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分享阅读中快乐成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阅读至关重要,其能促进儿童学习新知识。目前,分享阅读这种形式在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实施,作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幼儿教育形式,它不仅给常规的幼儿园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渠道和途径,也切实的帮助儿童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在阅读与认知上的提高。结合具体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们还需做到对症下药,远离部分常见误区,提升分享阅读精准度与有效性,使其更加适应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这不仅是对分享阅读的适应性调整,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幼儿 分享快乐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172-02
  引言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群体年龄小,尚未形成一定的组织纪律性与自控能力,教师们的日常引导需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0~6岁儿童在语言学习、认知与表达等方面处于良好的学习阶段,可塑性强,且心智逐渐成熟,能够给予老师们有效的教学反馈。分享阅读也成“大书阅读”,起源于20世际60年代的新西兰,指的是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一本书,在游戏中完成共同学习的实际效用。儿童在过程中能够相对轻松的和家长度过宝贵的亲子时光,适当的弥补了目前一些家长在儿童教育上的角色缺失,同时他们在与父母的共同阅读中精神相对集中,在学习上的配合度较高,往往能从书籍中获得比较使用该年龄段的知识与能力储备。
  一、现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幼儿园已经引进了分享阅读这一模式,并专门设置了定期的分享阅读时间与活动场地,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由于一些幼儿园及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在开展分享阅读时,学生以及家长在教室或者活动室会感觉环境过于拥挤和嘈杂,进而导致阅读效果以及亲自活动反馈不佳,有的家长因为类似原因不愿配合,导致分享阅读这一比较先进的亲子活动形式处于尴尬的境地。再如,对于阅读素材的选择,学生家长以及老师还没有明确的计划或者指导,书籍选择不当的情况包括难度过高、内容太长、缺乏教养价值,等等。尽管分享阅读是幼儿园为儿童和家长打造的亲密互动时间,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也不能脱离教育本质,不恰当的阅读内容不仅不会给幼儿带来良好的体验,还容易让他们感觉乏味和不耐烦,从而使分享阅读的意义和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类似分享阅读的新型教育手段继续应用于幼儿园。
  二、 幼儿园分享阅读的主要实施策略
  1.分享阅读的环境优化
  环境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相当重要,因为通过视觉传达给儿童的信息在他们所处的阶段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样的道理,现阶段幼儿教育涉及的很多部分都是依托比较直白、明确的视觉感受作用于教学对象,分享阅读想要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也应当从环境的优化入手,充分利用多种场景和道具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对其认知和系统学习产生积极引导。一方面,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积极的为学生争取活动室、社会中的亲子机构等类似的条件,尽量的打造轻松、温馨的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放松紧张情绪,让他们能够忽略环境因素,与父母共享宝贵的阅读时光。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尽量减少单次分享阅读的人数,比如分批开展分享阅读、启用小规模教学、利用场地划分等等,让学生与家长的相处尽量私密、安静,进而保证有效性,而不是单纯的注重规模、忽视质量。分享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尝试,每组家长和孩子在进行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这与学生、家长本身沟通方式与相处方式有关。所以,幼儿园和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尽量给予他们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一些有可能干扰分享阅读的因素,这样才能在环境和氛围上为其形成第一层保护伞。
  2. 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引导
  因为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小,学习意识以及自律能力都较差,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当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既不能纵容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意识,又不能“一刀切”地对他们全盘否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内容产生很多疑问,也会在阅读后向家长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时家长需要细心听取他们的问题与想法,做好甄别,及时且恰当的将素材中蕴含的道理以及优良品质传达给学生,并教导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很容易受到同学、家长以及陌生人的诱导,因为家长们应该积极的利用分享阅读的机会,帮助学生分辨善恶,逐步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老师们在过程中则应该对家长们的表现给予关注,在一些家长出现敷衍孩子或者呵斥打骂孩子的情况时,老师们需要及时制止,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抚,防止他们在日后的分享阅读以及亲自活动中出现排斥和抵触。
  3.对学生自主社交的支持
  因为分享阅读并不是某个学生和家长的单独行为,所以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书籍的交换以及共同的阅读,同樣的,学生的家长也可以达成合作,共同完成孩子的分享阅读。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回家之后很难有一起学习或者玩耍的伙伴,分享阅读则给学生和家长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它作为亲子活动中的一个实践形式,老师们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和家长组建合作小组,两到三个孩子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乐趣。学生在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的社交,学会分享与奉献,家长和辅助和引导可以帮助孩子们缓解羞涩与胆怯,同时也能激发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与欲望。所以,在分享阅读的大框架内,老师和家长也可以进行自主的创新与尝试,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因素都能被引入到分享阅读的实践之中。
  三、结语
  分享阅读作为一个新型的幼儿园教学模式,还需要经过家长、学生与老师们的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与评定。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需要积极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的研究和尝试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更科学与更具可行性的分享阅读模式,将会逐渐成熟并被全面地应用于幼教领域。
  参考文献:
  [1]叶青青. 分享阅读让儿童在快乐中悄悄成长[J]. 基础教育研究, 2008(8):46-49.
  [2]沈倩. 分享阅读,促进幼儿快乐成长[J]. 考试周刊, 2016(69):194-194.
  [3]王成兰. 让早期阅读陪伴孩子快乐成长[J]. 新课程(小学), 2016(1).
  [4]苏萍. 幼儿分享阅读活动浅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0(3):228-228.
  [5]袁文. 探析如何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J]. 读天下, 2016(2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课后记录的含义、课后记录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及如何写好课后记,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后记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63-01  课后记录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写课后记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那么课后记录是什么呢?课后记录是指在每节数学课后,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要部分。计算机的普及也对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的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其内涵与应用方式进行探究十分重要。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对任务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型教学中任务制定的方法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本文以吉林省大来站单站蒸发计算为例,论述影响线性扰动模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线性扰动模型有效性的时空代表性,进一步探讨了站点观测项目和观测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课改主要是改变教学方法。《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就一堂课而言,课的引入阶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引入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氛围,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浓厚的兴趣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为此,我们就课改实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本文从新时期干部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诸方面.论述了干部档案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的意义和作用。
<正> 0 引言众所周知,确定造床流量,目前理论上尚不成熟.因此其概念模糊,提法不一,方法甚多.在早期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河床基本上是由洪水造成的,因此采用与最高水位相应的
王元化先生在新近出版的大著──《清园近思录冲,郑重地提出了关于“知人论事的标准”说,是一个创见。但他在臧否具体人事时,在不同情境下,一是取“双重标准”,二是变化不定。足见
在确定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时,常包含着工程经济方面的考虑,但目前这种考虑至多也是定性的,没有定量分析计算作为依据.本文应用风险分析技术来计算工程的期望损失,并以此作为
【摘 要】伴随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训练的方式和内容也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调整,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准。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互动学习对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提升其专业性音乐技能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简要阐明视唱练耳训练的内容及互动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互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