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叙动武的选举考量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8月31日在白宫玫瑰园的动武喊话到9.11十二周年前夜的缓和全国讲话,奥巴马政府的叙利亚政策在短短十天内发生了重大转折。从明示动武意愿并将“扳机”交给国会,到同意国际社会对叙化学武器核查并请求国会推迟投票,似乎一触即发的叙利亚危机转入相对平缓而又变数重重的桥段之中。白宫立场摇摆的背后,或隐含着克里、赖斯等主要幕僚关于动武的强烈建议、奥巴马本人不愿动武的主观意愿以及其对反战民意与国际声誉的顾及等多重因素。但自奥巴马宣布将决定权抛给宾夕法尼亚大街另一端——时常抱怨自身被绕开、被冷落的立法机构之时,国会却乱作一团,多位驴象两党议员纷纷作出了颇为戏剧性的站位选择。
  根据《华盛顿邮报》综合信息统计,截至9月10日奥巴马全国电视讲话之前,66位国会参议员和288位国会众议员已然通过不同方式亮出了立场。在参议院中,35位明确反对动武,8位倾向于反对,23位支持动武;而在众议院,这三个数字分别为162、101和25。如果照此形势付诸表决,参议院将因无法越过60席超级多数门槛而使得该案通过希望渺茫,众议院则将彻底无望过关。
  从驴象两党分布审视,共和党在两院明确反对和倾向于反对者中均占据多数,且明确反对者多于倾向于反对者;而民主党则在支持者和未表态者中占据多数,其中多数为未表态者。需要指出的是,民主党参议员中的支持者为16人,仅略微多于明确反对者和倾向于反对者(合计11人);而民主党众议员中的支持者为17人,显著少于明确反对者和倾向于反对者(合计72人)。如此差距,足见在叙利亚动武议题上,共和党主流倾向于反对,而民主党主流则处于无从抉择的尴尬状态,部分亮明立场者也多为反对。
  参议院:个人主义至上
  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由民主党占据多数的国会参议院最初还是对奥氏动武意向给予了积极回应: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在9月9日复会之前就紧急召集了相关听证,并以10比7通过了同意动武授权的委员会决议案。在由10位民主党和8位共和党议员组成的对外关系委员会中,2位民主党、5位共和党议员反对动武,1位民主党议员弃权。
  在外委会推出授权决议后,国会参议员们却并未随声附和,而是更多纠结于选举考量以及党内派系与代际间的争斗。作为院会多数党领袖的哈里·里德在9月3日与奥巴马会面后明确表明了支持态度,但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诺却始终闪烁其词,直到9月10日才试探性地站进了反对阵营。这位来自肯塔基州的共和党领袖,在面对2014年改选空前不确定的形势下,2008年就勉强连任的他只好倒向了略显安全的一边。
  自2008年以来,麦康诺已承受了来自民主党和共和党党内保守派的多轮攻击,他们将国会的毫无作为归咎于其领导无方,将国会不通过对中国施压来缓解美国经济颓势归罪于麦康诺的华裔夫人赵小兰等等。如今,麦康诺的境遇可谓雪上加霜:一方面在2014年参议院改选中面对的对手——肯塔基州州务卿阿里森·朗德根·格雷姆斯强烈反对对叙动武,如果麦康诺顽固支持动武,他并不熟悉的叙利亚议题势必会上升为2014年选战中的焦点论题,进而为自己平添阻力;另一方面,与麦康诺分享肯塔基州选民的另一个位共和党籍参议员兰德·保罗堪称反对动武的旗手式人物,如果麦康诺顽固支持,必将在2014年改选中丧失众多对其失望而更为青睐保罗的选民基本盘,连任前景必将堪忧。因而,在华府打拼将近30载的麦康诺也不得不在选战的屋檐下顺从低头,一切服务于连选连任的基本诉求。
  抛开领导层的个案,如果将所有参议员的立场放置在其所在州的层次审视,目前的分布也还算存在着某些共性。比如,在国会代表该州的两位议员均支持动武的州有亚利桑那、加州、特拉华、伊利诺伊、北卡等五个,而两位议员均反对动武的州则包括阿肯色、爱达荷、堪萨斯、肯塔基、北达、得克萨斯、威斯康星以及怀俄明州。与同时反对州基本上都在地缘意义上归属于共和党相比,同时支持州则并不聚集在民主党传统版图上。这也说明,民主党党内关于授权动武的意向还远未达成一致。
  有趣的是,在被广泛预期将角逐2016年总统选举的希拉里表态支持奥巴马的动武意向之后,被猜测可能染指下一次白宫之战的另外两位民主党女性,即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克尔斯滕·吉利布兰德和明尼苏达州国会参议员艾米·库洛布查尔不约而同地恪守缄默。毕竟,时至今日仍旧有观点认为是2003年希拉里投票支持对伊拉克动武,因而断送了2008年她通往白宫的前程。如今潜在的叙利亚问题投票同样也是一次可能打上政治成本烙印的关键考验。
  众议院:“茶党”领跑
  由于制度设计与政治生态上的差异,须在2014年全部面临改选的国会众议员较为急于澄清立场,其明确和倾向于反对者占到了60.7%,大幅度超过了参议院的43%。而另一方面,在众议院支持动武的比例是5.7%,远低于参议院的23%,这也足以展现出在改选压力下的国会众议院更能直接反映民意的动向。
