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现代司法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张謇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不仅在观念上使实业、教育、慈善思想理论更为丰富和更具近代色彩,而且克服种种困难将三者相结合并努力付诸实践,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而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张謇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特别关注民生,尤其是对失教失养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他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崇尚德育的教育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技术教育理念组成了他的特殊人群帮教思想,而且将这种思想融于他的各项事业中,并在现代司法体系中传承了下来。
  关键词: 张謇 特殊教育思想 五扶一促 现代司法教育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以近代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闻名于世,他一生所创办的事业涉及实业、教育、慈善等多个领域并均有所建树。状元出身的他深刻地认识到“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为此,他大办教育,创办了从幼稚园到盲哑学校的各类学校,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近代教育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张謇所创办的特殊教育,尤其是对失教失养人群的教育,张謇对其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当今的司法帮教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性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仁爱”观点与人性关怀
  张謇作为晚清状元,饱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社会责任感与儒家的治世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传统儒者的形象,其思想和行为无不打上了深深的儒学印迹。他在第三养老院开幕演讲时说:“夫养老,慈善事也,迷信者谓积阴功,沽名者谓博虚誉。鄙人却无此意,不过自己安乐,便想人家困苦;虽个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济。然救得一人,总觉安心一点。”[1]359这是张謇仁爱思想最朴素的表述,也是他人生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感怀民生之苦是张謇仁爱精神最重要的特征”[2],民国时期中国各地水灾不断,导致一些地区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目睹此景,张謇万分悲痛,1914年8月,张謇在南通县城西门外大码头创办贫民工厂,专门教授无所依靠的贫民子弟各种手工艺,“使其有一技之长,俾能独立谋生,具备收容与教育的性质”[3]322,此外,场内还附设了“恶童感化院”及“游民习艺所”。张謇曾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大多数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的生活”,“没有饭吃的人有饭吃,生活困苦的人使他能够逐渐提高。这就是号称儒者的本分。”[4]251-252寥寥数语,张謇先生的拳拳爱民之心、仁爱之心早已跃然纸上。而这与他早年所说的“士大夫有口当述苦人之苦,有手当救穷人之穷。”也是一脉相承的。除此之外,张謇还创建了残废院,残废院中辟有男女工厂作为平日工作之用,残废者尽其所能每日工作4小时,上下午各2小时,工作种类有加工草鞋、艾条、烛心、火柴箱等,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分别从事。残废者生病、死亡,均由院中负责医治、埋葬。张謇是一个务实的人,他的儒家民本精神和仁爱思想不是停留在对理想主义的憧憬上,而是脚踏实地,切实地落实到了行动中,并在其创办的慈善事业中得以充分展现。
  除了以上列举的“贫民工厂”、“恶童感化院”、“游民习艺所”和“残废院”外,他还建立了由栖流所、改良监狱、养老院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振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失教之民与失养之民,苟悉置而不为之所,为地方自治之缺憾者小,为国家政治之隐忧者大也”[5]406可见,张謇将失教失养人群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并给予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张謇一生以“能言不能行”为耻,他将儒家仁爱思想作为人生宗旨,躬行实践。正是有这样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动力,张謇才成就了常人所无法匹及的事业。
  时间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南通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张謇一手带动的,他的帮教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下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五扶一促”的帮教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五扶一促”内容包括“精神上扶心,生活上扶困,就业上扶技,发展上扶业,智力上扶学”及“促进思想和行为转化”。“精神上扶心”主要强调刑释解教人员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重新找到社会归属感,以及尽快融入社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生活上扶困”主要是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所面临的生活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刑释解教人员出狱后很难再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有的甚至会变得无家可归,再加上社会上的偏见,刑释解教人员的生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很容易再次铤而走险,极易“重操旧业”。因此,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上的扶困是帮教活动的重中之重。“就业上扶技”,“发展上扶业”就是进行就业辅导培训,进一步增进社区服刑人员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了解,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正确择业、就业、自我创业的能力,同时宣传就业新政策、新法规,在社区人员自我创业时协调工商、税务部门,帮助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智力上扶学”是指刑释解教人员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学习,主动接受教育管理,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对社会有益的守法公民。“一促”就是“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转化”主要是对回归社会之后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教育,包括认罪悔罪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转变他们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五扶一促”的帮教思想涉及刑释解教人群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以他们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将张謇的“仁爱”思想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张謇“仁爱”的思想也得以在“五扶一促”的帮教思想中传承了下来。
  二、崇尚德育的人格培养理念与健康身心的创塑
