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提升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和整本书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文本清晰图,这样能够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让学生徜徉在书海,“品味”着书香。
  关键词:细化思维;把握阅读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而且有效,能够突出主题。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协调左右脑的机能,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上,协助于人们科学与艺术、逻辑和想象之间的发展,这样就能激发人的大脑。语文教学中能够根据文本的思路,突出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阅读的内涵。
  一、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部编教材的使用,让语文学习更具有方向感,但是教师要能整合,做到整本书的阅读。它就是以整本书作为学生阅读的对象,能够从整本书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阅读。
  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教师绘制梯度的图形,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进行单项的阅读教学,更要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思维导图与部编教材的整本书的阅读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欲望,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
  当下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是很多,从网络中搜索了几篇关于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文章,例如《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对整本书进行整合,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元,而且对示意图进行细化,对文本所设计的内容能够較好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样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在《如何进行阅读整本书》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整本书内容的示意图。同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不断提升。还有《思维导图,让整本书阅读向更深处漫溯》这篇文章也讲到了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能借助于思维导图的系统性、发散性等激发学生多元的思维,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充满着期待,提升整本书阅读实效性。
  三、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绘制思维导图突出主题
  学生阅读任务的提出,教师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结合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文本的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涵,理清思路,知道学生能够自己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绘制的图形,进行有效的修改和指导。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故乡》这篇文章,让学生在一张大的纸上,写上阅读文章的名称,然后让学生理清文本的人物闰土、杨二嫂、水生、宝儿等围绕着主题周围画上圆圈,然后让每个人物的后面不断地发散,写出他们的各自的特点、人物形象或者写作技巧,甚至文章创作背景等内容。经过教师的引领示范,能够让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当然,教师在绘制的过程,也应该呈现学生的个性,教师不要给予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发挥,有效提升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
  (二)细化思维导图,突出文章的结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成思维导图。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要能给予学生评价,自己学会细化思维导图,突出文本的结构,丰盈思维导图的内容。
  例如在阅读《儒林外史》这本书的时候,就可以围绕着《儒林外史》绘制思维导图,从作者介绍、作品的结构、创作产生的原因、后世影响、学界观点等各个方面,让学生有整体思维发散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内容不断地发散,特别是创作的原因让学生细化,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反对八股文、科举制等这样细化,学生就能明白吴敬梓能用一支笔写下来自己的时代。虽然是历史悠久的白话小说,但是对当下的学生毫无阅读障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做了一次旅行,作者用如此妙笔,把那个时代刻画得竟然如此精彩。《儒林外史》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专著,“范进中举”一节,被选入部编本九年级语文教科书等,在细化后学生就能搞明白这本小说的有趣、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等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不停地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更有温暖和寒意。学生细化了这些内容,学生的阅读也达到了顶峰,根本不需要教师的过多引导,只是逐步在细化的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走进《儒林外史》的阅读。
  (三)完善思维导图,突出整体把握阅读内涵
  学生在前面两个板块中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要能帮助学生梳理,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脉络。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本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就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阅读,根据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和侧面绘制思维导图,从孔乙己的外貌学生就能明白孔乙己的自命清高,从孔乙己的动作“排”、“摸”两个动词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好喝懒做、穷困潦倒;从孔乙己的语言“窃书不能算偷书”“污人清白”可以看出孔乙己的自欺欺人,迂腐不堪;侧面短衣帮嘲笑,丁举人殴打这些可以看出可悲可笑,备受摧残。这样学生放射发散的结构,将更多的信息融入其中。
  四、结语
  思维导图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相融合,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在关键的时刻让学生建构阅读体系,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信心,让学生爱上阅读。
  总而言之,通过对思维导图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建构清晰的阅读体系,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使学生“徜徉”在书海,品味着书香,这样就能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起步阶段,而小学科学中的文化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通过科学授课来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合作;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学科,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灵活运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来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对其创新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共同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能为教师带来较大的便捷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行,高中地理课堂越来越重视教学的高效性。地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创新教学新模式,其中最符合当下学生教学需求的模式便是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地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知识
期刊
摘要: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它虽然是无形的,却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作为陪伴幼儿成长的教育者而言,在此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基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发现,本文将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幼儿园
期刊
摘要:游戏是解放儿童天性的最佳手段,也是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启蒙,从而促进大脑的开发,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护幼儿的天性,以引导为主,帮助幼儿自主发起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参与。  关键词:自主性区域游戏;幼儿深度学习;引发与思考  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在教师对儿童能力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放权式教育,引导儿童共同参与到游戏环节和场景的设计中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两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技术;网络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课的抵触情绪,降低新课导入的难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对于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情节有趣的故事,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感知、审美,能促进幼儿主动思考。本文主要从选择恰当故事、“五位一体”教学、构建故事环境等角度阐述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故事教学;策略  早期阅读可以拓展幼儿的认知发展、丰富幼儿的情感、增加幼儿的个性发展、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早期阅读要为幼儿提供图文并茂的材料,给幼儿的视觉带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其中明确规定了幼儿是发展中的主体,幼儿的活动是主动活动。班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就来自幼儿,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整合资源、产生问题、真实探究,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的持续不断互动中真实学习。  关键词:班本课程;小乌龟;幼儿  如何追随幼儿的兴趣,支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英语作为地球村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跟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提倡,中国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而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农村孩子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跟国际友人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而且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兴趣教
期刊
摘要:幼儿园班本课程是根据班级情况定制的教育内容,为了让孩子成为课程的主人,班本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需要。在开展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根据班级的情况,依据本班孩子的个性,有效地促进班本课程的生成和建构,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开展大班班本课程《伞韵》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许多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疑惑,并由此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