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户外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生动性,相较于室内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并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若想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必须为游戏活动提供优质户外环境,幼儿教师也应努力革新组织形式与内容,如此才能确保幼儿体能得到锻炼、认知范围得到拓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教学策略
  好动性强与好奇心旺盛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户外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不仅可以避免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增强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推动其智力、体力、心理等全面健康发展,故而幼儿教师要对户外游戏提高重视。
  一、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
  1.符合幼儿天性特点
  好奇、好动、爱模仿、合群是幼儿具体表现出来的天性,户外游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丰富性、趣味性,符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与初步强化幼儿各项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较于室内课堂教学,户外游戏活动的限制性较小,整个教学氛围相对宽松和愉悦,幼儿教师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够解放幼儿的脑、手、脚、嘴,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其创新能力,这也符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幼儿教育理念。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将户外游戏落实到幼儿教育中,可以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第一,幼儿在参与户外游戏时,身体得到极大舒展,肌肉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如秋千可锻炼幼儿的核心力,平衡木可强化幼儿的平衡力,弹簧床能增强幼儿腿部肌肉力量等。第二,户外游戏增加了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阳光可以降低幼儿出现皮肤病的概率,新鲜空气能够强化幼儿的呼吸系统,宽阔的户外环境可以开阔幼儿的心胸,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
  户外游戏强调寓教于乐,相较于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自由且开放,幼儿在参与活动时不会感受到来自家长或教师督促学习的压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释放模仿天性,培养与提高想象能力。户外游戏氛围轻松且愉悦,在户外游戏中幼儿拥有高度自主权,可以随意模仿平时大脑中想象的人或物,在模仿过程中还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如幼儿最喜欢的“过家家”便是模仿成年人生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其积累生活经验。
  4.帮助幼儿健全人格
  有学者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基于与生俱来的欲望与原始冲动而生存的,游戏是展现这些一直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最好的方式。”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教师一般会营造虚拟的场景。在游戏情境中没有过多的外界人为干预,幼儿能够在虚拟场景中激发自己的欲望与冲动,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使自己的状态得到放松,充分发挥自身天性,忘掉生活中不愉快的记忆,享受毫无压力的游戏氛围,从而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二、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以幼儿为主体确定游戏目标
  幼儿教师在开展户外游戏时,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这是保证寓教于乐理念落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活动有序性和价值的关键。幼儿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确定游戏目标时应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第一,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儿的“三观”正处于萌芽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三观”对其日后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故而在规划户外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幼儿通过游戏能够学到什么”“该游戏可以提高幼儿什么能力”等。第二,幼儿教师在确定户外游戏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安全性强与吸引力较高的户外游戏,同时保证游戏难度符合幼儿的行动能力,以此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作用。
  例如,某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品质,借助植树节组织了一次“植树栽花,装点自然”的户外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幼儿以大班生为主,根本原因是该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具备基本劳动能力与理解能力,而这一活动既不会对其身体造成损伤,又能使其理解保护环境的活动主旨。活动中每四名幼儿组成一个劳动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幼儿教师保护其安全与指点种植技巧,栽种的树苗与花苗体形相对较小,采用的铁锹也是适合幼儿使用的添加了防护措施的儿童版,极大限度地保证了此次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活动结束后,为了给予幼儿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幼儿教师还陪同幼儿制作了“名牌”,将其竖立在自己栽种的小树(花)旁边。
  2.创新游戏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个体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我国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是行为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主张“生活就是教育”;著名教育学者陈鹤琴强调“活教育”,提倡采用“整个教学”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户外游戏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幼儿园要综合分析国内外优秀教育理念,结合自有资源配置情况,创新户外游戏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同时对环境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户外游戏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某幼儿园日常户外体育锻炼为例,分析户外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该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一样存在建设资金不足、场地面积不够等问题,但为了保证户外游戏价值切实落实,该幼儿园充分利用了楼顶、阳台等空间,通过安装防护栏将这些闲置空间打造成花園区、种植区、养殖区,为幼儿创设了良好且充足的户外游戏活动环境。第二,该幼儿园在幼儿身体发育与健康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每日都要组织幼儿开展2个小时左右的户外体育活动,希望可以帮助幼儿强健体魄。
