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体育课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并从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品德”的含义及其理解、各种品德的“知”与“行”、各种“小”细节背后的“大”问题、各种品德的教材和情境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本文指出,将体育课变成“走心”的体育课才是我们体育课的真正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立德树人;品德;勇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10-03
  问题:体育课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如何?
  如果说当前的体育教学在“教懂”“教会”“教乐”方面都还存在问题的话,那么体育课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就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毛主席早就说过,体育是载德育之车,所有人都能说出一大串“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人更是把自己的教育功能说得满满的、多多的。1993年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可以列出多达58条思想品德目标,2001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可以列出上百条“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育人目标,但是至今,似乎这些目标还依然都停留在《大纲》和《课标》的纸上,依然停留在基层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指导思想”中,依然停留在老师们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里。有时问问一线教师“什么是意志,你平时怎么培养意志?”“什么叫勇敢,你如何让你的学生都勇敢?”“什么是坚强,坚强和不坚强的表现都是什么,你的学生都坚强吗,学生不坚强了你怎么办?”“什么是忍耐,人需要忍耐什么,你和学生都清楚吗?学生忍耐不住时你是怎么说服他们呢?”“什么是公平,有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如何教育学生崇尚公平、创造公平并如何对待不公平呢?”“什么是规则,同学们喜欢有规则有约束吗,不喜欢的时候,你怎么教育?”等等这些问题时,基层的体育老师们却是一脸的茫然,一看这茫然就知道那写在“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里的意志、勇敢、坚强、忍耐、公平、规则,还有那众多的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友爱、协作、顽强、拼搏、竞争、责任、助人、创新等等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都说德育难,都说德育太“高大上”甚至是“假大空”,我们体育中心的德育也难,也高大上,也都停留在决心上和教案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那么,体育课中的“立德树人”为什么难以落实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我们对诸“品德”的正确深刻之含义认识清晰了吗?
  其实,我们对诸多“品德”含义的理解还远不够清楚,更谈不上清晰。“品德”之事,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近,于是,大家都误认为自己对这些“品德”的认识很清楚,很正确,因此对其判断也很简明快捷。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百姓脱口就是“这人真缺德”“他素质差”“那人没教养”“这孩子太胆小”“你太不懂规矩”“小王一点儿不扛事”“这件事有失公允”“那是个熊孩子”“他很不合群”“那家伙真……”“那么多人见死不救,一点儿不勇敢”等等,但当你认真地问起什么是意志、勇敢、坚强、忍耐、公平、规则、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友爱、协作、顽强、拼搏、竞争、责任、助人、创新时,似乎又谁都说不清楚,不但说不清楚,还会有人经常把固执当意志,把莽撞当勇敢,把耍混当坚强,把懦弱当忍耐,把平均当公平,把惯例当规则,把哥们义气当团结,把占便宜当竞争,把施舍当助人,把鸡贼当创新。其实体育教师和学生们也是老百姓,因此,当他们面对一大堆需要培养的“好品德”时,他们也会觉得困惑,也都说不太清楚,于是乎,他们也就不必求甚解了,也就是教师说一说、学生听一听就算了。
  因此对品德的正确认知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人生体会,在此对那些常见“品德”的正确深刻之含义进行如下(表1)分析和解释,仅供同仁们指教和思考。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体育教师们万不可对“好品德”进行望文生义的肤浅理解,更不能将“品德的培养”庸俗化和简单化。如果肤浅了、庸俗了、简单了,那么“品德”也就变成一时的临时被激发、被鼓动,甚至是“装扮”出来的“好表现”,而不能成为一种长久的“好品德的培养”。
  二、我们注重道德培养的“知行合一”了吗?
  过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品德培养上,体育教师们往往是讲道理多、号召多、提醒多,但行为要求少、规范少、示范更少。应该说学生都知道要勇敢、要拼搏、要团结、要守纪、要合作、要勤于思考、要善于创新、要文明、要有意志、要顽强、要互相帮助、要有责任感,但是怎么做才是,怎么做才不是,学生说不清楚,老师也说不清楚。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知”和“行”处于脱节的状态,因此品德教育在“知行不合一”中变成了空洞的口号和不可实现的目标。
  要实现“知行合一”,就要仔细研究“知”和“行”是如何对应的。表2是笔者的一些分析和解释。
  三、我们的内心里是不是习惯“高大上”而不在乎“小事小节”,我们习惯“以小见大”吗?
