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农业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可以引发大量的严重问题,因此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尤其重要。针对大学生专业思想的问题,笔者结合管理与实践,分析现实,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今后农业院校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312-0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地位,就像大厦的地基,基础不扎实,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就不稳定,难以有长远的发展。农业不强大起来,国民经济也难以壮大。农科类的大学生就是中国未来的顶梁柱,他们的成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而现今农科类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思想状况
  大学新生对专业不满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在高中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大学里面的专业了解甚少,对于本专业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以及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都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受到高考分数的限制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很大一部分新生没能进入理想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根据《北京晨报》的报道:北京市教科院在本世纪初进行的一项面向全国高校的调查显示。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65.5%的学生表示将另有选择[1]。
  而目前农科院系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在很多农业院校,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不来学校报到;入学后很多学生经常想着转专业;很多新生不知道农科类专业为何物;无心向学,学习不积极;不少农科学生及其家长都认为农科类的学习和就业就是下田耕地,农活都是体力活,认为农科类专业没有出路,就业困难;农科类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认为很丢人、没面子;有的学生说:“只要不学农学专业,其他任何专业都行”;许多农科学生感觉自己学农“低人一等”,不敢跟亲戚朋友直说自己的专业名称,失落感和自卑感较强。这一切都是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具体表现。
  二、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往往导致不愿意去了解本专业,不热爱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随之下降,而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归咎于专业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对专业产生兴趣,也不愿意了解专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使如此,学校仍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来实施教育目标。长远来看,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农业人才缺乏和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方式与中学不同,中学教育就像拉紧了的橡皮筋,而大学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的自觉能力,学生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拉扯突然失去外力,会觉得茫然,没有方向感。因此学生对大学教育有所不适应,加上不了解专业,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习自然就好不了。这就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2]。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来源
  目前,我国很多农业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这并不全是学生对农科学习的热烈需求,而是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引起的结果。大多数农业院校里面的专业设置又不仅仅是农科类,还有文科类、工科类等,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农科类的学生当初报志愿的时候并没有报农科类专业,而是由其他类专业调剂过来的。根据2010年至2012年我校农学院的新生入学数据显示:2010级招生127人,其中有9名(7.1%)学生没来报到;2011级招生128人,16人(12.5%)未报到;2012级招生118人,8人(6.8%)未报到,1人还未入学就已转专业。通过与这些未报到同学的联系,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是对专业没兴趣或没信心而宁愿选择复读。2011级农学专业新生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比例为40%,植物保护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比例不到20%。2012级新生中,这两个比例分别为46.7%和13.8%。
  农科类专业新生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来源的学生比例高于其他专业。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弱,导致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素质发展不全面,尤其是在外语、计算机和文艺表演方面,基础相对差一些。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农科类专业学生中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高于其他非农专业。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和高昂的学费而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到校后千方百计想减轻家庭负担。日常表现为: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有多份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部分偏远农村的同学因为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诸多差异,也使得他们不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而城市生源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干活,怕苦怕累,考虑到将来毕业后可能干农活又脏又累就容易产生负面思想。
  (二)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不理解
  农科类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高的,一般是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等新闻媒体或者从家长、教师、高年级同学那里了解到一些方面,而这种了解是非常片面的,有的甚至是只言片语。比如:“农业机械化=修理拖拉机”,“农学就是种地”等等[2]。由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对人才的要求,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报道的多为经济方面的新闻资讯,而农业方面的资讯相对少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或很少了解到当前我国的农业形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树立正确的“农”字观念。很多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都对“农”字有偏见,认为“农”字头不好听。在这种舆论压力下,农科类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一般来说,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难以发生感情,更不会轻易地去喜欢它。所以,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本专业而不努力学习,甚至厌学;一部分学生为了期末考试能及格,将来能顺利毕业而不得不学,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得过且过,他们没有目标,对将来的打算随时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差,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三)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虽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这个任务完成得如何以及学习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的枯燥无味,既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也难有好的学习结果。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当今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从各个角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对专业选择更为实际,学习兴趣已经不再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很多农科学生认为农科毕业,就业面窄,就业率低。事实上,农科类毕业生就业率表面上比较高,但是实际从事对口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偏少,这在就业率这一数据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就业这一现实问题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对农科类专业的不认同。如何帮助学生把就业压力变为学习专业的动力,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三、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招生专业宣传,加深专业地位认识
