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行业兼职教师激励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对应用型高校行业兼职教师的激励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法,助力高校建设一支敬业奉献、负有责任意识、教学能力强、具有实践基础的相对稳定的行业兼职教师队伍。本文认为,应积极改善行业兼职教师激励现状应着力提升薪酬和改善薪酬结构;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强化精神激励;改善行业兼职教师培训与再培养机制;多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达到共赢。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激励机制;行业兼职教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133-0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部分高校致力于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也逐渐意识到不仅需要专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更需要行业兼职教师弥补专职师资知识空缺,教授前沿的知识和正在应用的技能技术。然而,兼职教师无法和专职教师一般获得同样的激励,也无法从高校和个人得到有效的约束[1]。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针对行业兼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激励机制,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发现影响因子,得出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行业兼职教师概念和现状
  行业兼职教师一是指与高校签订合同,承担教学任务,具有实践教学、科研研究或指导任务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名师专家、技术人才等,二是指高校聘请的、以非课堂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教育、创业指导等的外聘人员。招聘行业兼职教师是校企合作的方式之一,可以使高校、企业、学生、专职教师达到共赢。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深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接触最前沿的社会工作情况,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社会接轨的融洽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更多学生在大学前或大学里有了接触外界的机会,也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使其更容易接触到新型事物和知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更有主张,更有自己的想法,学习能力更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高校和教师而言都是挑战。行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才能和实时融合市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值得高校将其应用于人才培养之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是多数高校思考的问题,于是,越来越多高校向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伸出橄榄枝,提出需求[2]。行业兼职教师不同于专职教师,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到高校任职是他们的兼职,且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效益。从教师激励角度而言,高校对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缺少足够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如何依靠激励引进高水平、高责任心的行業兼职教师,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行业兼职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机制建设略显滞后,课时费和薪酬构成有待调整
  对比现有其他工作,行业兼职教师的薪酬竞争力相对较低,薪酬较低就会削弱薪酬机制的激励作用,降低行业兼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兼职教师的授课效果。且高校行业兼职教师的薪酬一般为:(课酬标准+分院配额) × 课时量+出卷阅卷费。这一薪酬体系已经在原有的仅计算课时量的基础上有所改善。不过,因为出卷阅卷并非是每月都有,大多是在每学期期中与期末两次,因此,整体来看,行业兼职教师的薪酬提高空间也比较有限。加之部分高校人资管理体系仍受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认为行业兼职教师不是专职教师,他们的合同也不是长期的,存在相对较大的流动性,这影响了行业兼职教师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从而使得部分行业兼职教师对现行薪酬体系持不满态度。综上所述,相应的薪酬设计还有待调整。
  (二)行业兼职教师负向激励不足,考核机制执行乏力
  激励和约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正向激励而无负向激励的考核机制,不能称之为健全的考核机制。当前部分高校针对行业兼职教师的考核存在缺失。行业兼职教师毕竟不是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正向激励是对其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热情的激发,如行业兼职教师出现错误,部分高校担心对其进行惩处会让其因此而存有心结,导致教学效果变差,加之考虑到同合作单位的关系,除非行业兼职教师的错误十分严重,高校会直接同其解除聘任关系,由合作单位再换人,否则部分高校会采取谈话乃至不了了之的态度。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只有奖励而无惩罚的考核机制。与此同时,针对行业兼职教师的授课内容及相关考核,高校很少有征求意见的情况,多为学院按教材需要编制而向下指派任务,行业兼职教师因此缺乏主人翁意识,削弱了工作激励的成效。同时,高校的年度评奖评优虽旨在提升行业兼职教师工作热情,不过,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考核执行却略显乏力,并且,年度千余元的奖金,对行业兼职教师的吸引力也相对有限,因此,行业兼职教师并不热衷于约束自我,提高教学效率[3]。
  (三)对行业兼职教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培训机制有待于改善
  行业兼职教师学历以及职称水平均较高,几乎都是各个行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不过,不能忽视的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相较于专职教师则是有所欠缺的,其主要问题主要有:教学方式较生硬,未能适应大学生需要;教学活动组织没有专职教师有序,对学生兴趣激发不足;心理素质水平有限,课堂突发状况的应对不足;教学内容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基础等。这些问题拉开了教与学的距离,也直接降低了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生对彼此的满意度。而上述方面的提高,离不开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
  (四)行业兼职教师精神激励投入不足,致高层次需求建设缺失
  针对行业兼职教师的精神激励投入不足是影响精神激励的主要原因。不同于专职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的人事关系并不在学校,很多是受原单位委派到高校任教,也是希望将其所学及特长借助高校平台发挥出来,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传统组织理念下,部分人资管理者会视行业兼职教师为“钟点工”,因为他们“有课有钱,无课无钱”。也正因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同行业兼职教师接触最多的一是领导,二是人力资源部门,三是教学管理部门,其他同行业兼职教师的接触则很少,情感沟通交流自然不多。且学校对行业兼职教师的精神需求关注不足,表现为:区别对待办公环境,并未将专、兼职教师的工作氛围融为一体,专、兼职教师沟通与交流机会少,缺少聘用仪式感和重视度等[4]。久而久之,行业兼职教师缺少荣誉感和成就感,也会反向影响其对教学的热情和责任。此外,高校在学生同兼职教师的沟通机制建设方面也存在缺失,并未在学生与兼职教师间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增加师生间的了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未能使行业兼职教师在“教师”岗位上增加认同感,并直接反映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总的来说,兼职教师的归属感缺失,致使其物质需要之上的精神需要缺失。   (五)互惠共赢合作发展缓慢,合作共赢推动乏力
