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新教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它将带给教师们一种新感觉、新思维、新理念。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其主要特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以及挖掘无限的创新潜能等。
  【关键词】互动;语文教学;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学语文教育面临一些重要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逐步萎缩,有许多学生不愿举手发言,他们习惯听老师讲,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站起来“说”,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它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互动的过程,更应该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本文对语文互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及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与众多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一、语文互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互动式教学中,老师转变权威角色,尊重学生,跟学生要平等交流,互动双方彼此要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相互开放、平等互动、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
  目前,在许多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教材中的知识和道理,不给学生消化与理解的时间,直接或很快给出结果,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呢,喜欢就听老师讲,不喜欢就抄笔记,甚至有许多学生另辟炉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放下身段,鼓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三)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
  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是语文互动式教学的最主要的最明显的特点。“互动”无非就是一种交流,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从而实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目的。语文互动式教学强调在学习与理解前人的道理与知识的同时,要主动与现实生活相衔接,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一起,用生活实例帮助理解课本知识与道理,最后再用课本知识与道理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学以致用才是最后的归宿。这样,语文教学与现实社会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而又始终开放的语文教学互动体系。
  二、如何开展语文互动教学
  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愉悦、轻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教学氛围。但如何营造这种氛围呢?对教师来说,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跟学生交流;要相信学生有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更有提升自我的能力;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而对学生来说,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有一堂语文课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它真正地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首先教师提出话题“这篇文章以爱察视人物纹理为线索组织材料,‘故时有物外之趣’,你是怎样理解的?”随后他点了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表其见解,并认真倾听和回应。而最后一位学生发表意见之后,教师是这样回应:“黄志毅同学的发言非常棒,既对前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较科学的总结,又列举了生活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你的答案既形象又丰满,更难能可贵的是,你的发言引导我从更深一层次去理解这一问题,谢谢你的精彩发言。”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名优秀教师的真诚。
  教师设置话题时,还要注意话题是否恰当,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没有兴趣,贴不贴近生活,等等。确立的话题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自然影响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所以教师能否确立合适的话题是非常关键的。那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确立适当的话题呢?
  第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看学生在这一学段期间,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怎样?心智发展又如何?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有多 大……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才可能确立合适的话题,也只有这种话题,学生才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学《祝福》这一课时,有老师提出这样的话题:作者为什么要对鲁四老爷的书房进行一番细致的描绘,这有何作用?联系社会中一些暴发户为什么要花巨资去装饰自己的书房呢?鲁四老爷又为何选择《康熙字典》《四书衬》等书来装饰自己的书房?这些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因为它们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结合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第二,教师确立话题时,要注意话题的趣味性,要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甚至要标新立异。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某老師提出:作为贾府最重要的人物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到来,少不得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关怀。在众人的问寒问暖之中,读书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占据着显著的位置。试问贾府对女子读书持何态度?这一问题正好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兴趣倍增。
  第三,教师在设置话题也需考虑其严谨性、发散性、逻辑性、连续性及时代性等。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找准回答话题的方向,不会牛头不对马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组织答案,才能在语文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话题确立以后,如何动员学生全体参与,则是一门大学问。怎样才能动员学生全体参与呢?第一,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学会忍,憋住不说话。坚决不替学生说他们自己能够说的话。第二,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发言,不要立即评判学生的答案,甚至可以找出学生答案的闪光点。第三,教师要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比如给奖卡、打积分、免作业,等等。总而言之,归为一句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这句话来形容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历程,再合适不过。可以说,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它的深入需要几代教师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和真诚的付出,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当前的教育体制,特别是改革评价机制。也许只有这样,语文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推广,拥有灿烂的明天。语文教学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走向更为广阔的创造性教学和发展的道路。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开开心心——阅读]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出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又有好口才,生意一直不错。但是,他忙于经营,连起居饮食、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lā)遢(tā),自己竟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
我是一个活泼、爱运动的小孩儿。如果有机会,我想创设一个节日——“球球”嘉年华。  当“球球”嘉年华这一天到来时,每一个孩子都不用背书包去上学。在这一天里,孩子们不用上语文课、数学课……走进学校,孩子们会惊讶地发现,校园完全变了个样子,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球球”的海洋!操场上,全是各式各样的“球球”:黑白相间的足球正在自由自在地滚动着;雪白的排球、棕色的篮球也被摆满了一地;色彩鲜艳、长着一对“长耳朵”
【摘要】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中,都不可避免地或忽视了课堂的“多维互动”,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或二者兼而有之。笔者通过对高中文言文课堂的研究,试着借鉴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来建构“多维互动、主体体验”式新课堂。一是在课堂上整合优势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文言知识网络体系;二是在课外创造文言文“对话”情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能力的形成;三是利用“互联网”等大数据成果,创作文言文,悉心培植人文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等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决定论在社会上日益盛行。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科技发展不是自主的,也不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其发展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的规制。技术决定论的错误体现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和简单化、对于技术自主性的夸大以及对于理论陷阱的忽视。只有采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才能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功能,才能坚持正确的理念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可
分角色朗读,是引领学生以文本人物的角色体悟文本情感、揣摩言语表达的有效方式,很多教学中,教师对这一形式的处理相对草率,分配任务、佩戴头饰,让学生拿腔捏调地展开朗读,就算完事。学生如何才能将角色的语言读“活”,展露文本角色的内在情感,倾吐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呢?我们不妨以《小稻秧脱险记》一文的学习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分角色朗读,领悟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能力生长。一、关注提示,在洞察对话细节中读“活”角色  
[摘 要]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严重的理论分歧,“革命空谈”论产生。列宁严肃批判了“革命空谈”思想。他指出:从本质上说“革命空谈”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背离,是一种资产阶级论调的再现;是对不同条件下革命形势的误判。历史地看,坚持“革命空谈”有断送革命的危险,应该反对“革命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实干兴邦”,要求全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贴近学生的课堂生活,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些写作内容,就能使学生变无话为有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摘 要] “八七”会议之后,蔡和森在改组顺直省委时作了《党的机会主义史》的报告。他在梳理党内机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礎上,重点从党的思想、制度、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这篇报告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首个全景式剖析机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它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进行了系统、严密的探索,而且对于在新时期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
[校长寄语]  畅想未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书香型校园,快乐学习;让我们的老师不断进取,追求卓越;让我们的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幸福成长;让我们以附小的校魂“勤、思、精、拓、活”为动力,编织万丈锦绣,描绘壮丽蓝图,播种理想,放飞希望。  ——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石瑾娜    [学校简介]  五十年创业、五十年艰辛、五十年希望、五十年辉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熔铸了深厚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享誉省内
【摘要】随着各种教学理念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教学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生成性语文课堂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不限于固定的教学规则,具有一定的高效性。本文首先针对初中语文创造生成性课堂的概念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分析初中语文创造生成性课堂高效策略,包括教学情境互动、课堂问题互动以及课堂创新互动。旨在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村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