  3.将情感教育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时,应注重将其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以客观、和蔼、温柔的态度对待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幼儿加强交流沟通,给予其关心与帮助,以此取得幼儿的信任,进而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基于此,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水平,明确不同幼儿在身体与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与心理变化方向组织户外游戏,确保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一,幼儿教师要明晰自己不仅是游戏活动的引导者,还是户外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开展有效互动,如此方能发现游戏存在的不足,以及深入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提高下次户外游戏的有效性奠定基础。第二,幼儿教师在参与户外游戏时,应对幼儿表现加大观察力度,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给予性格胆小且害羞的幼儿充足的鼓励,带领其参与到游戏过程中,为确保其能交到好朋友、开阔心胸提供支持。第三,出于提高户外游戏质量的目的,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游戏技能水平,耐心倾听幼儿针对游戏活动提出的想法、建议与感受,对户外游戏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做好游戏时间安排工作,尽量将集体性游戏安排在最前面。这一方面有利于营造活跃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对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严格制订户外游戏规则
  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在开展户外游戏时,幼儿乱作一团的情况,这对幼儿的管理带来极大挑战,而且这样的户外游戏活动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严格制订户外游戏规则,有序开展游戏,让幼儿都能够遵守规则,养成遵守秩序的意识。例如,在“丢手绢”的游戏中,追不上丢给他手绢的幼儿需要表演才艺,但在具体实施时,幼儿在听到教师说停后仍然继续追,无视游戏规则。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要求幼儿之间相互监督,发现教师说停后还仍然追的幼儿要接受惩罚;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会在才艺展示后得到教师的一份小奖励。因为每次奖励的物品各不相同,所以能够对幼儿起到吸引作用,慢慢地,幼儿会遵守游戏规则,期望得到教师的奖励。因此,教师让幼儿从真实的游戏中体会到制度的重要性,就可以避免他们以后再出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现象。
  综上所述,户外游戏符合幼儿天性,将其落实到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与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为了有效发挥户外游戏的作用,幼儿园要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教师应基于幼儿差异确定游戏的目标,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设备创新游戏活动组织形式、内容,同时将情感教育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落实国内外幼儿教育家的正确思想理念,以此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陈东吉.把游戏引向户外,让幼儿快乐更多:对“户外游戏”幼教活动的实践与探究[J].文教资料,2019(22):223-224.
  林菁.叢林探险主题活动下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41-42.
  王丽芳,葛攀文.户外游戏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44-46.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再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引入课堂:一是课题口语化,二是导入生活化,三是内容大众化,四是解题实践化。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数学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唯有如此,数学才会受孩子的
【摘要】线上教学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学前教育领域都获得了应用,令人们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形势有了新的认识。未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被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利用,广大教师应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探讨。文章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实际,针对突发事件下的停课停学状况,就如何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物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凉市“十三五”2020年度教育科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对生活中时事热点的了解,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一般仅局限于纯粹记忆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应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及时融入时事热点,以体现出新教育理论下的核心要求。本文对合作素养、爱心素养、责任素养、做好课下功夫等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提
我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音乐教育,目的不是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音乐艺术家,而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美育、德育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往往取决于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把握,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科学备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有效备课;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了10
【摘要】叶澜教授提出家庭既是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是儿童早期阅读的肥沃土壤,也是儿童阅读花园中的现实性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与父母进行了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关键词】家庭亲子阅读;语言发展;幼儿教育  学前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及认识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水平。在幼儿不能完全独立阅读前,激发小班幼儿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德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关联,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学校开展德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能有效引导和促进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英语知识,词汇量较少,在语法方面知识较为匮乏,在英语阅读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开展绘本阅读能够巧妙化解难题,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情境和相关内容。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入绘本阅读教学。文章探究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绘本阅读的现状以及具体的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渗透;学习兴趣  一、引言  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学科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语文不同于小学语文,其可以为学生未来培养文学功底打下扎实基础。因此,中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Tony Buzan)博士创建的一种有效思维模式,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