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影響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学习态度和思想导向。宿舍建设是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陶冶大学生情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本文提出了深化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科学布置规划,形成育人合力;发展“软硬”文化,塑造育人氛围;完善管理考评,强化激励约束;发挥榜样力量,推动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120-04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流等方面的活动已经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载体完成。在此背景下,宿舍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起居、社交、学习等思想和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宿舍的文化氛围中,并对自身和他人起到教育作用。为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宿舍的文化育人作用,采取系列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的功能论证
  (一)宿舍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宿舍开展系列思想政治交流与讨论,大学生能够克服传统学术活动的刻板性,真实地根据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研讨,增强学生之间交流的持续性与灵活性。教师、辅导员通过走访宿舍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展有温度的“心贴心”交流,能使学生的思想困惑得到解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宿舍文化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情感心理
  通常来说,高校宿舍是一个由4—8名大学生组成的集体。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共同学习、团结互助形成了宿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实践证明:“基于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或者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大学生的情感可以得以良好的发泄与诉说。”[3]因此,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深度交流,使他们结成宝贵的青春友谊,起到调节情感、陶冶心灵的作用。
  二、深化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科学布置规划,形成育人合力
  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高校从宏观层面科学把握,将宿舍文化纳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当中。
  从学校领导层面出发,管理层要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科学布置规划,要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宿舍文化调研,掌握文化育人现状,做好工作规划,协调、督促各部门做好配合,发挥引领作用。在调研中,学校领导层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的普遍性规律,例如可分析目前大学生宿舍内部的出现“群聚效应”,即有的宿舍全员备战考研,而有的宿舍却整体沉迷游戏;有的宿舍干净整洁,而有的宿舍却脏乱无度。这些现象正是宿舍文化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只有深入探索研究这些规律,高校才能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的布置。
  在各职能部门层面,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学校后勤部门和保卫部门应做好宿舍安全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做好卫生清扫、设施维修、楼道消毒等保障性工作,为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学生工作部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院系宿舍建设的考核方案,细化宿舍文化建设的激励措施,还要就大学生宿舍如何做好文化育人工作开展深入的研究讨论。大学生辅导员要深入宿舍走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对宿舍文化建设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高校可通过经验交流会、文化论坛等形式,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各院系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就宿舍文化育人工作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创新。
  (二)发展“软硬”文化,塑造育人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宿舍文化建设既包含基础设施层面,又包含精神文明层面。”[4]为此,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需要大力发展大学生宿舍的硬件文化与软件文化,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有效结合,以达到浸润学生心灵的目的。
  在硬件物质文化方面,高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宣传阵地。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宿舍设施建设方面普遍予以了较大的投入,配备了一定的公共区域和宣传阵地,但在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为这些区域被大量的广告覆盖或是充斥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为此,高校要在优化宿舍环境建设、完善学生生活条件的同时,注重将积极的价值观融入基础设施载体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5]这一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学生生活环境的完善以达到育人目的。在深化宿舍文化育人的工作中,学校更要注重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及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融入各个物质载体,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软件文化层面,学校应注重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育人活动向宿舍延伸,将积极的价值观传递到大学生当中,通过突出情感关怀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增强宿舍内部的集体意识,形成正向的文化氛围。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节”等,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如“寝室DIY设计大赛”“宿舍微视频”“宿舍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冬至包饺子”等有质量、有温度的文化活动,鼓励宿舍集体探究合作,以赛促学,在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深化宿舍间的交流互动,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风尚和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三)完善管理考评,强化激励约束
  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规划、环境层面的塑造,还需常态化科学化的管理与考评,以发挥激励约束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为育人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
  在规范管理方面,高校要围绕文化育人的可操作性与可发展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增强贯彻制度的执行力。一是加大相关规章的影响力。高校可利用大学生宿舍的公共区域,张贴宿舍文化建设的相关条例与倡议书;通过校园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二是鼓励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文化育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此前提下,高校不应规定得过多过死,要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创造能力,引导其自主制订寝室文明公约,鼓励创作新的宿舍文化作品。
