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女自杀,源于对父母的叛逆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女哪吒》电影的主题——叛逆,则表现的十分直接。从一开始的放马偷吃东西,到退学,无论是小路锋芒毕露的叛逆,还是晓冰一点一点积累出来最终爆发出来的叛逆,毫不拖泥带水,酣畅淋漓。然而最终,一个长大,一个离开,一个碰壁,一个妥协,只留下一盒烟头,去纪念曾经有过的青春,一身流动的锋芒。
  电影名字叫“哪吒”,他是中国最具反叛精神的神话人物之一,他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用莲花莲藕作为新的肉体。如此惊心动魄,以至于童年时代看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久久难以忘怀。电影作品《少女哪吒》中的角色王晓冰和李小路,各自也都具有“哪吒”的一面。


  像北野武执导《坏孩子的天空》里骑同一辆单车的两个少年一样,《少女哪吒》里的两个叛逆少女,也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两颗曾经无比贴近、互相慰藉的灵魂就这样失散了,说起来伤感,想起来无奈。但生活不像高考那样,有标准答案……当拖着课桌霸气站在教室门口的李小路出现,打破了晓冰心里的坚冰,如同找到了同类一般,心有灵犀,两颗心迅速靠近。小路外放,喜怒形于色;晓冰内敛,傲气不屈。电影中没有点明,但晓冰和小路对父母(权威),老师(教育),学校(体制)的反抗依旧可以隐隐感受到。李霄峰没有塑造伟大的父母、教师形象;他让两个少女读“三毛”而不是“琼瑶”;他让小路放走了一匹被束缚的白马;他让晓冰奔向了无尽的夜,如同脚踩风火轮的哪吒一般义无反顾。
  晓冰母亲作为老师,在学校时对晓冰严加看管,另外婚姻危机促使母亲对晓冰的关注趋于变态,她要死死抓住唯一的孩子,“偷窥”女儿成为家常便饭。学校老师迂腐,惺惺作态。这些都与晓冰的性格格格不入,孤傲的晓冰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电影高潮的一幕出现在晓冰一大家子各怀鬼胎围攻晓冰,忍无可忍的晓冰爆发出“哪吒”一面,割腕放血,还于父母……多年过去,那个曾经的女孩,就那样的死了,但她一直在自己的心中,从不曾离去。她连同故乡,一个回不去了,一个再也见不着。其实,作为怀念,之所以想念那个死去的女孩,其实也是在想念另外一个自己,另一个不愿改变初心的自己。假如,那个女孩没有去世?她现在就在家乡,身材变得臃肿,抱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在你遇到她的时候,冲着你嘿嘿地笑,你会怎么样?或者,她也来到了北京,与你分居在不同的城市角落,虽然知道彼此的存在,却不怎么见面,偶尔见一次,吃吃饭,讲几个笑话, 聊一聊孩子与房子,然后又各奔东西,这个样子,又会怎么样?如果真的这样,看着她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究竟会不会就此心死?
  《少女哪吒》是一部傷痕电影。留意观察的话,会发觉影片里没有一个快乐的角色,永远沉着脸的老师,长期冷战的父母,永远带着窥探眼神的邻居,拘谨呆板的教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王晓冰与李小路显然不是个体,而是一个较大的群体,社会气氛的沉闷与家庭生活的压抑,把他们变成了一种说另类也好说与众不同也好的人。当你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正常地表达情感,都无法释放内心情绪的时候,就很容易造就一些拥有敏感体质或心灵的人,加快走向自我封闭。
  《少女哪吒》故事结局,王晓冰的妈妈身穿戏服,在公园遇到了重回小城的李小路,自女儿死后,她仿佛一直这样身穿戏服等待着女儿的好朋友,戏服在这个情节里,拥有着众多层面的隐喻。王晓冰留给她的最后一个秘密——一饭盒烟头后,成年李小路奔向当年的那个公交车站,她果然看到了当年所没能看到的白马,李小路解开了马绳,白马自在地奔跑了起来,它是整个电影里最具生气的动物,英俊,强壮,如果在观影过程中感觉到压抑的话,那么这匹白马就如同好莱坞商业片里的美好结局,以它为句号,告别过去,留下美好,选择原谅,救赎自己。
  在《少女哪吒》中处处闪烁着对迷影文化的推崇,在《白日焰火》与《夜车》中,“马”隐喻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安,这一点在《少女哪吒》中同样适用,而在本片中更多的则是展现“马”的不羁与挣脱的天性,片尾李小路放生野马,似是对于命运的无声叛逆。
  [责编/尘沙]
其他文献
戴江,女,新疆籍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曾在《大爱无敌》《暖春》《雪域昆仑》和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等热播影视剧中担纲重要角色。  身高:165cm体重:50kg 血型:A型 籍贯:新疆  院校:解放军艺术学院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片名 扮演角色 导演  2014 守望乡村的女人 白菊 李艳秋  2014 黄克功案件贺子珍 王放放  2010 朱大琴 楚丹彤 李红翔  2010