  张謇饱读儒家经典,深谙孔子的仁、义、礼、忠、孝等道德伦理,并把孔子所倡导的人格视为人生最高尚的品格,一生践履。面对当时社会“道德之堕落破坏极矣。蔑礼教,弃信义,习为欺诈,变幻百出,宁有人理可说!”[6]341的现状,他痛心地慨叹:“国人大病,在有天良者无知识,有知识者无天良,或乃并二者而无之,而立于左右斯民之地。”[7]503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张謇特别强调了道德的主导作用,认为:“一国之立,必有其本,本何在?在道德。”[8]340“诸生知无古今中外人人所重者,何等人乎?明公理、修公德之人则人重之。”[9]26道德不仅是人的灵魂,还是立人立学立业的根本,而道德的衰败要借助道德的完善和强化挽救。于是,他提出培养高尚的道德必须从“自爱”“自重”“自信”“自力”开始,“人但问能自爱、自重、自信、自力否耳。自爱者人不得而悔之;自重者人不得而轻之;自信者人不得而眩之;自力者人不得而挤之。”[10]487张謇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将失教失养民众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民国三年,以南通地濒江,密迩沪上,风气所扇,以妓为生者日多,恶鸨虐妓之风亦日盛,乃发起筹办济良所。”[11]159“南济良所”这是一种为不良妇女和娼妓而设的收容机构。该所除履行一般的收容职责外,还对入所女子施以教育,学习科目不仅有国文、数学等基础知识,并有研究人生行为之价值、指示人类处事之方法的伦理学,因为“惟不德无行,为人所不齿,即社会所不容,故德行为重,”[12]191“学之不明,而千百年来女界乃独罹其黑暗矣。”[13]62所以济良所特别强调对不良妇女道德的教育,“以教育涵养其德性,而化其恶习,使为善良之民也。”[14]652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启迪她们的心智,净化她们的心灵。这不仅可以帮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而且对于改良当时的社会风气,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清末民初重视教育发展的不乏其人,但像张謇这样关注特殊教育,特别是失教失养人群道德教育的却为数不多。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謇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他更以他炽热无比的仁爱之心经营着南通的自治事业。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有着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文化传统,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张謇以道德培养为主的教养理念对现代的特殊人群帮教有着极大的影响。重视对特殊人员的道德教育也是“五扶一促”思想的一大特色。南通司法局利用当地县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德育内容以“听人生故事、学革命传统、谈进步感悟”等为主,以老党员、老干部、老革命的奋斗史、自强心、人生阅历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感悟人生曲折艰苦,树立进步信心,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自由、感恩社会的宽容和帮助,做到自信、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当今司法局在继承张謇的以人格培养为主的道德教育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加强了心理辅导和教育,这对于丰富教育矫正手段,培养社区服刑人员健康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激发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经世致用”的谋生教育实践与创业援助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传统的教育强调伦理纲常,是谋道而不谋食的理想主义空论,张謇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人须得生与养也而后能教”[15]326的教养理念,他认为只注重人格上的完善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挽救那些失教失养人群,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那么高尚人格的养成也只能流于空谈。因此张謇特别注重失教失养人群的生存技能的培养。正如他所说教育的目的是要传授自立谋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造就合格的士农工商“使地方无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16]426使人人都能自食其力、自养其老。民国元年,张謇建金沙市游民工厂,收留地方游民及贫苦弟子,分别惩顽、拘禁、恤留、收养四部,使之习工艺,受教育,期满出厂,俾能执一艺就正业,为良善之民;张謇自在狼山建造残废院、盲哑学校以后,又在南通城西门外将清时的养济院改建成“南通栖流所”,收养哀怜无依之乞丐。栖流所内订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食、息、起、居都有定时,置工作室使能有习艺的场所。凡被收养者“日做粗工”,并“习有小艺”,使其能有做工谋生、自食其力的能力,然后分送各处令其作工自立。“使贫民自立是根本之策,当其困顿时失养时再给予帮助,只是权宜之计。”[17]张謇期望这些游民及贫苦弟子通过接受一些基本的谋生技能的培训,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达到“自养”的目的,从而在南通形成“使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自食其力、自养其老的人不至于流离失所。做到婴有所育,长有所教,青壮有所用,残疾有所依,流离有所栖,灾荒有所济,垂老有所养,尸骨有所葬”的和谐局面。
  “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重在‘养’,即让被救助对象能够‘活’下去,而西方近代的慈善事业除了‘养’之外,还有‘教’”[18]140而张謇作为一个开明的士大夫,受西方慈善思想影响较深,认为“彼无用之民,犹养且之使用乎!”[19]498因此,张謇对失教失养人群的教育侧重于让这些人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独立谋生,不至于流落街头,无所依靠。“五扶一促”的帮教思想不仅继承了张謇的谋生教育的观点,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根据个人的特长,免费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班,如电脑、电工、维修工、烹饪等培训班外,还开通“就业扶助绿色通道”,对有志创业者,联合劳动人事、工商等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对有就业培训需求的特殊人员,由劳动人事部门免费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这不仅帮助创业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一批人参加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当代司法部门不仅继承了张謇“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崇尚德育的教育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技术教育理念,还使其帮教思想具有了更明确、更丰富的现代特色。张謇的帮教思想为“五扶一促”帮教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还启发他们在现有的帮教模式下继续创新,将张謇的帮教精神发扬光大,进一步发展完善新的历史时期的帮教工作,使得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逐渐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四、结论
  研讨前人伟业,继承先贤宏愿,张謇在特殊人群帮教思想上的实践可以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他以实干家的开拓精神,教育家的人文情怀致力于南通的地方建设。他在践行自身的“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崇尚德育的教育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技术教育理念同时营造了近代南通独有的淳朴的民风,奠定了南通“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人文底蕴,对南通司法系统所提出的“五扶一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五扶一促”帮教思想是对张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对构建永安南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吕安兴.论张謇的道德人格及其价值[J].中国伦理思想研究,2003.3.
