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自我”的找寻中走出“高原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地域与工作的双重机缘,我与许友兰工作室的两批学员都有过深入的接触,参与了他们教学理念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打磨、科研专题的确立、教育专著的构思。如何引领他们尽快冲破成长瓶颈,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许友兰工作室的助推策略是,以打造鲜明的教学个性、构造自己的专业“地标”为突破口,引领学员潜读经典宏赡文化视野,对话名家提升教育理念,击楫教海锻炼教学内功,投身科研植根生命沃土,入专业之门,炼教学之术,开育人之智,悟教育之道,在磨砺、淬炼中找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一、在对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追寻中找到“自我”,走出“高
  原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对相关现象、问题进行思考,这些思考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而言,是零散、模糊、肤浅的,不够系统、清晰,没有深度。只有对这些教学现象、问题进行理性的发酵与加工,教学思考才能升华为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化,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情感、知识与智慧的“合金”,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因此,提出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不仅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工作室培养名师、助推教师成长的核心抓手之一。
  工作室第一期学员姜树华正是在渐进中看清“自我”,追寻“言意共生教语文”这一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腾飞的。“言”“意”问题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关键问题,其间纠缠着“文”与“道”、“工具”与“人文”、“形式”与“内容”、“感悟”与“训练”、“表达”和“思维”等众多复杂的关系。姜老师迎难而上,认真梳理“言”与“意”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借鉴共生理论,实现了对“言意兼得”这一学界共识的超越:“言意共生”不仅着眼于“言意兼得”“文意兼得”之意,更落点于“言”“意”的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之实。有了感性经验向理性思考提升的这一步,有了“言意共生”教语文这一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姜树华走到了人生的新高度,不仅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也从语文教学的实践者逐步演化为语文教学的实践家。几年间,不仅《窃读记》《鞋匠的儿子》《伊索寓言》《假如没有灰尘》等课例叫响全国,专著《言意共生教语文》也已问世。
  在导师许友兰的引领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帮助下,第二期的7位学员都有了或正在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构想。语文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王志刚老师的工作与研究又横跨语文、思品两个领域,因此,他提出“道德语文”的教学主张,力图厘清语文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发掘语文教育的道德价值,探寻教道德的语文、道德地教语文的途径。朱圣宏老师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哲学高度的思考与把握,儿童性不强,他主张从儿童哲学的视野审视、架构儿童语文,并努力付诸实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端,陈培娟老师主张从学生自主建构、回归学科本质、遵循母语规律等维度探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路径”。在对这些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追寻与实践中,二期学员必将一路风景无限,收获多多。
  二、在对独特教学理念的探求中找到“自我”,走出“高原期”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映,同时又对教学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有所设定,约束并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体现出对教学未来发展状态的期待,是教学行动的思想先导。
  第一期学员朱爱华老师在认真钻研贝塔朗菲系统论的基础上,在当面请教美国课程改革专家小威廉·多尔并获得上位理论混沌学的启发后,她确立了“主题整合”这一教学理念,并大胆实践。从语文主题阅读到语文课程整合,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随着《走近莫高窟》《如梦令》《慈母情深》等代表案例的诞生和教学专著《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的出版,她的主题整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探索在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目前,朱爱华不仅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也是百年名校如皋师范附属小学的掌门人。相信她提出的“主题语文——主题教学(不限于语文)——主题教育(不限于学科)——自主主题学习”的教育理念一定会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成果。
  三、在对鲜明教学风格的打造中找到“自我”,走出“高原期”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艺术的魅力往往是与风格联系在一起的。德国著名文学大师歌德指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作为艺术高度成熟标志的风格,也是语文教学和优秀教师追求的境界。
  语文教学风格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它是“教师个人的心、性在教学中的投影,是教师的个性心理、教学特长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个人对学科的独特感悟、体验之后,采用独特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特有概括,也是教师的文化视野、精神风貌、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在教学中的反映”。
  第二期学员李继东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准确的把握,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游戏是儿童主要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的依靠、儿童本真的存在。李继东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游戏精神的感悟,与其活泼的性格、聪颖的天资、灵活的思维、幽默的谈吐有内在的联系。工作室启发李继东老师将自己的个性之光投射到教学中,将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自然嫁接,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几年时间过去了,李老师不断追求风趣生动的教学风格,随着全国苏教版教材教学大赛特等奖的获得,随着代表课例《鸟语》《鹬蚌相争》《池上》的诞生,随着专著《游戏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即将出版,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同行的认可。
  第二期学员中,徐丹阳爽直干练、张瑞芬充满灵气、鞠僖格开朗大气、朱圣宏朴实儒雅、陈培娟本色自然、王志刚睿智内秀,他们都在努力将自己的自然个性与教学个性有机熔铸。假以时日,他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闪烁风格之光的。
  四、在对专属研究疆界的开拓中找到“自我”,走出“高原期”
  在进入工作室之前,学员们的语文教学研究大多搞的是“游击战”,缺少连续跟进的意识和深度掘进的能力,教学研究难以跃上新的台阶。工作室导师要求学员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发现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研究课题,打“阵地战”,打持久战,在对专属研究疆界的开拓中找到“自我”,走出“高原期”。现在,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发现了自己的生长点。