  就众议院目前的表态分析,两党领导层均未形成统一意见。议长约翰·博纳、共和党领袖埃里克·坎托、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民主党党鞭斯滕尼·霍耶、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成员艾略特·恩格尔明确支持,但共和党党鞭凯文·麦卡锡、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埃德·罗伊斯、民主党助理领袖吉姆·克莱伯恩均未明确态度,而共和党党团主席凯西·迈克莫里斯·罗杰斯则干脆公开了倾向于反对的立场。在党团主导的国会众议院中,一旦党团领导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其对普通议员的约束力也自然形同虚设了。
  相比领导层的犹疑,共和党党团内部的“茶党”势力却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气概,以米切尔·巴克曼和乔什·阿马什为代表的多数“茶党”议员明确持反对动武态度。随着巴克曼宣布不再谋求2014年的连任、进而其后将退出“茶党”领导层,阿马什等新生代人物已展现出强势接班态势,与参议院中的卢比奥、保罗、克鲁兹、李等“茶党”干将构成了有力呼应。
  表态中的华府生态
  随着奥巴马政府接受俄罗斯建议转而对叙利亚态度缓和,动武的可能性暂时下降,国会所要进行的授权投票也被无限期推迟。但即便投票没有进行,仅以国会议员的纷纷表态,也足以管窥目前华府的政治生态。
  首先,奥巴马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问计国会,从国会两院民主党议员的表现看,奥氏本人掌握的政治影响力已明显下降。随着第二任期的提前跛脚,奥巴马能为本党议员的连选连任等政治诉求提供支持的空间与能力持续缩减,其政策议程的协调力也随之缩水。
  其二,国会内部两党领导层对议题的掌控力趋于弱化,其中在众议院尤甚。通常而言,博纳虽然是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阵营的头号人物,但因其立场保守温和而无法笼络党内少壮派和“茶党”力量,后者往往以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坎托为实际核心。但从本次动武授权表态看,坎托所代表的少壮派仍旧无力驱动共和党主流,更无法将“茶党”势力置于可控范围。而在民主党这边,在参众两院领袖全部支持的情况下,仍旧出现了可观数量的议员反对动武,党团的控制力在竞选政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其三,国会内共和党毫无疑问地呈现出由“茶党”驱动主导的态势,但“茶党”势力与传统共和党之间在众多内政外交议题上的表态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本次叙利亚动武中就一览无遗。“茶党”倾向于不动武的孤立主义,但共和党传统则往往代表军工利益、在军事安全议题上持有激进的鹰派立场。这一涉及价值判断和利益分配的党内分歧无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共和党必须用心、耗时磨合的突出矛盾。
  其四,国会议员在叙利亚动武问题上的取舍,似乎极少是针对叙利亚以及中东事务本身做出的,更多是出于对选举因素等国内政治诉求的考量,这也充分预示着2014、甚至2016选举周期的悄然而至。未来需要由国会经手的众多国内外议题,都可能被标注上选举政治的标签。当华府再次全面进入选举时间时,任何对国家利益负责的政策决定或将无法放置在期待之中。
  如今,美国国会还未对叙利亚动武投票,就已在全世界面前成为输家。当总统遵循1973年《战争权力法案》将权力交由国会决定之时,已然深度极化的国会竟然陷入“自我反对”的内耗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被代表的民意相互对抗,代表民意的政客又陷于个人的政治计算,美国的政治在充分演绎多元介入之余,却在全世界面前把犹豫不决的美国晾在了一边。
其他文献
地处“边陲之地”,动荡不定国家状况  身陷“强权掌控”,错综复杂外交关系  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半岛都是俄国和波兰、立陶宛、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等大国强国争夺与瓜分的对象,其中俄国和波兰对乌克兰的争夺尤其激烈并且持续的时间最长。而克里米亚半岛,则因为位于黑海要冲的战略地位以及它与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恩恩怨怨、分分合合的复杂关系,而成为俄土战争、苏德战争的血与火的战场。  乌克兰
随着也门危机升级,被许多人当成“局外人”的以色列开始被一次次提起。除了30多年来一直宣称与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伊朗反复指责以色列暗中帮助沙特,胡塞武装领导人也公开表示,沙特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实质上是以色列和美国犹太人“邪恶计划”的一部分,而且在胡塞武装的旗帜标语中很多是反以和反犹的内容。纵观历史,以色列与也门的关系远比标语口号宣示的复杂。  “魔毯行动”  把时间拨回到二战结束时,许多地方的民族解放运动
