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文学性阅读的特点和备考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新高考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考察语文关键能力。在特定情境中,根据任务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情境”与“任务”。如何落实以上精神,大家一直在摸索。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在这一点上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这次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是由金克木的小说《国文教员》及作者写的评论构成的两篇“非连续性文本”,其设题“叛离”了传统考查方式及由此衍生的答题套路。传统的考试,无论题目怎样变,学生的思考范围和参考答案都离不开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结构和具体内容都基本一样。这都是出题思维和答题思路固化的结果。这显然不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悖于选拔人才的宗旨。这次适应性考试的的文学类阅读题设置了基于文本的独特情景与任务,学生必须真正理解文本,弄清“情景”才可答题,不能用固有知识和熟悉的“套路”应对。这样就很好的体现了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关键能力“是可以通过‘答题’来检测或推断学生应对复杂情境,解决非规则、不确定性真实问题的‘做事’能力”的思想。
   作为小说的《国文教员》文本与以往典型的传统小说(或者叫“标准小说”)大不相同,它更像一篇小品文或散文。同时,材料还增加了一篇 “实用性文本”(文学评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组合成“非连续性文本”。这种选材上的创新,实际上是为了服务于创设“情境”,其实这两篇材料本身也可说是某种特殊的“情境”设置。这就打破了学生的阅读和认知习惯,打破了惯常的答题思路,或者说万能的“套路”。
   我们不妨看看它设置的两道主观题。
   第8题: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4分)
   本题的“任务”指向明确、新颖,答案完全不能从所学的小说知识中去寻找,任何“套路”也“套不上”,只能根据两个文本所提供的“情景”——两个文本的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去寻找答案。文本二中提到了传统小说的作者为稗官,内容多是记录人物言行,特点是传言较多、不记真假。题目提示我们“作者心目中”的“自评”,这就告诉我们文本二中的观点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它不一定符合文学界的定义,也不一定符合我们传统的认知。因此作者才会写道“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也提示我们《国文教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答案:①气派不大;②传闻居多;③体裁包罗万象。或者①作家出于稗官,气派不大;②小说内容传闻居多,取自街谈巷语,真真假假;③体裁包罗万象。从答案来看,没有任何“已知”的内容和熟悉的“套路”,这就充分体现了前面所说的语文关键能力。
   第9题: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这道题的任务是写“小评论”,评论方向是 “新世说”,这个概念在文本二中,它的内涵没有别人界定,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学生之前一般没见过,只能从所给文本中去寻找,只能依据文本所提供的“情景”去组织答案。文本一是一则记录国文教员人物言行的“小说”,文本二是作者的创作谈,需从中了解金克木对“小说”的理解和定义——《国文教员》不是现在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界定的“标准小说”,但它是符合中国传统小说标准的“小说”。它是“世说”的,不需纠结于真假;它是以“新”的方式“记录人物言行”,表达“新”主张、“新”内容的;它是“金克木”“自己的小说”。由此得出参考答案:①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②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③体现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这个答案通过分析所给文本的“情景”得出,没有现成的理论或知识可以参考。所以它能真正考察学生“解决非规则、不确定性真实问题的‘做事’能力”。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高考对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的选材和设题都是“反套路”的,——这就对我们的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怎么复习备考?