  在以往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品德培养上,体育教师们还往往是讲大道理多、抓具体的小事少,我们总觉得品德是大事,是大问题,而一些小节无伤品德的大雅,因此我们就“抓大放小”“放松小节”了,但长此以往,品德就成为了没有抓手的“大原则”和“大说教”。在现实中,体育课里却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大事”,而到处都是反映着“大事”的“小事小节”,但就是这些弥漫在体育教学中的无数“小事”,充满着可以判断学生不足的细微线索和可以教育学生的教材和契机。表3是笔者归纳的各种“小”的背后可以看到的“大”。
  四、我们的品德教育是不是缺乏有效的“教材”,品德教育是不实际过于空洞和苍白
  在体育教学实践的品德培养中,体育教师们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要发现和抓住进行品德教育的“情景”,挖掘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但是,发现和抓住进行品德教育的“情景”和挖掘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过去体育教师们也在利用情景,也在寻找教材,但一直以来效果不太好,主要是因为“情景”不准确、不恰当,而教师太过一般的“教材”则往往又“不走心”,结果使得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效果平平。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注意对品德教育“有效的教材”和“走心的教材”的积累和凝练,只有有了这样的教材,我们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表4是笔者对“品德教育的情景”和“有效的品德教育的教材”的归纳,也供同仁们思考。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重要的时间节点为顺序,介绍了北京市课外活动计划的来龙去脉,阐述了课外活动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总结了课外活动计划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陈述了未来的课外活动计划工作指导思想,以期为京津冀课外活动一体化以及兄弟省市开展课外活动计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计划;义务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9-00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的要求。本刊2014年力邀学校体育界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学校体育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深入落实全省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交流课改十年以来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经验,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蚌埠新城实验学校协办的“第四届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蚌埠新城实验学校操场隆重举行。来自全
问题缘起    一天下午的田径训练课上,小峰一直不在状态,不是跟不上节奏,就是抬不起腿,对我的严厉呵斥也不当一回事。训练结束以后,我将小峰单独留下,准备和他谈一谈。没想到小峰第一句话就是:“教练,我要退队!”小峰是田径队重点培养的对象,在短跑项目上很有天赋,现在,他却要退队!一时间,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问他原因。原来,小峰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又好动、贪玩,三番几次地违反了班级纪律,班主任多次
关键词:女生;单手;胸前;投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72-01  在篮球投篮的教学实践中,部分低龄或力量素质较弱的女生采用传统的单手肩上(头上)投篮动作,往往存在着投篮范围小,较远距离投篮动作变形,比赛时不能拉开对方防线等现象。笔者采用单手胸前投篮技术,拉长投篮出手前的用力距离,有效提高她们投篮范围。  一、动作方法(以右
关键词:煎熬;跨越;作课历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21-02  一、课前准备的重点  接到上课任务后,我的内心从“沾沾自喜”转变到“不知所措”,我到底“教什么”“用什么教”“怎样教”“为了什么教”,这一些列的问题开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觉得公开课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在常态课中有所取、有所用,所以我决定上一堂更接地气的常态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也步入了实施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广大中小学校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学生和教师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经历了高考检验的新课程改革也初步得到了社会认可,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积极关注。这充分说明,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一
摘 要:笔者学习江苏省学校体育网优质课视频课例后,对鱼跃前滚翻基本部分三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提出了实践建议,同时通过《体育教学》实案栏目的推介,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关键词:鱼跃前滚翻;课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58-02  近几年江苏省学校体育网所挂出来的教学视频,笔者一直深入学习,并积极运用到
关键词:浑南区教育局;冯凝;学校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06-01  “一袭红衣,一头短发,看上去她要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她,就是浑南区教育局局长、原浑南区第一小学校长冯凝女士,曾任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的班主任。近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现场展示活动在沈阳市浑南区举行,记者每天都能见到一袭红衣的冯局长出现在展
关键词:武术教学;激发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25-01  2013年9月17日,笔者有幸参加了黑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并观看了全部小学的武术和格斗对抗类项目教学课。这些教者来自全省各地,经过层层选拔推荐上来,他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当前武术和格斗对抗类教学的新思路、新做法。各位老师从教材选择,专业素养,器材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