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医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研究近年来医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效果,从病因病机和辩证各方面入手研究治疗效果,从分期分型、经验方面等探讨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结果:在治疗缩小肿大的甲状腺和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方面上有很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使用医药治疗的方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治疗,治疗过程具有明确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Abstract:objective:studied and discussed effect of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clinical research。Methods:research in recent years,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results,from all th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of pathogenesis and dialectical treatment,from the aspects of installment parting,experience and explor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Results:in the treatment of narrow on reducing the enlargement of the thyroid and thyroid autoimmune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Conclusion:using the method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treatment,treatment process has definite effect,provide reliable research data for clinical study。
  关键词: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作为慢性抗原体免的疾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桥本氏甲状腺炎(HT)多为中年女性患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以及饮食方面不断提高,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有显示报告证明发病率已经逐步向甲状腺发病率靠拢。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的原因难以查证,发病缓慢,患病的时间长,初期无任何症状,主要以提高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肿大的特点,部分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早期主要是功能亢进,后期主要是甲状腺腺体组织出现损伤而导致功能下降。现阶段在临床研究上使用西医治疗,效果没有任何变化,近年来,对于临床使用医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治疗的研究逐年上升,采用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手段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1.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病因
  目前,桥本氏甲状腺炎(HT)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会因感染、环境问题、基因遗传、使用碘等各方面的影响。根据甲状腺肿大的临床研究证明,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瘿病”,中医认为其发病的原因是因先天禀赋不足、肾虚亏损、后天营养不足以及情志不清等形成,牵涉的内脏主要有肝、脾、肾等,发病的原理是因身体亏虚造成,身体亏虚主要以两亏为主:脾肾阳虚和气血不足,标实主要表现是气滞痰瘀凝在颈前形成,这是目前医学者公认的几点发病特点,但学者们众说纷纭。张懿,汪悦[1]两人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进行总结认为其病发病初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病程时间有实转虚,主要以气阴亏虚为主,就导致发病虚实参杂。因此,其病主要在颈前部位形成痰、瘀等疾病,其病的发病关键是气阴亏虚。而有的医学者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HT)病因主要是因情志不清、饮食结构不平衡和气血不足引起,进而肝郁气滞,脾胃失调,痰湿在体内形成,导致郁而化火,久而久之产生瘀,进而肝、脾、肾亏虚,全身功能失去平衡,正虚失调,外邪入侵,就在脖子前面前形成甲状腺肿大。
  2.临床治疗研究
  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研究发现本病与自身免疫紧密相连,治疗上缺少根治的办法,西医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进行治疗只能对症下药,而中医充分发挥其自身优点,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进行治疗。
  2.1分期治疗
  邹丽妍,杨文军两人{2}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将桥本氏甲状腺炎(HT)分为三期进行,三期治疗过程对补益气血非常重视:早期出现甲亢的病人,多半是肝郁气滞、郁热伤阴的症状,使用疏肝理气和清热养阴手法,选用中药药材有当归六黄汤、生脉散加减和龙胆泻肝汤配上清热解毒进行治疗;中期症状是颈前出现肿大,诊断是气滞、血瘀、痰凝和肝郁脾虚患者,以实证为主,治疗手法主要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软坚散结等为主,选用中药药材有黄芪建中汤加减和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晚期出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减退,属于脾肾阳虚和痰凝血瘀患者,治疗方法是脾肾论治: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和软坚散结进行治疗,治疗过程配置优甲乐,使各项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2.2分型治疗
  李梅.程益春[3]两人主要将桥本氏甲状腺炎(HT)分为三个证候,注重软坚散结:火旺性患者,治疗过程以疏肝解郁、清热散结以及生脉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的手法进行治疗;痰凝血瘀患者,治疗时选用补养气血、化痰散结以及当归补血汤加清热散结药进行治疗;脾肾阳虚患者利用温补脾肾治本化痰活血指标以及肾气丸配合散结药加减进行治疗。
  2.3经验方治疗效果
  本研究[4]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主要受肝郁脾虚、凝聚成痰的影响而形成的疾病,因此使用疏肝散结方式进行治疗84例甲状腺炎,使用24g药用柴胡,15g夏枯草,10g浙贝,10g白芍,6g甘草,研究得出有效率达95.2%。
  3.讨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指数大幅度上升。其病因没有具体的查明,通常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病因是因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和环境因素所引起,发病过程是颈前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组织还伴有大部分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目前,桥本氏甲状腺炎(HT)没有根治的办法,临床研究只能根据甲状腺的大小和压迫性来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对不明显且无压迫症状的患者一般不进行治疗;对甲状腺机能出现减低情况的患者,最常使用状腺素进行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治疗时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现今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缓解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发病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此病发病原理包括脏腑功能调节失去均衡,以三脏肝、脾、肾为主,也包括痰凝、气滞、血瘀等影响,最后颈前发现甲状腺肿大和抗体出现异常。中醫辨证呈现出虚实参杂的现象,因此在治疗方法上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药物,主要以疏肝健脾补肾手法来进行治本,理气、祛痰、化瘀、散结扥方法进行治标,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每个患者的病因不同,故临床出现的症状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这样就充分显示出中医药自身治疗的特点,最终缩小甲状腺肿大,有效控制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方法上弥补西药的不足。
