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也成为社会研究的新课题。论文以河南为实例,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性,从河南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大大的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有效性的可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河南 区域经济 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表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尤其是高职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和区域性,使得它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源自,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智力支持,而近年来高职教育紧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长远持续发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更是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河南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河南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教育大省,以河南为实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能为其他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1.河南经济现状分析。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属于综合性的经济发展地理概念,它指的是在划分而成的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在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价值的一种生产综合体。近年来,河南在国家“十二五”政策的影响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在2015年全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河南依然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相好的发展态势,全身生产总值高达37010.25亿元,较2014年上升8.3%。其中河南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为11.4:49.1:39.5,生产总值分别为4209.56亿元、18189.36亿元、14611.3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幅最大,达到10.5%。同时地方财政总收入也较上年增长8.1%,达到4426.96亿元。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运输、邮电、旅游、金融、证券、保险业、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等方面具有所增长,且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17125元,增长了9.1%,1508.71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31.7亿元,大大的保证了河南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的稳定可靠。
  2.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从对全世界教育领域的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时我国特有的称谓,国外一些国家即使有这样的说法,其内涵也与我国有所差别。它们更多的是职业教育,即以实践为主导的操作型技能人才培养,并不纳入高等教育范畴。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涵盖高等和职业教育两部分的概念的复合。因此,在理解上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认识。目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使用较为普遍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培养更多服务于社会一线的高技术专门性应用人才为宗旨,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河南近年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更提出了“科教兴豫”、“人才强省”的战略目标,为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河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29所,其中包含52所本科院校,77所高职高专院校,12所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5.92万人,其中本科26.72万人,专科29.2万人,在校176.69万,毕业生为46.58万人,校均规模是13606人,高等高专院校校均规模达1720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3.34万人,专任教师9.8万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的有3.39万人,比重为34.56%,高职高专院校中副高级及以上比例达27.19%。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5.20万人,在校35.91万人,毕业14.54万人,教职工0.3万人,专任教师0.2万人。在各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可以发现,河南高职高专院校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且在结构配置上也趋于合理化,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面积的扩增势在必行,教职工人数也在不断的进行,使得办学条件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大大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能有效的适应并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有所欠缺,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目前,从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就求职过程中的现状可以明显看出存在两大极端,一是人才供不应求,难以满足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需求,制约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是人才供过于求,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严峻趨势。而深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把握不准,致使专业结构不合理,在专业设置上空白点较多,缺乏一定的覆盖率,且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重视专业的集聚程度,缺乏独树一帜的特色。
  同时没有全面的考虑社会究竟需要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对院校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调整,而是盲目的跟风重复设置众多热门专业,如: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并没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新专业。同时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匹配,导致教育与经济脱节现象突出。其次,河南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不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全力自持,尽管河南政府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还远远不足,存在不少问题。河南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众多,但在实际布局上不均衡,不合理,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学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地区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稀少,且教育设施条件也相对落后,阻碍了当地学生的正常学习,长此以往也难于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合格的优秀人才。同时,政府尚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体系,难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了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河南政府2015年在教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417.9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5.5%,然而真正投入高等职业教育上的经费还是有所不足,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规模扩大以及教育资源经费的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影响严重,且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一定的监督评价管理,导致一些院校出现资金滥用的情况,在人才培养上投入较少,难以培养为河南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人才。最后,校企合作不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来看,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培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一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很多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以便专门技术化人才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然而从河南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表面形式化,双方合作认识不深,且存在一定的偏差,政府也没有发挥良好的协调指导作用,是导致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难以形成的一大原因。   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有效性的途径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一定程度上属于“鱼帮水,水帮鱼”的關系,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适应性,让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河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为依据,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布局。从河南2015年3大产业结构比例中可以发现,依然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以产业的趋势,相较于2011年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14:57:29来说,2015年的11.4:49.1:39.5中,第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短短4年间,河南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正好。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布局上也需要有所调整,才能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好的提供服务。河南高等教育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设一些专业种类,例如:面对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育行业,河南的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2015年就新增文化教育大类专业——早期教育,为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同时,也要注重新兴产业的经济发展,关注河南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及时增设与之相适应的新专业,培养更多技术性人才,这样也能有效的弥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空白点,提高覆盖率。
