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资源催“情动”,巧设随堂练笔促“辞发”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有效随文练笔训练点的选择,就是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恰如其分地设计出掀起课堂高潮的写话练习。
  【关键词】文本资源;情动;随堂练笔;辞发
  刘思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方能“辞发”。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我笔写我心”,唱响最美妙的“心灵之歌”。
  “随文练笔”就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角色之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随之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诉说自己的情思,展露自己的智慧,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有效随文练笔训练点的选择,就是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恰如其分地设计出掀起课堂高潮的写话练习。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认为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一、依托教材文本,练在技能迁移处
  朱熹曰:“古人作文做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语句、精彩语段、精巧篇章、寓意方式等,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 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
  1.仿句式练笔。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特色的结构,我们可以模仿其中的句式写片段,如人教版第四册《北京亮起来了》其中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句,“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下文是讲北京城夜晚灯火璀璨的景象。可以围绕“每当夜幕降临,潮州城就亮起来了……”写一段话,写好、写出特点,学生自己动手写了,也印象深刻多了。
  2.仿章练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學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课堂,学生将技能学以致用,并在练笔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精神生命不断得到新生。
  3.仿立意练笔。人教版第十二册《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从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富含教育意义。教完这一课,可指导学生模仿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如“咏荷”“扫帚赞”“春蚕颂”等。
  二、善用文本空白,练在拓展延伸处
  文本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正是召唤学生参与阅读、驰骋想象的意义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处,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激情达义,深化主题,从而有效地促进言语能力的提升。
  1.抓住标点符号填充。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的一文时,有一段老班长说的话:“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这一段中用了两处省略号,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想一想,省略的这几处老班长还会说些什么呢,试着写出来。课堂,因着这样的留白与补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2.抓住意象还原处填充。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我想,何不用这个成语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掀起了议论高潮。经过一番交流,大家对“饱经风霜”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我顺势追加:文中的车夫会是怎样的形象呢,想把他写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给黄包车夫画像,成了本课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住事件略写处填充。如《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教师说:“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会怎样议论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天哪!让我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这不是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律吗?”“是啊,虽然白天也可以睡觉,但是毕竟睡不好。白天睡不好,晚上还要做事,这种生活太煎熬了!”“这猫头鹰怎么这么自私啊?”“难道它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作息规律吗?为什么非得强迫我们都跟它一样啊?”……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纷纷”啊!这样既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了“议论纷纷”的含义,又理解了课文内容。利用这种补白的方式,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当中去,不但激发了孩子参与阅读的主动性,适时地进行了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
  4.抓住结尾遐想处填充。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送给他们创新的钥匙。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教师可这样设计练笔:洪水退去,当幸存的村民看着昔日美丽的村庄变成了一片狼籍,有何表情,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又如《去年的树》一文:鸟儿飞走了,它会飞到什么地方,又将发生什么,可写出鸟儿的心情,也可以续编故事。这些练笔,正是基于对文章的深入解读,主旨的深刻感悟。这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 实学语言。   三、捕捉情感共鸣点,练在文本动情处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著作者的"感",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师要根据写作目的,适时设计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情感的具体情境,使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唤起情感共鸣;同时紧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随堂练笔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歌唱” 。
  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教学中,我寻找到了这个"情感喷发处"——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由此创设情境:“这枕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碎的父亲,这枕巾蕴藏了一位老人内心多少的痛楚呀。透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辗转反侧,一夜都睡不着,回忆与儿子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我仿佛听到了毛主席情不自禁小声喊着儿子的名字,声音凄楚。”“毛主席手拿着与儿子的合影,久久的凝视着照片,然后情不自禁地掩面痛哭。”……学生的情已被激活点燃,于是我趁热打铁,以《那个漫漫长夜》或《那个难眠之夜》为题写小练笔。不难想象,毛主席那似山般厚重的爱,如海般深邃的情都化成了学生手下的文字,情动辞发,此时的练笔达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四、深入理解意境,练在文本改写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或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等,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描写的是江南乡村的生活场景。诗人把“茅檐”“小溪”“青草”和“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等连缀成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景物画"。全诗内容浅显,意境优美。据此,我要求学生把握原诗的内容,借助插图充分发挥想象,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具体生动地写出来。学生通过练笔,再次进入诗的意境,仿佛听到了一对白发夫妻,乘着酒意,彼此取笑逗乐的话语,仿佛看到了三个儿子或劳作、或玩耍的生动场景。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审美能力,又是一次很好的情节想象训练。
  叶圣陶在1940年发表的《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依托文本,精讲、细品,寻找读写结合点,巧妙地设计课堂练笔,让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整体构建,实现“情动”向“辞发”的飞跃,进入“禅房花木深,奇峰报晓春”的另一佳境!
  参考文献:
  [1]韩章海.立足文本,扎根语言文字训练.素质教育,2016.5(2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若想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言训练中积极开展体验情感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训练中体验情感的阅读教学实际发展情况,并针对语文S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此来实现新时代教育的阅读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在情感学习中感受到阅读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
[摘要]英语阅读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极大地提升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更多地道英语表达及锻炼英式思维。本文将探讨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计划;精度;泛读;猜词能力  在中考英语中,阅读占据了30分的比重。中考英语阅读中,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自身语文技能、思维品质、文学修养的基础,也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学会表达自己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小学时期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其他
本报综合报道 10月8日下午,汕头市教育局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局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带头,全文通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汕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冬同志指出,局领导干部和各党支部负责同志带头逐字逐句、全文通读《条例》,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掌握《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党章党纪意识,在思考处理问题时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以党的纪
【摘要】笔者以V-ing形式的用法复习课为例,呈现教学活动的过程,运用黄和斌提出的“整体观、概念观和兴趣观”对语法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得出取得高中英语高效语法教学效果的启示。  【关键词】高效语法;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和斌2002年提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整体观、概念观、兴趣观等组织语法教学。笔者以此为理论框架,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6选修》Unit 5 Gramma
【摘要】校本教研要以师为本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学有效性。科组可以通过各种比赛建立教研共同体,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磨课,在团队与个人的互相影响、促进中实现“师本”校本教研。  【關键词】教研共同体;“师本”校本教研;课例研究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文中笔者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结合农作物的习性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的农业发展观,强化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的核心素养。  一、学以致用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意义深远。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采取科学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实际,重点论述了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方法  阅读是汲取信息、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学习能力的外显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对文本的审阅能力,有益于学生人文知识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下文我们将从营造良好氛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越来重视。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秩序的维护,学校的管理阶层也要更加重视对老师德育工作的规划,这样才可以促进班主任的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  现在是教育改革的时代,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
2018年8月17日中午12时,随着一声开渔令,上千艘渔船从广东省阳江市闸坡渔港驶向大海,广东省近4万艘应休渔船结束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休渔期。  休渔期,又称禁渔期,是指为保护渔业资源而规定禁止捕捞的时期。禁渔期内,在规定水域内禁止捕捞某种渔业资源或禁止某类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我国南海禁渔期内,除钓具以外的作业类型全部禁渔,为渔船提供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也一同列入禁渔目录中。  我国早在夏商时代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