期刊
摘要  陕西风格竹笛艺术在业内称之为“长安笛派”,其作品、演奏风格等方面在中国笛界独树一帜,这一风格的笛曲主要是带有陕西本土特色的音乐为主,经过陕西众多竹笛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创造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秦地竹笛乐曲与演奏风格,对20世纪乃至新世纪的中国竹笛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当代陕西风格笛乐、创作素材、代表人物、演奏风格、揉音  竹笛,中国汉族重要的管乐器之一,也是历史最为久远的管乐器
期刊
《一次别离》自上映以来,已经强势夺走43项国际大奖,成为风靡全球的电影佳作。中国内地影迷向来对电影的要求颇为“挑剔”,诸多国际声誉不错的电影都未能调和影迷的不同口味。但是,此次《一次别离》却赢得了众多影迷的青睐,各大微博的用户浏览量超过百万次,各大影评网站的评分全都在8.5分以上,各大论坛上发表的长短评论表达了影迷对《一次别离》的喜爱和期待。  来自伊朗的女演员蕾拉·哈塔米,凭借电影《一次别离》为
期刊
他是黑泽明口中无与伦比的那个伊朗导演,也是戈达尔眼中的电影艺术终结者,他曾说“导演应与观众一起完成未完成的电影”,他就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阿巴斯1940年出生于德黑兰,18岁进入德黑兰市立美术学院,一方面察觉自己并没有太多美术才华,另一方面屡屡打破学校修课规定,他花了13年时间才拿到毕业证书,年近而立之时,他还在为不相干的交警部门制作平面和视频广告糊口,69年时阿巴斯获得了成为电影系老
期刊
陈独秀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许寿棠  现在中国,虽称民国,而外侮益亟, 民气益衰, 一般国民懦弱、浮华、猥贱、诈伪, 视清末或且加甚。 自非一面提倡佛教, 以勇猛无畏治懦弱心,以头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妄语治诈伪心;一面尊重历史,整理国故, 以养成民族的自信力。 否则,前路茫茫,何能有济。  张君励  盖世尊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
期刊
导演:丹尼尔·伊斯皮诺萨  主演:文森特·卡索/杰森·克拉克/加里·奥德曼  类型/地区:动作 剧情 美国  上映日期:2015年04月17日(美国)  剧情  《44号孩子》是一个如同俄罗斯狼一般残酷的故事。这是一个被宣称没有犯罪的天堂,但生活在“天堂”里的人们却不知道,自己何时就会跌入地狱。里奥,“天堂”最忠诚、勇敢的卫士,为了它,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然而,在目睹了无辜的人被审讯,自己的妻子受
期刊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明朝嘉靖年间,腊月三十清晨,穷困潦倒的书生俞都去镇上置办过年的年货,他低三下四借来的那几个小钱竟被小偷偷走,惊恐、慌乱,欲哭无泪的俞都凄凉的坐在路边,想着家中双目失明的妻子和患有失心病的女儿正眼巴巴地盼着他买了年货回家呢,再想想家中空无一粒米的米缸,他痛不欲生,一阵凛冽刺骨地寒风吹来,俞都瑟瑟发抖。在返回的渡船上,他神情恍惚欲投河自尽,幸而被船夫所救。  夜晚,暮色茫茫,黑暗中
期刊
《无耻混蛋》正如昆汀其他的作品一样,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讨厌的人无比讨厌。或者说,在推崇者眼中,本片那些令人击节的优点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批驳者眼里显而易见的缺点,反之亦然。例如,昆汀式的大段对话在批驳者眼里会显得无比冗长,拖缓了节奏,使人昏昏欲睡;而在追捧者眼中,这些对话充满了奇妙的观点,也彰显了人物性格,增添了戏剧张力,继而衬托出表演的优秀。再例如,昆汀那些即兴式的补充与解释(诸如解释胶片易燃,指出
期刊
姜河舟,1960年生于陕西省子洲县,自幼爱好绘画艺术,勤学苦练,自学成材。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画创作,擅长写意花鸟、人物,画风追求空灵、清秀、淡雅,作品注重思想内涵和艺术语言的新颖、精致,笔墨严谨、沉着,构图清雅、含蓄。已有近百幅作品在国内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参加国内各种大展。《陕西画报》2000年第三期《长安画廊》专版宣传,陕西日报《新闻展览图片——瞬间》2002年《走进书画家》、2004年香
期刊
"只有看着记忆,随着时间飘零,直到你想不起,曾经还有个我",电影《重生爱人》融入悬疑元素,告诉我们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让我们始终在观影的过程中揪着心,想去探究主演的情感命运--恰如安妮宝贝所说过的"爱上一个人是种劫难"。  电影以清新的格调开始,借女主角苏莹之口,娓娓道出一段历经500余天之后,终于放下的初恋情怀,终于可以开始又一段看似美好的爱情。但在苏莹心里,曾经过去的校园、青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