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蒙授汉语文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汉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汉语文习惯,提升汉语文素养是汉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汉语文素质 学习习惯 培养
  “汉语文是工具。”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汉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汉语文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汉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汉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汉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汉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文素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养?这就与养成良好的汉语文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二、中学汉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中学汉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意学,对学习汉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为将来提供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养成汉语文学习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敏感,活跃,接受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庞杂,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搞机械重复地抄写,背离了汉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乐学汉语文的习惯。
  首先,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
  其次,培养对汉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悉心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定期举行展览评比,褒扬优秀者,特别耐心说服字迹潦草者限期改正,督促其纠正不良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这主要指养成做听课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听课或阅读时在书上“圈、点、勾、划、批注”,把中心句、关键词、过渡、照应和结构层次、主要内容以及学习重点、难点等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写在旁边,这样边阅读边思考,效果更佳。
  4.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的汉语文学习习惯
  适当增加阅读课,发动和组织自主读书活动,养成“天天读几页,一月一本书”的读书习惯。凡是习惯大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养成的。然后,通过读书比赛、演讲、辩论等汉语文活动,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5.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习惯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对初中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锻炼情商,增强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汉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同学们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做好心理准备。
  6.培养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汉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质疑、探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验证汉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尺。在改革与创新的今天。创新、质疑、探究是汉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因此,在汉语文教学中,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
  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所以在汉语文教育教改中,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汉语文教学尴尬局面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如果能切实地抓好两三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可能走出教育困境,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养。我深信良好的汉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必将使学生受益匪浅,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汉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1)
  [2]郭奇.一位初中汉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6.
其他文献
暗处的小河走着,忽然看到一条小河。它什么时候藏在这里了?河水不是狗和小牛犊,我想象不出它还会躲藏。找,看河哪儿来。河水拽着草的裙子。它随身带的物品,是黄与黑的卵石,还
为了使地质地球化学样品测定的组分,尽量均匀地分布在制备的样品中,获得测定元素的正确结果,制样的质量(磨样过程原料的分布状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含金矿石在制样过程中可能
【摘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不仅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理解的最好的途径,而且还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补充和延伸,文章在分析了英语课外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英语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 课外 阅读 初探  作为英语教师,理应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愉快地进行大量、广泛和快速的阅读。近年来笔者尝试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英语报刊,效
中国和印度两国同为金砖五国之一,两者贸易结构有相似亦有差异。在对金砖五国中印度与中国贸易结构的分析上,可先分析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进而分析两国的双边贸易的影响
绝大多数小学生,只要老师要求写作文就特别头痛,有点儿谈虎色变的感觉。要么干脆不写,要么提起笔东拉西扯,乱写一通,不知所云;要么随便从什么地方糊乱摘抄几句敷衍了事。根本不能达到写作的要求。教师指点来指点去还是不得章法,许多家长也为孩子不会写作文而忧心忡忡。每次看到孩子的测试卷就因作文失分太多导致成绩不理想而着急。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一、认真读懂语文课本中
期刊
通过NCEP全球预报在不同地区的预报误差分析、包含大地形(亚洲青藏高原、北美落基山脉)与否的区域模拟试验、同化青藏高原地区人造观测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探讨了数值预报在
穿过一些令人发怵的破旧街区,老房子,铁丝网、涂鸦,画着裸体女子的门面,黄色或绿色的门、粉红色的门,甚至整栋房子都漆成红色。喷涂在旧墙上的奇怪字母或者什么刚刚爆炸的图
钟祥、宜城、襄阳、谷城、老河口……逆汉水往西北方向,被春秋战国、三国战火照亮过的地名,古老又陌生。眼前庄稼的绿与湖水的蓝交织成平原,轮盘一样旋转起沟渠、稻田与千篇
【摘 要】互助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养和树立良好集体观念的重要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以促进和提升学生集体观念的有效养成和树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实际是群体力量下的团队活动。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策略及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
摘要:当前,职业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偏低,学校要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相对困难却又至关重要。本文从职业学校课堂管理的各方面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职校生、课堂管理、策略  一、中等职业学校课堂管理的艰巨性  1、学生的特点增加了职校课堂管理的难度。目前,由于社会的偏见和就业竞争的压力,无论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讲,选择职校仍是一种无奈。职校学生自卑、脆弱,部分学生对自己对学校都不抱希望,只因年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