  4.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本身治疗的特点具有加减灵活、安全性高、副作用范围小适合长期使用等特征,结合西药的对症下药,不但可以有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而且副作用的使用影响不大,证明中医药治疗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但是还缺少统一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分期分型和治疗标准,今后应完善和更新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分期分型和治疗标准,使其可以进一步为临床研究提供价值性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懿,汪悦.汪悦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经验总结[J].吉林中医药,2011,2(07):44-45
  [2]邹丽妍,杨文军.浅谈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分期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2012,2(05):66-67
  [3]李梅.程益春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经验撷要[J].山西中医,2011,3(01):33-34
  [4]李凤红,周静.疏肝散结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42例的临床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6(06):66-67
  
其他文献
消化系统疾病是农村门诊患者常见疾病,尤其胃炎更加常见。为此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90例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男59例,女31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5.4岁,病程3月~12年,其中单纯胃炎者60例,合伴食道炎9例,合伴胆囊炎21例。  1.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胃部不适,疼痛、胀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人员以及医疗物品的感染因素、手术室管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结果:手术室经过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的发生,从而能够做好防御和控制,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结论:严格做好手术感染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同时做好手术室医院的感染控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7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188例和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184例。分别对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定血脂(TG、TC、LDL—C、HDL—C等)水平,同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记录。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患者的TG、TC、
期刊
摘要:笔者对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极不均衡、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是现阶段临床中药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战略层面上看,临床中药学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微观层面上看,医院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突破口。医院应注重药师队伍培养,注重实践,积极提升中药师地位,发挥药师优势,取得实质性的成绩,才是扭转药师不利地位,进而推动临床中药学发展的关键。  关键
期刊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燥甚或结块难出、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的症状。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內停,故大便难行,临床以脾虚不运所致之便秘,颇为多见,本人借鉴医家各家之长,重用白术治疗此种便秘,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张某,女,38岁,牧民,2009年6月10日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自述便秘3年余,症见大便干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绝经1年以上,要求取环的52例妇女,取环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口服,连续2 d后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52例妇女用药后均取环成功,术中痛苦减少,易于操作,出血少,术时短。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及止血治疗5 d,随访1年无异常。结论:米非司酮明显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n=45)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临床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儿童调养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以提升儿童保健调养的质量。方法:选取保健门诊12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中医调养组和常规组,每组患儿的人数为60人,其中中医调养组采用中医调养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常规组则采用正常的护理手段,治疗的时间相同,并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信息统计对比,然后进行综合的;评分对比,分析较好的调养方式。结果:在经过中医调养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比之后发现,在
期刊
摘要:与其他商品相比,药品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所以药品经营企业也存在其特有的问题,本文从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现状入手,讨论了药品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前言: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开放,我国的药品经营企业越来越多,药品经营市场呈现一片繁荣。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当前药品经营
期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治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且发生率较高,疼痛剧烈顽固。目前治疗上多采用营养神经药物,小剂量激素治疗,局部外涂利多卡因凝胶,但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2013年共收集44例病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