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案例 培育法治观念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培育法治观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培育学生法治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天然载体。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选用了丰富的民法典素材,但限于篇幅所限,仍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之外挖掘民法典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培育学生法治观念,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其他文献
<正>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已经成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当代青年学生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容易受到各种网络信息的冲击及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负面思潮的侵袭,形成错误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是应对时代环境变化、提升思政教育效能的重要举措,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由吴长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和传承了国内外优秀文化领域的核心价值,是立足当下与引领未来的核心价值。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理论、文化与现实等着手,在厘清理论基础、探索价值源泉、考察现实价值过程中,引领人们更好地读懂弄通与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求解一道共焦点的椭圆和双曲线的题目时,从离心率的视角展开了探究,发现了两个性质,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期刊
本文以"人才需要健全人格"主题为例,分析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开展背景,阐述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并对活动进行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身处网络时代中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下,传统的灌输式主题班会形式已难发挥育人的作用。长期的反复无效地开展班会,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而体验式主题班会根据既定的主题,以感受游戏和多种体验活动为主要方式,给学生提供模拟的情景体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使他们在班会活动中学会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继而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从而达到
“五育融合”是对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全方位整合,具有有机性、自然生成性及与实践相融等特质。构建立体多维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推进课程实施,是学校落实“五育融合”的关键。实现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创新,需要打破学科课程的主导性、“一言堂”局面,以学生整体生命发展为目标,基于学校的现实资源和情境,在特色化校本课程创制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两方面同步推进“五育融合”,实现课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道德生活经验和认知,因而缺乏鲜活事例支撑的抽象表述、为了说服而以生活事例简单论证的道理对其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关注。精选与教学内容适切的生活故事和文化经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智慧表达道德与法治学科故事,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教学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
体验式班会是指班主任结合心理知识,围绕学生、班级、教育资源三要素制定的班会形式。简而言之,体验式班会没有特定的班会目标,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的基础上感悟班会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高中体验式班会的特点,探讨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的意义。
<正>我国法治建设日趋完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我国民法体系愈发成熟。与此对应,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略显薄弱,尤其是广大学生对民法典的认知水平有所不足。基于此,学校针对民法典开展特定教育就具有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与民法典教育的融合具有坚实基础。邱仁富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围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