楷先生相遇,在胡家骏先生(当时的同济大学教授)的“激将”下,报考了陶先生的研究生,并且考上了,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做教师。1959年至今,近60年的风雨历程,她一路走来,也成就了她一辈子的事业。
  谈起陶葆楷先生,她深深地感谢陶先生的知遇之恩与培养之情。钱教授说,陶先生不仅学问好,对待学生也很好,每次外出开会时都会带着她旁听,在回来的路上和她交流会后想法。“其中,有一件事情我记忆深刻,当时陶先生组织编写了一套教材,分了几章让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我完成,也包括收集数据、做图表等助手应做的活,最后没想到的是在教科书的封面上,他把我的名字也写上了。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使我下定决心不能辜负他的期望,要好好做老师,认真做研究……”
  如果没有和陶先生的相遇,钱易教授可能现在会在大西北建功立业,或者在做小学教师,这其实也是她一直的愿望。她说做教师是她所熟悉的事情,家族世代皆为教师。在她眼里,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让人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对学生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业。而且,“好的老师就在我的身边”。在诸多称谓中,她最喜欢的还是“教师”。在她看来,当教师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
  相知:一辈子为环境教育做贡献
  “我这一辈子,不懂的事不会去说,就讲三个话题,一是环保,二是教育,三是妇女。”一朝进入清华园,一待就是一辈子。从学生的妹妹、姐姐到始终将学生事情排在日程表中的“钱奶奶”,钱易教授的一生都在践行“当教师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
  1998年,她意识到环境保护已不是某一专业的事情,于是建议清华大学进行“绿色大学”建设,希冀借助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融入学校、专业建设的各个领域,打破各个专业间的“壁垒”,开始向学校各个专业进行环境教育的“拓荒”。她与环境工程系(后改名为环境学院)的三位年轻教师合作,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亲自撰写提纲,编写教材,讲课答疑,躬身培养下一代青年教师。这门课深受学生好评,对钱易教授的赞许也是不绝于耳。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刚开始觉得钱老师是院士,很有距离感,但当她站上讲台,温柔的声音传来,隔阂瞬间就没有了,那真是一种享受……”
  钱易教授还讲起了她从2003年起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环境与发展”研讨课。这样的研讨课,学生人数较少,30个左右,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由教师提供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课堂辩论和写作练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需要借助各种媒介,如图书、期刊、网络等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研读,整理成文,课上讨论和辩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仅仅听教师是如何讲授的,更重要的是能被鼓励有自己的观点,并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合适。
  钱易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经过多年实践,创建出了多层次、重实践、国际化的绿色教育体系,并获得学界的认同。在2015年,她联手清華大学十多位不同领域,如经管、哲学、历史、法学等的专家学者,开设了“生态文明十五讲”,以引起不同专业师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共鸣,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共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钱易教授虽已入耄耋之年,但精神依旧矍铄,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她说,“只要自己还有力气,还有精神,就不能在讲台上下来,也不能在环保事业上退出来”。
  相望:后生可“慰”
  近60载的教育生活,钱易教授的桃李满天下。既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教授、学者,如清华大学教授陈吕军,又有国内著名民营环保企业的董事长,如文一波;既有在国家部委工作的官员,又有积极支援西部建设的基层公务员,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对此,她感到十分欣慰。她说,学生的成就越来越大,这是她时常看到的。学生能做的,她做不了,也从来没有做过,但她的学生做到了,还做得很好,这更让她觉得当教师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
  说到这些学生,钱易教授满面笑意:“这真的是后生可‘慰’呀,只要一代比一代强,国家就会很有希望。”
  值此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钱易希望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要能在教学上加点劲儿,把教学当作一个天职。她的最大愿望是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关心教育,关心生态文明建设。
  近60载的教师生涯,培育出了80余名研究生,钱易教授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教师“身正为高,德正为范”的深刻内涵。“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把这些事业坚持到底!”这是钱易教授坚守的教育信念,也是她对自己所培育的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们都能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与担当者。
  责任编辑:孙慧
  zgjssjh@126.com
其他文献
为了破解深入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难题,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满足学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实现基于高品质服务的教研转型”为目标,开展了系列项目研究与实践,“海淀区促进学科能力提升的教学改进”项目即为其中之一。  一、背景:基于需求,源于项目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选择开展“海淀区促进学科能力提升的教学改进”项目(下文简称“学科能力”项目),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也就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商务中心区,在一座座林立的高楼、一栋栋挺拔的大厦之间,有一处绿意葱茏、生意盎然的静谧之所,有一个书声琅琅、诗意弥漫的学习之场,有一座爱意充沛、笑声盈耳的成长之域。  她,就是创办于1992年9月的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以下简称“华阳”)。  从创办之初的困难重重、硬件资源捉襟见肘、教师为教而困、学生为学而烦,到今天的“校长和名教师的摇篮”、全国知名生本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它规定着教育的作用方向,是教育活动相关因素如课程、教学等开展的依据所在,这一重要性早已为研究者所重视,有关研究讨论并不少见。“尽管前人已对特定的教育目的进行了大量的翔实的研究,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大规模地探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作为分析派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约翰?怀特在继承分析派研究方法的同时也突破了其局限,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目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尤其是其对教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吴某,男,19岁,北京某大学大一新生;汉族,无宗教信仰;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  2.个人成长史  出生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里,独生子,父母均为普通农民,主要工作为务农。家庭和睦,父母对其学习要求较严格,自我要求也相对较高。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2011年顺利考入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在上大学之前,人际关系良好。  3.目
困惑篇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直都是每位一线教师备课的指针、研课的依据,它的指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然而,对于常年扎根教育教学前沿阵地的教师来说,“课标”仿佛一把尚方宝剑,虽然正确且有权威性,但是也感觉它离一线教师比较遥远,有一种距离感,内容似乎也有点“虚”,犹如水中望月般遥不可及。  这种困惑让奋斗在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师感到些许尴尬:知道有这么一个“课标”,知道其内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德国著名脑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的著作—《数字痴呆化》。  一、作者和作品介绍  《数字痴呆化》是德国著名脑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的一本批评媒体的书。他认为过度地使用数字媒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大脑的发育,尤其对儿童
“在平常的教学中感悟教育,在平实的细节中寻找真谛,在平和的心态下追寻做教师的幸福……”这一形象、朴素的说法,让我们感受到“朴实无华的教学”真谛,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位温暖、亲切的教师。她就是现任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  自1981年走上工作岗位,她一直参与开展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始终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需要尊重的。刘可钦作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我们是不
一、关于“前概念”的思考  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在课堂提问时,很多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人云亦云。教师一般也只会对几个固定学生进行提问,至于其他人对问题的想法与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不得而知,但学生的想法、知识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怎样的思考,会带着怎样的想法学习新知识,即形成的“前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接受正规学科教育之前,头脑中并非一
创建于1982年,历经33年,从一所普通中学发展而来的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下文简称“丰职”),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校多址的规模化、质量化、集团化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400多人,在校生规模近4000人。学校形成了现代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教育类和涉农类等五大特色品牌专业功能区,形成“1校区1品牌1基地1中心”的全方位服务格局。学校共设有20个专业方向,实现了职业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七届学术文化节开幕,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裴娣娜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新蓉教授受邀参加,围绕各自的学术生涯为青年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对话教学。本刊将其中涉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拣选、整合,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裴娣娜:我在做学问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我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