  自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后,“语用”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朱圣宏从阅读教学切入,积极探寻“立足文本,指向语用”的随文练笔方法,他总结提升出的模仿性练笔、想象性练笔、理解性练笔、转述性练笔等方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鞠僖格则是自觉回应席卷全国的“真语文”大讨论,开辟出回归原点、构建“真学”课堂的专属研究阵地,探索真阅读、真思考、真表达的有效方略。张瑞芬在理性分析“变味经典”对小学生语言学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走近渔父”等主题阅读课的试验,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等经典触摸中华传统文化、扎根民族土壤,如何按照汉语的规律教学语文,如何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徐丹阳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现实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关怀儿童的生活质量,而且要关怀儿童未来应该怎样活着,关怀其理想的可能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因此,她将研究的重心定位于语文与儿童的可能性,力图站在儿童的立场,实施积极的语文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欢愉,实现语文素养和精神生命的双重成长。
  美国作家海明威有句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强调了一个作家观察生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表达思想都要有独到的地方。许友兰工作室助推新一代名师成长正是从“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切入,引导学员主动彰显特色,发展个性,占领阵地,形成风格,因此成效卓著。相信学员们经历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精心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艰苦付出,一定会顺利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进入教学和人生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诗是最为精粹的文学样式。诗歌,作为语言的高级形式,是对美的一种极致追求。在笔者个人情感当中,始终怀着一种对诗的亲近,也不间断地带着学生读诗。然而不可否认,小学的诗歌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盲区”。一是由于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编排上,诗歌所占的比重很小;二是因为诗歌教学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但笔者认为诗歌是儿童成长时期最有营养价值的“母乳”。“不学诗,无以言
一、注重倾听引导,做到听说结合  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校园。通过平时的观察,你认为校园哪个地方最美呢?  (生答略)  师:校园美丽的地方太多了,请大家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校园最美的地方。小组合作,四人轮流交流,一个同学说,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交流时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每个同学交流完之后,小组内互相评一评,评出讲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在全班  交流。  (小组交流
有人说,阅读就是在他人的文字中发现自己。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具体化,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才能完成。儿童阅读同样如此。他们只有在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感觉感受,参与文本意义的重构,文本作品才有存在价值,阅读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意义。成长是一个慢过程,阅读是慢慢地浸润。儿童阅读力的提高不是“
师:同学们,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看看这些人物,你们都认识吗?(伴随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屏幕徐徐出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学生兴奋地说着人物的名字。)  师:(微笑地)今天我们将一同来学习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看,这是本节课中出现的词语,你能读准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  2.学习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错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鱼画到了纸上》。(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教材分析】  《冬不拉》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哈萨克族民间的传说,讲的是关于哈萨克族一种叫作“冬不拉”的民间乐器名字来历的动人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只体形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哈萨克族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与瞎熊进行了激烈的搏斗,最后,王子杀死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述给国王听。无比悲痛的国王为儿子的英勇和人民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与写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基础的教学是一个无法躲避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字词学习能力,巩固提高学习效果,值得教育工作者不停地探索。  近几年来,涌现出来不少字词识记方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词语抄写、词语分类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都未能完全解决学生字词识记量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作品是选编的重要内容与材料,统编本尤为如此。在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两个童话单元,共七篇童话,旨在帮助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猜想、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汪潮在其《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中提到“小学语文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教,而且要根据文体的不同特征因文而教,这是一种文体意识”。本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进
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位智者在对话。读闫学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像一边踏进了苏霍姆林斯基充满爱与智慧的芳草地,一边在聆听一场对教育的真情告白和真切思考。两位老师不论是对教育的情怀、对教育的洞见还是对教育的付出,都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读着闫老师的书,觉得很亲近,很畅快,时而拨动心弦,时而醍醐灌顶,时而心悦诚服,时而如觅知音。  闫老师的文章处处彰显着对教育规律的思考、对孩子的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开展师生同读课外书的班级读书会,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这节课,曹老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绘本《最奇妙的蛋》和《古利和古拉》,我觉得这是一堂趣味十足、富有创意的绘本读写课。整堂课,充满趣味,曹老师一步步吸引着学生们走进故事,创编故事。  一、借助绘本,激发阅读与写话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识字量的影响,独立阅读一本书有些困难。有困难了,就容易对阅读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