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中学历史课堂提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堂提问设计问题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历史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求历史的精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优化历史、领略历史的奥妙,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我试从这个角度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课堂提问的问题。
  
  一、吃透教材,突破教学重难点
  
  首先,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从重点、难点入手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例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的评价,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了解学情,实施渐进式提问
  
  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高中生,所以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析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问题的设计要适应高中生的学力水平,要量学生之力,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忌深浅过度,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如:“三保太监郑和是回族人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吗?”此外,教师还要避免提出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即使问题比较难,教师也可通过层层分解的办法,采用渐进式提问,从易到难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例如:“蒋介石是代表国民党政权的,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可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却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是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于是我把题目分解为下面四个小题:1.“九·一八”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2.西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是什么?为什么?3.“七七”事变后,他对日本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4.“八·一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政策或态度如何?为什么?再启发学生概括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三、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让历史对学生有吸引力,这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多注重历史事件,而学生却更喜欢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因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历史事件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身上,如洋务运动可以从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些人物入手。又如,在讲《中华民国成立》这一节时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孙中山不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激烈的讨论后,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不会,因为有了孙的正确领导,就能避免失败;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会失败,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广泛发动群众,人民不理解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我追问:历史的创造者是个人还是人民群众?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某个领导人,还是在于其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我归纳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注定了它本身必然要失败。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效果,而学生通过思辨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顿悟性也得到培养。
  
  四、为设置情境而设问
  
  历史对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能一下子理解,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则能感触历史的生动。因此,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而设问是最直接的手段。如讲述怎样抑制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时,教师可设问:如果你是清政府的一个官员,你将向道光帝提出怎样的建议?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了要像林则徐那样严禁鸦片,有的学生提出了中国人自己种植鸦片,有的学生提出了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政府取高额关税,有的学生提出了禁止中国人吸烟而杜绝鸦片的销售渠道等。上述中的一些建议就是当年清朝官员提出的建议的再现,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惟一的,但历史发展的选择往往是多元的。
  设计的问题要新颖,能诱导新的联想,新的遐思,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冲动。例如: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教师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就会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又如在讲“美国的扩张史”时,若只按课本的语言讲述则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的星条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组成?”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高度集中,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下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问题作为教学方法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之,只要历史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课堂提问设计得合理,运用得恰当、及时,富有启发性,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为推进新课改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2.
  [3]李如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6,(2).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摘要: 制图标准是制图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为提高《建筑制图》的教学质量,本文作者阐述了转变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如何建立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能力作了介绍。  关键词: 《建筑制图》制图标准课堂教学    人类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如机器设备、仪器的设计、制造、维修,或船舶、房屋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愈来愈倚重图样。图样作为表达设计和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简明、快捷的媒介和工具,在经济领域中越发凸显
摘要: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倒立摆平衡控制中自身的限制与不足,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改进BP算法对一级倒立摆控制,建立了实验仿真训练模型,仿真表明改进BP算法控制倒立摆精度高、收敛快,在非线性控制、鲁棒控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改进BP算法倒立摆小车    1.引言    倒立摆系统是时变的、非线性、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它能有效地反映可镇定性、鲁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何为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呢?它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密切政治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又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一言以蔽之,用生活理解知识,更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这是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使政治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哲理故事,培养学生兴趣    哲理小故事
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感染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率高,中医药治疗经验较多.该课题拟通过推拿运脾化湿清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泻)的临床及实
通过对西石门铁矿南区残矿成因及开采技术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总结了该矿残矿回收的实践经验 ,证明残矿回收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产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手段 Through
摘要: 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都应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对课堂设疑的探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期为新课改的顺利有效推进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 探究思考创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世界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患肝硬化的人略有上升趋势,并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很大危害。目前西医临床针对肝
摘要: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成为教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指出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目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等问题,发挥其最大功效。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作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说讲式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生动、活泼,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