  校企合作是一种高校和企业双向互赢的模式,它强调培养质量,强调在校学习和行业实践实习,强调双向信息共享[5]。教学和科研很早就被确定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他指出大学的功能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中心,应加强学术研究,逐渐发展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用性和研究型人才。科研合作是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行业兼职教师除了到高校教书育人之外,还可尝试科学研究,或者为促进校企合作出力。面对社会所需,了解市场动态,与企业合作,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这既能造福高校或教师个人,又有助于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新成果也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6]。
  校企合作除了科研之外,还有选人、用人上的合作。企业需要引进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而学校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企业需求可以促进学校准确把握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相对应,学生的就业目标与企业岗位相对应,减少高校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7]。行业兼职教师能起到中间润滑的作用,可以利用高校人力資源的优势,为企业选拔优秀学生。
  三、结语
  结合上述研究思路与基本原则,同时立足于行业兼职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本文认为,行业兼职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改善,其着力点应有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提升薪酬和改善薪酬结构,注重薪酬的外部竞争性;第二个层面,丰富考核内容,完善行业兼职教师考核机制;第三个层面,重视行业兼职教师培训,改善行业兼职教师培训与再培养机制;第四个层面,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强化精神激励;第五个层面,完善并促进合作激励,达到双向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燕. 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崛起的原因与影响探微[J]. 比较教育研究,2020(06):89-96.
  [2] 王诺斯,彭绪梅,徐晗. 高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04):53-65.
  [3] 李晓明,鲁武霞. 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的制度途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1):34-36.
  [4] 陆芸. 浅析企业兼职教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2018(17):4-5.
  [5] 曹殿洁,李胜男,华芳. 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外聘教师管理[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02):101-103.
  [6] 张俊玲. 我国当前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集团经济研究,2016(08):114-115.
  [7] 郭子仪. 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的构建研究[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5-18.
  (荐稿人:张兰欣,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人们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应广泛应用科学合理的农艺技术促进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玉米种植
摘 要:为加快保山市玉米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障玉米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集成推广绿色优质高效适用技术,确保保山市粮食安全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保山市玉米产业的优势及不足,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隆阳区和施甸县实施了玉米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玉米;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38-0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项。因此,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地位十分特殊。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方面,应积极探索与实践。现代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处于竞争前沿的是企业,因此教学的任务是建立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所需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摘 要:伴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在对外交流、合作及博弈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商务领域,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基于“需求导向”商务英语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人才为主要目标,优化现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运用“岗证课赛训”融通的育人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岗证课赛
肉桂属于樟目樟科植物,全身皆是宝,树皮可用作香料,入药烹饪均可,药用食用价值较高,木材可用于生产制作各种家具,而肉桂植株本身也能作为园林的绿化树种。探讨了肉桂的标准化
介绍了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冀糯172的品种特性、产量性状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生产、推广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摘 要:毕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最终环节,其内容包括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等方面,具体到实际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职场适应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教育之基、民生之本,更关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是否能有效落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新时代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
摘 要:住宅小区绿化树种要根据区域气候、小区特色进行选择,也需要考虑采光、味道、绿化指数、视觉感受等。具体来说,应划分出宅间、活动区、景观区、内行道等不同功能区,对应安排不同树种,并匹配不同的美化手段,这样才能达成浑然天成的绿化效果,提升小区的人文性、自然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区绿化;绿化树种;树种选择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72-02 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