   我们首先要明白不管考什么、怎么考,肯定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新题型去总结所谓的“新套路”,而应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第二,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长期以来,我们总结了很多答题思路技巧,甚至还有一些公式化的答题模式,比如要围绕小说的基本要素去思考和组织语言,要用一些“术语”去进行“规范”表达等等,凡此种种,对于新题型,这些“套路”完全不管用了。我们在文学类阅读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改变观念,转换思路,一切从文本出发,关注情境和任务,利用自己的语文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去“解答”题目,应对考试,而不是想着怎么去用脑袋里“储存”的那些思路方法去“套”。只有全面准备,“见多识广”,以提高语文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基于“情境”完成“任务”,依题作答,避免套路。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创编新题,实战训练。在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结合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文学类试题的特点,针对可能出现的新题型,选择中外文学家代表性作品和文论,或者现当代能反映时代风貌、时代主题的作品及作家文论,创设新题,让学生在充分的训练中去感悟新题型的特点,去体会新题型与传统题型的区别,把握新题型的答题技巧,从而从容应对各类题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倪文尖,張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J].语文建设.2020.02
   [3]王宁,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与近代以来从哲学、宗教或道德诸进路解读儒学的各家不同,陈明是从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视角展开自己儒学论述的。他思考的中心问题是:“面对当代生活中的文化认同、政治重建和身心安顿等问题,儒学提出怎样的方案才能有效?”因为“时代变化,(传统)那一套符号系统本身的效用下降,人们无法通过它解决今天的问题。”与原教旨主义者将其理解为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自由主义者将其理解为古今时代变化的问题不同,陈明“从生命和环境
面对学习任务群统领江湖的时代,教师何为?如果要有设计好的现成教案,教师实施就是了。这还不算难,难就难在自己如何根据学情设计出学习任务群。自己设计任务群,这不仅是某些地方教师遭遇“新课标、新教法、老教材”窘境时的迫切需求,更是教师二度开发教材,重新设计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开发设计学习任务群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我认为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一、基于目标,体现整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好
1968年5月,在法国巴黎爆发了一场特别的运动。虽然它不是暴力革命,但是也有街垒、冲突和流血。它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其影响却贯穿了整个二战之后的法国社会,直到今天,法国乃至欧洲都还必须面对这场运动的精神遗产。巴黎的街垒从筑起到拆除,到今天已经整整四十年,无数思想家都在努力反思,使用各种各样的社会和阶级理论来解释那个激情似火的五月,但它并没有因此变得清晰可辨,反而因为时代的遥远而被罩上
语文有没有逻辑?语文讲不讲究思辨?在这样的疑问中,我开始了关于语文思辨性和培养思辨能力的探寻。所谓“思辨”是指同“经验的思考”相对,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只进行纯概念和纯理论的思考[1]。它包括分析、推理、判断及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析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目标应着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审视的习惯,注重思维发展与
一、命题与选题    我们从命题与选题的差别来破题。命题作文就是老师出题目,你在这个题目下写作。当然是能分出高下来的。选题作文,就是题目自己任选。一般说考试不能任选,那样可以事先准备好,也就考不成了。考试只能是命题,没办法。  我要说的是,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的差距其实就是中学和大学差别的缩影。在中学的时候,不仅作文,其他很多课程也是在命题之下进行的。老师不仅给出方向,而且给出题目让你去琢磨,而不是
省试湘灵鼓瑟/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历来为人称道。为何不是“江上数青峰”?比较言之,“江上数青峰”,只是客观陈述,而“江上数峰青”,有突出“青”之意。突出“青”字,就是突出一种色调,突出一种感觉。   一者,曲终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3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然而,正是在这短短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使国家发生了亘古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30年,中国人民日益共享改革成果,受惠最多,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今年又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下简称“大讨论”)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
一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常有机会随侍先师席泽宗院士。先师讲学余暇,也不时回忆学界前辈种种轶闻趣事,每每令我听之入迷,或大开眼界,或心向往之。  一日先师闲谈时曰:某院士曾向我亲言:“自己一生学问,就从几册书中来。”初闻此语,颇觉夸张,因与我一向服膺的“博览群书”之旨明显不合。先师日:这样的书,当然是指那种能够为一门学问打下扎实基础的传世之作,非等闲之书可比
《人生五十半部书》,顾伯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46.00元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个理论思维来自何处?是实践和学习。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五十半部书》(以下简称《半部书》),恰恰就是实践和学习的产物,使人受益颇多。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机构在推荐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时,赫然就有这本《半部书》。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顾伯平同志。念及伯平同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