  针对学生来源所产生的问题,在招生的时候,首先要做好专业宣传。这包括对学生、家长及所就读的高中的宣传。通过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报考的自愿人数,另一方面使被调剂过来的学生对农科类专业也有所了解,不至于一无所知或无所适从。另外,招生时可以用“农科类”的大专业概念招生,在大一学年上公共基础课的时候,给学生灌输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思想,等到大二或大三学年学生上专业课的时候,再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学生在树立了专业思想、有了专业兴趣的前提下去学习,就会有针对性地学习,达到专业学习的目标。
  加深大学生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让农科生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再进行认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和迫切的,让学生看到学农的前景,明确专业的发展,增强责任感,让学生感到切身的利益动力。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强化专业学习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考虑增设“农业历史课”、“农业文化课”等课程[3],有助于学生对农业地位的认同,感受到农业文化历史的悠久、广博、深远,以提高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另外,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是面对怕苦怕累的独生子女时,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灌输不努力就没有回报的思想。
  (二)对新生进行专门的规划指导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自我认识”发展的时期,因此对别人的反应很敏感,“农”字头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蔑视,对此可以邀请心理咨询老师对农科类新生进行“农”字头的自卑心理辅导。心理老师可以从能力、努力、机遇、身心状况、任务难易、别人反应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农科类新生明确自身优势,克服自卑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大学毕业后要找份稳定工作、选择大城市就业、做白领不做蓝领等功利心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发展导论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课程。农科类专业的就业针对性强,不像经济类的任何专业基本上都可以从事经济类的大部分岗位。通过专门的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学生涯中以此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对新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辅导员活跃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也就是说,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是最多的。而辅导员的学历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或以上,有调查显示73%的农科研究生的第一意向单位或行业是农林行业和科研[4],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较好的爱农思想。那么,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的专业思想渗透,从思想上感染学生的效果是理想的。辅导员可以通过谈话、讨论的形式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为其排忧解难,使之树立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另外辅导员应常与任课老师联系,及时掌握新生在各专业课中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便配合任课老师做好教学与管理工作。
  (四)加强高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环节中,任课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引导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改变其在中学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懂得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应重新确认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优势在于将专业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专业思想。专业教师在本领域的科研应该是最先进的,最有说服力的,最具代表性的。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专业上很出色,是学生的榜样和目标。另外,在给学生上专业课的时候,专业教师可以用自己对专业的激情、热爱去感染学生,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多元化教学贯穿于专业教育中
  在农科类大学生培养中,应尝试多元化教学。一是积极开展农业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座谈研讨、征文、演讲等各种形式,专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生产中的高精尖科技,让广大大学生在农业文化的氛围中体味“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真正含义,去感受科技攻关的艰辛,共享农业科技成果的喜悦,既丰富知识又陶冶情操,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5]。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结合农科专业实际,开展例如新产品新成果新资讯展览、教授专业论坛、学术报告、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的活动。三是利用网络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网络上最新的成果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毕竟网络是目前信息传送得最快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利用这样的手段,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来自各方面先进的信息。
  另外,农业院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跟不同地区农民接触,包括先进的农区和落后的农区,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发展的紧迫性,直观地感受农业科技给农民带来的益处,增进为农业献身,为农民服务的职业志向。
  四、结束语
  稳定农科类学生的专业思想任重道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还很多,只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社会各界多方努力,共同推进,一定可以发掘专业思想教育更多更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涛.大学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1,33(1).
  [2]李忠旭.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就业,2001,(5).
  [3]王华君,韩弥明.论农业文化与农业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
  [4]鲁满新,刘彬.对农科研究生就业意向状况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中农业大学2007届毕业研究生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5]徐磊,郭晓东.试论农业文化教育的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
其他文献
iPad热潮全球高烧不退,就连美国企业信息长也开始为iPad开启大门,NB的主力企业市场遭遇严重威胁,部分美国私立大学也采用iPad做成教学工具,虽然美国财富杂志高喊:“Android平板计算机遍地开花”。不过,台湾拓璞产业研究所所长陈清文却认为,在“时尚潮感”、“优越体验”、“应用惊人创新”、“产品精明布局”与“iAD在线广告可观”等五大关键要素加持下,五年内iPad在平板机产业将占有绝对优势。
美国新的一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近日上任,一名贫苦出身、无党派的拉美裔女子成为众望所归。作为能够左右美国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他们无疑是美国最有影
根据集邦科技的调查,由于苹果推出的iPad造成抢购所带动的平板电脑风潮,迫使许多PC厂商与手机厂商在下半年加速在平板电脑的开发与上市计划。为了要与iPad竞争,许多平板电脑
发展历史与背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Dr.StanfordOvshinsky开始研究无定形物质的性质。无定形物质是一类没有表现出确定、有序的结晶结构的物质;
度过景气复苏的2010年,全球的半导体及电子产业均以审慎乐观来迎接新的一年。2010年整个电子产业的锋芒无疑地是聚焦在Apple的iPhone与iPAD上,接着势将引爆次品牌机的追随风
1891年成立的欧商飞利浦为何至今仍然屹立不摇,传统欧洲家电商在低价革命浪潮中一一倒下,飞利浦究竟是怎么残活的。精准的投资以及完美避险眼光其准无比。与LG的液晶合作脱身而
基于LPC2132单片机,实现检测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源监控、存储器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等硬件,完成对绕线机的控制。采用ARM技术,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抗干
全球半导体联盟(GSA)公布了其2008年度各项大奖得主,这些奖项颁发给横跨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成就、远景和策略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公司。GSA最具威信的“张忠谋博士模范领袖奖”,由SanD
可行性研究深入到实地调查研讨、分析论证,突出生态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企业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与振兴地方经济的可行性方案,使山区贫困农户走"企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围绕中心工作,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党建工作是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