  在强化奖惩措施方面,学校可考虑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纳入院系、班级及个人考核体系当中。例如举办“星级文明寝室评比”“宿舍文化嘉年华”等评比展示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同时,考核结果可与大学生奖学金评比、学生会干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综合实践活动测评挂钩,予以一定物质、精神层面的奖励,以此引导大学生自发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宿舍文明风尚。此外,高校还要加大对宿舍中学生不良行为的监督力度,及时查出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四)发挥榜样力量,推动自我教育
  高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在培养“榜样”方面,高校要深入学生宿舍,发掘学业成绩优、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举止文明的优秀大学生,引导他们为宿舍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一是要发挥党员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大学生要率先示范,积极投入宿舍文化建设的第一线,主动向身边同学宣传正能量。大学生党员可以组织开展“寝室理论宣传团”活动,深入宿舍讲好党史,讲好文明礼仪,为宿舍文化注入政治能量。二是加强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的教育培养。高校可定期组织宿舍文化创建工作会议,交流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的先进管理经验,重视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的带头作用,营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在自我教育方面,学校要搭建大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完善学生自我教育制度,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一是建立宿舍结对帮扶机制,将先进文明宿舍与“问题宿舍”结成互助帮扶对子,推广好的做法,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二是建立大学生心理联络员制度,组织宿舍成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解决生活中各类困惑,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鼓励大学生自主进行文化创建,在宿舍生活中积极传播主旋律、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学风、舍风。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约束激励,发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力度,宿舍将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驿站、学习宝地和生活乐园。展望未来,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要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刘荣,嵇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新探——浅谈高校文化宿舍建设[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會科学版),2017,15(12):10-12.
  [3] 龙汉武,赵国强. 论高校宿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切入点[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02-105.
  [4] 赵页. 新时代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路径[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7):9-11.
  [5] 项红专. 七个向度: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提升[J]. 教育科学研究,2017(07):49-53.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肉桂属于樟目樟科植物,全身皆是宝,树皮可用作香料,入药烹饪均可,药用食用价值较高,木材可用于生产制作各种家具,而肉桂植株本身也能作为园林的绿化树种。探讨了肉桂的标准化
介绍了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冀糯172的品种特性、产量性状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生产、推广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摘 要:毕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最终环节,其内容包括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等方面,具体到实际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职场适应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教育之基、民生之本,更关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是否能有效落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新时代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社会文化转型提升,高等教育的改革亟待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起到了明显作用,其作为独立的教育模
摘 要:住宅小区绿化树种要根据区域气候、小区特色进行选择,也需要考虑采光、味道、绿化指数、视觉感受等。具体来说,应划分出宅间、活动区、景观区、内行道等不同功能区,对应安排不同树种,并匹配不同的美化手段,这样才能达成浑然天成的绿化效果,提升小区的人文性、自然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区绿化;绿化树种;树种选择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72-02 中国图
摘 要: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对应用型高校行业兼职教师的激励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法,助力高校建设一支敬业奉献、负有责任意识、教学能力强、具有实践基础的相对稳定的行业兼职教师队伍。本文认为,应积极改善行业兼职教师激励现状应着力提升薪酬和改善薪酬结构;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强化精神激励;改善行业兼职教师培训与再培养机制;多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达到共赢。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激
摘 要:现在教育部推行“1+X证书”,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都实行“1+X证书”,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合现代“1+X证书”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根据“1+X证书”的需要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生取得“1+X证书”的目标是提高就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为研究“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
高等数学是大学所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与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思想。与此同时,高等数学也是很多专业的基
豆类是北方地区生活所需的主要食材之一,比如豆浆、豆腐等,因而人们对大豆作物的产量需求越来越高。为有效实现大豆高产,引进了窄行密植的新型种植方法。对这项新型技术进行
摘 要:“三全育人”这一理念,对于我国教育工作的落实以及未来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守旧的教育管理方式与当前的教育工作不再匹配。德育在当今的教学领域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形式、内容、格局”三位一体的三全育人理念,则是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辅导员是育人工作的主要执行者,高校需要以具体的育人定位为基础,进一步思考这一背景下辅导员的育人路径,这一课题应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