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秋树(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树,不要伤感
  因为篇幅的限制忍痛割爱
  减掉果实、叶子
  分发鸟鸣,嘱咐它们南飞
  在这个强调廉政的季节
  它们自律得只剩下躯干
  还有一些合法的枝条
  向天空呈报名下的资产
  白霜与夜色从远处漫过来
  树,俯首寻找残余的草料
  或者那些遁入地下的虫鸣
  曾经披头散发的书生驾船而去
  那支笔的七寸泛出白光
  幽暗的情思随水而逝
  在你树下,秋风拂起徘徊的红衣
  一管箫声若隐若现
  泪水模糊了南山的阶梯
  你只要静默一个冬季就能回来
  重新蓄满歌声,展开花园
  而那些曾经眼影、粉底一般的修辞
  瘦得像一面冬夜的镜子
  不能言语
  一個人的篝火
  于向晚的风中开始堆砌
  柴火,从远古河床走来的老人
  来不及到达下一个码头
  搁浅在一片星星的滩涂
  那些沿岸的花已停止飞翔
  “蝉儿正变得茁壮”
  吱吱的声音注入周遭的空气
  花朵和叶片站在初秋的渡口
  仰望中,夜色降下来
  秋水涨起来
  燃一堆篝火
  明里看花,暗中生力
  想曾经一起行走的人
  星辉落在火光中
  推开河流中无力的悲伤
  记忆在深处哔啵作响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为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对照新标准,必须对学生踏实的文风作一些切实而有效的引导。  1、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抒发真切的体验,也就找到了创作的源头活水。  为了让学生对此有进一步的体
踏着秦砖汉瓦,越过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我们从远古走来。过去的是历史,后续的是未来。纵观古今,一脉相存,“借古讽今”从古至今“俏”。  古时,社会动乱,君王昏庸,许多作家政治失意,心中抑郁,又无处倾诉,便借助熟悉的历史故事抒写不平,让人们在古今对比中认清现实,理解作者的情感,此法即“借古讽今”。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残酷剥削、横征暴敛导致灭亡来告诫当局,苏洵的《六国论》以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  文学是人学,散文最接近作者的个性,宗璞说过“小说是全知的,……散文是一知的,多在描述自身的感受”,了解作家的经历是解读作品
电影观后感到底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近几年,我在指导学生写观后感中“摸着石头过河”,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聚“睛”会神,观感共鸣    要写观后感,首先要“会看”电影。也许有人会发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聋,谁不会看电影?可是为什么许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说写出感想了。因此,提醒学生在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休戚。同时,
回眸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卷作文试题,虽然有“文体不限”的要求,可是,许多考生选择了议论文这种文体。阅读每年高考优秀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材料典型,内容丰富充实。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观点表达、情感抒发首先依附其上。高中作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议论文材料的积累,同时更要注重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一、积累材料    1. 归纳来自课本的材料  这是学生最熟悉的一座材料宝库。它有两个特点:一是
在《桃花源记》中,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品格高雅的名士刘子骥也没能找到桃花源,而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找到了与世隔绝,清幽僻静的“世外桃源”,成为当代的“陶渊明”。  李乐微笔下的“空中楼阁”,是自己理想的栖身之所,它建在陶潜的“桃花源”里,坐落在山脊之上,是绿树掩映下的“青青美庐”,是花团簇拥下的“飘香雅舍”,是虚无缥缈的“蓬莱仙阁”。就是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家园里,李乐薇把疲惫的心灵安放,从此心灵不
事例论据,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  李白的故事  ①证明“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②证明“认清自我”  人生的意义难道只在于仕途,李白最终没有按世俗的期望去做,选择了自己的人
我们的学生对作文大都是十分畏惧,认为“作文猛于虎也”,不想去也不愿去面对,不得不面对时,也仅仅是对老师的敷衍,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来源,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没有了源头的活水,哪来的“清如许的水渠”,想写好作文自然是难上加难。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荀子也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可见,古人就已经很重视积累了,要
我们先来看一篇2007年在评分上饱受争议的江苏高考作文  怀想天空  春秋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热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
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纲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课本是纸介文化的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但是,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