  [3]南通市档案馆.张謇研究中心合编.张謇所创企事业概览[M].2000.
  [4]刘厚生.张謇传记[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5.
  [5]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06.
  [6]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41.
  [7]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503.
  [8]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40.
  [9]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6.
  [10]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87.
  [11]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博物院.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2003(10)重印,1914年编辑,1915年夏由翰墨林印书局出版.
  [12]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1.
  [13]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62.
  [14]崔之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652.
  [15]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26.
  [16]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26.
  [17]王玲.简论张謇的慈善思想与活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
  [18]马斌,张謇.实业与教育思想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19]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98.
  该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通江海文化特征研究”(12XZB015)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ltera公司生产的CycloneII系列EP2C8Q208C8器件为核心实现高精度计数功能频率测量仪,本频率测量仪对传统的等精度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SOPC设计技术对NIOS II软核处理器进行浮点数据运算处理。整个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测量精度高,频率测量范围为1Hz--10MHz,并利用液晶显示器对测量的频率进行实时显示,可读性好。  关键词:等精度;频率测量仪
编者注:淡却了葱郁的绿色,施墨一抹酿成醉人的夏,聆听欢歌笑语在密林深处徘徊,回首晨间依依不舍的曙光……让我们一块感受这夏季的愉悦与生机。本期请欣赏A Wonderful time,欢迎同学们将译文寄给我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 要 人本自然思维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署建设,它也给当前的领导发展内容做出了新的规定,按照人本自然思维建设模式,在资源配属以及再次分配过程中,应强化授权激励、强化人力资源培育、作出沟通交流、进行知人善任,由此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化发展。并按照企业环境部署内容,发挥出员工工作的实际价值。真正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建设,使得人尽其用、物尽其才,做好企业的持续发展,让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期末测试题听力材料及参考答案]    1 听录音,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最佳答语。读一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 要: 为了反思和总结“学活活用”的教学实践方法,作者采用了文献法、实践检验法等研究方法,以“语文教学与绘画相结合”为切入点,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两方面入手,阐释了设计的缘起及理论支撑,解说了具体的操作手段,论证了其实施的意义和有效性。  关键词: 学活 活用 语文教学 绘画 实践感悟  金隆小学在办学中提倡“互爱爱学、学活活用”的慧心课堂,是对慧心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理念具体化
摘 要: 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2006年至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分支学科民族教育立项数据,从立项数目、类型、主持人所属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国家社科基金 发展现状  一、引言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教育问题是世界上所有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事实上由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的神话已经一去不复返,从这
摘 要: 课前学具准备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一节美术课无论教师有多优秀、课堂有多灵活、生动、形象,而学生没有学具或学具准备不充分,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导致一事无成。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前学具 不齐全  一、现状列举  我教美术课十五年了,一直困扰我的是学生在上课时学具总是准备不齐全。据我观察小学一、二年级是美术学具准备
摘 要: 高校招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对促进大学生顺利且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广州医科大学的职业指导为例提出对策与建议,试图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指导途径,充分体现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关键词: 广州医科大学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张,市场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加之金融行业收入相对其他行业要高出很多,金融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类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本科专业,但对于不同的院校应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探讨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人才培养路径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 人
摘 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大多基于“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软素质高于硬技能”的观念选拔人才。礼仪作为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能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将极大地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影响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发挥。然而,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总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为理工类院校又将如何深化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