  当然,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重点,应该逐步提高专业的集聚程度,并培养属于自身的特色,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烹饪上的专、精、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和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侧重于对机电、建筑等专业的设置布局,逐渐发展成自身的特色,树立一定的标志性特色,形成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就业率高的热门特色专业。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产业结构与人才的适配性,以就业为导向,寻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协调发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2.提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河南政府必须全面认识到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比制定系列政策制度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要站在全局角度,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分布进行合理配置,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区域也不能忽略教育的投入,为当地适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同时,要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还要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帮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扩展规模,添置教学设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以便从根本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共同为河南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当然,政府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政策、技术支持保障后,也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让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确保教育资金的有效使用,制定一定的评估机制,与资金投入挂钩,便于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积极性。
  3.注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河南当地企业合作发展指明方向,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拉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这需要政府从中发挥作用,让学校和企业都加深对校企合作机制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研发、培训、科研、实习、就业等系列工作,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企业的实践操作实训基地和科研实验室,提前适应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完善自身,提高竞争力。企业可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专业化人才,提前为企业预定人才,以便推动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只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性充分可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而言,加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很重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重要,而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让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应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1]刘倩倩.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4):34-35.
  [2]张科.湖南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示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韩天龙.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高职教育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10):20-21.
  [4]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盛继前,胡莹.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14(12):131.
  [6]鲁金惠.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4):58-59,64.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自2006年之后就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种新型的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在于会计理念,其中包括有会计确认和计量方式的变化。所以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和会计价值这两个方面出发,有效的分析新会计准则中的理念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做出及时的应对。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管理 影响  一、新型会计准则的特点  1.大力提倡资产负责表观。在新型的企业会计准则下有了长足的突破,在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结构
期刊
摘 要: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变化。不同的运输需求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分析旅客年人均出行次数与GDP和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关系,进而找出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输需求 出行次数 经济发展水平  一、引言  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了
期刊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养老金并轨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一个重要节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养老金并轨后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运行情况以及后续面临的问题和推进改革实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一、养老保险并轨的运行情况  从历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群体这一阶层的代表,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同时对社会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从线上到线下实体,大学生消费观念体现着时代潮流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探讨与思考,发掘消费观念中的某些不良现象,并找出相应对策,引导大
期刊
摘 要:建筑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住建部的数据,2015年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高达5003.4万,年产值180757.47亿元。建筑业实施营改增有助于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降低整个社会的税负水平,带动国民经济腾飞。为此,本文介绍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现实影响,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筑企业解决财务影响的途径。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务 影响  一、引
期刊
摘 要:我国现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儲备总量也位居全球第一。作为联系一个国家国内与国外经济的纽带,汇率一直是衡量一国经济的重要变量。随着我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全球化程度,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能够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也为微观层面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 政策 影响因素 
期刊
摘 要: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随着这一阶段的到来,警察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要求也随之加大。作为公权力的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对立属性,使人们更少的关注对警察权益的保护,往往只是把警察做为了矛盾的焦点来看待。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警察在行使权力中的权益保障问题,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能够更好的完善警察群体的发展以及缓和日益突出的警民矛盾。  关键词:转型期 警察权 权益保障 警民矛盾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我们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迈入了新常态发展趋势,尤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机遇与挑战,在此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以及不良贷款处置等问题需要加强重视,并打破传统的发展趋势,积极提高信贷配置效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从整体角度分析,因为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发生了重大
期刊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消费方式网络化、消费主体年轻化和消费心理病态化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消费异化的现象。消费异化现象会使个体陷入物质主义的深渊,造成经濟社会的虚假繁荣、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铺张浪费,最终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消费观缓解国人奢侈品消费异化的现象,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循环的生态系统、推动经济长期稳固的发展和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住房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世贸组织后,使得国民经济产值的比重开始逐渐倾向房地产行业,并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使其已经成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并影响和决定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因此使得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但房地产项目投资其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