纪念之年  2015年注定是个纪念之年。年初我们纪念了雅尔塔会议70周年,那是二战历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决定着战后世界的秩序。接着我们纪念了万隆会议60周年,那是战后国际秩序经历重大变化的一次体现。现在我们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马上我们还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成果——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纪念,都指向一个目标: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
不久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大学堂参加了一场题为“和谐中国,和谐亚洲”的研讨会。这是一场国际关系学者与中国文化学者的对话,对于急于从国学中寻找启示的国际关系学者来说,比如笔者,启示不少。罗列如下。  以直报怨  会议期间,少不了谈钓鱼岛问题。对于伤害过我们的国家,应该持何态度?国际关系学界有人说“以德报怨”,也有人说“以怨报怨”。武汉大学一位退休的教授说,应该是“以直抱怨”,即“以己之正确见解化开
印度驻纽约女外交官在美国受辱事件引发了印度国内强烈的反美情绪。  不久前,印度驻纽约副总领事科布拉加德当街被美国警方逮捕,并遭脱衣搜查。这名女外交官的遭遇令印度举国愤怒,并引发印美外交风波。历经数天后,印度政府的态度趋于软化,并向联合国申请对科布拉加德的调职,这场外交风波才逐渐得以平息。此次事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印度先是反应强硬,最终却对美国示弱,不仅折射出印度复杂的外交心态和对即将到来的大选年的
7月20日,民进党举行了第16届第一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全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权力结构,党主席蔡英文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其主导民进党发展转型的能力增强。今明两年是民进党推动政策路线转型的关键期,今年年底“七合一”选举不仅是对蔡英文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将对民进党下一步为2016年“大选”推出新的两岸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民进党重走“小英路线”  2012年“大选”落败后,蔡英文虽辞去
中国在南海地区正面临“被战略  清晰”的压力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正面临“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严峻局面。一是菲律宾继续处于“战略亢奋”,试图强化、扩大、升级其对中国岛礁的非法占据,还将南海争端闹上国际法庭,挑战中国在南海权利主张的法理依据。二是外界猛烈炒作“中国即将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等传闻,美国政府借故频频隔空喊话,警告中国不要“四处重划边界”,要求中国把包括“断续线”在内的主权声索“说清楚”。三是
姚明退役令大批NBA中国球迷颇为失落,易建联则在NBA陷入低迷久坐“板凳”,就在此时,一位23岁的华裔后卫林书豪腾空而出,再度掀起中国人对NBA赛事的热情。  2月5日,林书豪以纽约尼克斯队替补身份出战新泽西网队,一举拿下了全场最高的25分,他在第四节带领球队打出13 4的攻击波一举拉开差距,尼克斯队在主场后来居上掀翻新泽西网队。林书豪19投10中、七次助攻、五个篮板、两次抢断和一次失误,被尼克斯
该怎么评价德国跟欧洲之间的得失恩怨?理顺德国和欧洲、德意志民族和其它民族的关系,是默克尔政府迫切需要应对的一个课题。    迄今为止,德国的战后历史持续书写了一连串的成功。它完成了文明进化,修复为一个令人敬重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吸纳和消化了东部,却又没有破产。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接踵而至,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在这个冬天,与整个欧元区的风雨如晦相比,德国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8月13日宣布,俄罗斯将禁止从阿尔巴尼亚、黑山、列支敦士登和冰岛进口农产品,以报复这四个国家追随欧盟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  欧盟6月决定把对俄经济制裁延长半年。作为报复,俄政府当月宣布对欧盟食品的进口禁令延长一年至2016年8月5日。  梅德韦杰夫8月13日在政府会议上说,一旦乌克兰与欧盟之间的一项经济合作协定生效,俄方将从明年1月开始禁止进口部分乌克兰食品。  乌克兰和欧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