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具备怎样的德育素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要取得教育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 学校里的每项工作、每项活动都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关键,在众多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令教师不满意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对此却毫无兴趣,教师常常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低度的学生效果,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是直接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沟通的不畅,长时间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互相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然后共同对教育失去信心。
  之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面对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任性和要求个性张扬、渴望体现个人价值、迫切要求成材的特点,班主任老师所做的工作既繁重又复杂。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有教育家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莲漪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班主任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晚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在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会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如果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拄机会,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教育契机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这种教育契机的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勤”,一句话,就是要求班主任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
  通过实践,我发现教育契机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说新学年的开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利用好了,对接下来整个一学期的工作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学期伊始,学生在心灵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希望一切从新开始,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学期经过努力,赢得班主任的好感和信任,特别是新接一个班的时候,学生看到换了老师也换了环境,不管这个学生原来成绩多么糟糕、思想多么落后,他都会萌发出一种“一切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他会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重犯原来的错误,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的心理,对自己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决定把这作为努力改变自我,
  争取进一步的新起点。作为班主任,就是要掌握学生这种心理,为我所用,适时的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及自信心的培养。我在担任初三(4)班的班主任的时候,跟全体学生讲话时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管你们自别人是怎样看待这个班集体的,在我眼里你们是优秀的,尽管过去曾有过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了,最后一定能成功的,我们中有的学生以前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对我来说,一切都从今天开始。”这对于那些失望的、或者曾经犯过各种错误的学生来说,不啻是一声“平反了”。接着我又肯定了这个班的一些优点,比如集体荣誉感强,体育锻炼好等。帮助学生塑造全新的“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重新找回那久违了的“自信世界”。
  在每次考试后往往也有一个教育契机的存在,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不管学生成绩进步多少或实际上退步了,我们总能找到这个学生的一两处进步,对于他们的闪光点或微小的进步,要加倍呵护,多加表扬。作为班主任,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作为学生,本身的心理负担已经很沉重了,如果再加批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弄得不好,还会造成“厌学”等后果。大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缺少的就是老师适当的表扬,他们以前得到的总是老师的埋怨、指责,如果能够得到当众的表扬,他的学习热情将会高涨,自信心也就更足了。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学习上的强者,首先要自信,决不能自卑,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力,而班主任老师的适时表扬是激发学生自信心、进取心、坚韧性的最好的催化剂。
  年级或学校举行的活动,如运动会、竞赛等,往往也是班主任能够捕捉教育契机的最佳时期,利用好了,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使班主任工作能更顺利地进行。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日常班级管理中,如果能善于挖掘,为我所用,就能逐步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乃至毅力、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的磨练和提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对直接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既面临着职业学校学生难以管理的现状,又肩负着实现职业教育就业目标实现的重任。文章对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班主任 工作研究  职业学校作为一个培养技能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班级则是学校管理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作为一个班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
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出发,探讨当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引导式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应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大巴山深处的孩子阅读量小,阅读的水平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选择生活化、多元化的阅读内容,注重有效阅读的过程教学,提高有效阅读的质量。  一、重视阅读过程,打牢阅读基础  (一)阅读的时间要充分。每节课最大
“参与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参与,人人参与。在课堂上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七要素:听、看、讲、想、做、动、静,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要有效避免教学活动中的强化疲劳,使学得快慢有特色的学生互相促进。在参与式教学中要达到这些要素,重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这就是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吧!现就这个问题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提升之下,必须研究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学会”并且能“会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课; 教法; 学法; 能力;  一、英语课教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英语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期,可塑性很大,接受新事物更快,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活
经过多年的教学,对课堂提问游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也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平时我们语文教师总是说上课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