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文化对哈萨克族舞蹈的影响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t1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群众文化中,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不仅丰富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哈萨克族;草原文化;创新;独特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9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今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特别重要的娱乐方式———舞蹈,是人民群众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一、哈萨克族群众文化的特点
  在中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脉以北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历史记载,哈萨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跃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赛克湖一带,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哈萨克族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一个必不可少的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中华大地众多民族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特点。
  二、哈萨克族舞蹈的特点及种类
  (一)哈萨克族舞蹈的特点
  哈萨克族舞蹈普遍具有简朴和纯真的特性,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命力。著名学者孟驰北说:“草原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表现幻觉文化,从整体上显出强烈的文艺色彩。牧人就生活在幻觉世界中,耳濡目染,生就了众多的艺术细胞。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肯定他们的歌舞只是接触到问题的一面,有高强的虚化能力才是草原民族的专长。当然这不是草原民族独有的,他们是承传了原始初民千万年积累起来的宝贵心理天赋。而农业民族恰恰抛弃了这个文化遗产。”正是这独特的虚化能力和心理察赋,使哈萨克舞蹈的审美价值有着独特的意味。
  (二)哈萨克族舞蹈的种类
  哈萨克族舞蹈包含的元素很多,以模仿天鹅、马、棕熊、鹅、羊等动物的舞蹈,也有表现狩猎、劳动生活场景的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关骑马及有关马的舞蹈。哈萨克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历来都是马背上长大的,他们是善于骑马的民族,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在哈萨克族舞蹈中,经常会看到以骑马及有关马的题材。例如《走马舞》,这是根据名曲《黑走马》创作的舞蹈。
  2.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到体现,主要是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的舞蹈。例如《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将打毛、梳理羊毛、铺毛、洒水、翻滚、擀毛、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这些动作都用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3.关于狩猎题材的舞蹈。哈萨克人在游牧的同时,长期以来还以狩猎为生,同时,狩猎也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他们一方面通过狩猎来获得乐趣,另一方面用狩猎得到的动物皮制作各种生活日用品。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积累经验,还掌握了如何防范野兽攻击的本领,久而久之,创造出了有关狩猎的舞蹈。
  4.模仿很多动物和鸟类的动作创作的舞蹈。例如:表现哈萨克族图腾天鹅的优美体态《白天鹅舞》;表现行动不便、动作别扭的棕熊的舞蹈《熊舞》;表现鹅摇摆笨拙的举止的《鹅舞》等。还有《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这个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三、群众文化对哈萨克族舞蹈的影响
  (一)对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有所创新
  在传统的哈萨克族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受群众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变化。近年来,哈萨克族舞蹈在音乐、动作、服装服饰及舞台背景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尤其是在服装服饰方面做了重大改革:男舞蹈演员以前是戴哈萨克传统帽子上台演出,现在是用色彩绚丽的头巾做为头饰,使舞蹈更具视觉性。
  (二)出现新异题材的舞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的发展,大量哈萨克族改变了以往的游牧生活方式,成为定居牧民。为迎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讴歌牧民新生活、新气象,舞蹈编导创作推出了许多新异题材的舞蹈,丰富了哈萨克族的舞蹈语汇。一方面,群众文化推动了哈萨克族舞蹈的发展;另一方面,哈萨克族舞蹈的推陈出新也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在保留原有哈萨克族舞蹈元素的基础上,将现代的、开放的、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元素融入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中去,从而形成新的哈萨克族舞蹈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和尝试。
  (三)赋予了新的舞蹈艺术内涵
  舞蹈艺术是有形象的,它用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创作者通过这些动作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继承哈萨克族舞蹈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创新、借鉴、汲取、充实自己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哈萨克族舞蹈的自身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亦充分说明哈萨克族舞蹈在群众文化的影响下,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文化生活及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正在引起社会各届高度重视与普遍关注。
  总之,在突飞猛进的时代潮流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舞蹈工作者就是要把握时代脉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哈萨克族舞蹈进行传承,使哈萨克族舞蹈事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朱明明.浅谈哈萨克族舞蹈的地域特征[J].黄河之声,2012,(06).
  [2]郑晓峰.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的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08).
  [3]杜红.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初探[J].教育前沿,2006,(03).
  作者简介:
  韩伟冬,新疆阿勒泰人,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中级职称,主要从事舞蹈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我国先秦时期的“乐”,既单指音乐,又指音乐、舞蹈和诗歌融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有时又通称为“乐舞”,有舞必有乐,有乐必有舞。乐舞的由来,《毛诗·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如果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时,就要加强语气;当加重语气不能表达时,就歌唱;当歌唱还不能尽情表达时,就手舞足蹈。于是就产生了乐舞。乐舞,既是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文化,
摘要:大学生对于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高层次、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一种引领者和建设者,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必须的素质要求。本文从合唱表演的角度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引导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问题;合唱作用;合唱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34-2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面对社会不同层次的压
摘要:目前,市场上的陶刻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仿刻历代书画名家的书法、绘画为主,而且是直接复制、临摹挪用,艺术性就很难表现。传承和创新,是紫砂发展永恒的话题。对于创新,不是说传统不可以用,而是应该以新时代风貌、新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反映传统题材,使之神韵兼备。  关键词:陶刻;创意;布局;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21-2  七千多年前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就成为了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老龄人的生活幸福感希望此问题能得到
摘要: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人类社会中流传较早的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纷繁多样的种类,不同的类型凝聚和寄托着不同的内涵特征。舞蹈是通过人体形态的展示,使观众通过视觉来感知的一种表现性艺术。在所有的表现性艺术中舞蹈是和再现性艺术最为接近的一门学科,因为它是一种嵌含着深厚情感的艺术再现。  关键词:艺术活动;节奏性;造型性;  中图分类号:J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
课堂教学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精彩的剧目演出离不开排练厅里一招一式的繁复练习;训练学生从排练厅走向舞台,单一、规范的课堂组合是表演剧目的“奠基石”,课堂中的教学组合与表
摘要: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总是和一个优秀的圆号声部密不可分。圆号是铜管和木管音色之间的纽带,也为弦乐音响涂上凝重的底色。配合默契和声部平衡的圆号声部,是一个优秀和成熟的交响乐团所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圆号;交响乐团;四个声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79-1  一、圆号声部在交响乐团中的重要性  圆号是西方交响乐团中不可
摘要:舞蹈不是肢体活动,舞蹈是个修炼,是灵魂与身体的对话。林怀民先生独特的训练方式通过云门舞集,开拓了属于林氏独特的舞蹈世界。  关键词:云门舞集;林怀民;舞蹈;训练方法  中国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97-1  林怀民先生说:“舞者每日的功课是学习如何运用肢体,做出正确的动作与姿势。然而,我们看到的不是手和脚,不只是跳跃和旋转。我们看到一个人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学习音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和喜好,学习音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有个显著的问题——很多刚开始接触音乐和学习音乐的爱好者,不知如何踏入音乐的门槛,也不知如何学习音乐。都简单地认为只要学习唱歌或者是器乐,片面的理解音乐学习。本文给初学者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初学者更好的去学习好音乐。  关键词:音乐初学者;学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摘要:琵琶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弹拔乐器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它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的灵气和这片土地长到了一起。但同大多民族器乐一样,它的普及与推广仅仅局限于少数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远达不到它作为“民乐之王”该有的认知度和普及度。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访谈研究和自身学习琵琶十余年的经验,站在琵琶艺术特质的基础上探索琵琶的推广之道,从艺术本身和市场两方面,提出了六点建议,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