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治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且发生率较高,疼痛剧烈顽固。目前治疗上多采用营养神经药物,小剂量激素治疗,局部外涂利多卡因凝胶,但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2013年共收集44例病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52岁,受累神经分布有三叉神经区,颈神经区,胸背部神经区,腰腹部神经区。
  1.2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治疗组22人,观察组22人,两组年龄和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等分配无统计学差异。
  1.3病例納入标准
  指带状疱疹经治疗,皮损完全消退后其受累皮肤遗留烧灼痛刺痛,不欲近衣被,病程持续4周以上,一般年龄较大,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所有患者就诊时局部皮肤遗留色素沉着,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中医认为本病因余毒未净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不通所致。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单纯西药组)
  口服甲钴胺片0.5mg 每天3次,地塞米松1.5mg每天3次;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局部用利多卡因凝胶外涂。
  2.2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在使用单纯西药组药物治疗外,同时加口服自拟中药处方,仙方活命汤加减:金银花12g 当归6g 赤芍6g 桃仁6g红花5g元胡6g丹参6g白芷6g 花粉6g 乳香6g没药6g 皂角刺6g 穿山甲3g徐长卿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病在腰腹区加川楝子10g郁金10g柴胡6g;上肢加片姜黄12g;下肢加牛膝12g;疼痛日久不除加全蝎5g。
  3.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疼痛变化及不良反应,共治疗3个疗程。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为患处疼痛完全消失,显效为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有效为患处疼痛减轻,无效为治疗前后无变化。痊愈加显效病例数的百分比为有效率。
  3.1治疗结果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单一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见表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2 16 4 2 0 90.9﹪
  单纯西医治疗组 22 4 6 10 2 45.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4、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资料表明其发生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可能的原因有病毒侵犯脊髓后索神经纤维受损;局部炎症反应;局部发生缺血性改变等。PHN是一种较难忍受的顽固性疼痛症,多好发于老年人,是困扰老年人群的疼痛顽症之一,可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心理负担沉重,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者可导致自残自杀倾向,临床上应于高度重视。西药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是一种神经营养药物,通过甲基化功能基参与作用甲基转化作用,对神经组织内的核胶蛋白吸收脂肪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维生素B1营养和帮助神经冲动传导,维生素B12参与神经髓鞘酯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地塞米松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余毒未净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不通所致,不通则痛。故临床上用仙方活命汤加减治疗,方中当归、桃红、红花、赤药、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金银花清热解毒;徐长卿祛风止痛止痒;花粉清热散结;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元胡活血行气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甘草化毒和中。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痛。使凝滞经脉得以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通则不痛。
  临床观察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病程,简便易行,能快速有效的减轻疼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国家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分析了GSP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前言:质量是药品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质量保证的药品和毒药没什么区别,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反而会耽搁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药品经
期刊
消化系统疾病是农村门诊患者常见疾病,尤其胃炎更加常见。为此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90例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男59例,女31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5.4岁,病程3月~12年,其中单纯胃炎者60例,合伴食道炎9例,合伴胆囊炎21例。  1.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胃部不适,疼痛、胀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人员以及医疗物品的感染因素、手术室管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结果:手术室经过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的发生,从而能够做好防御和控制,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结论:严格做好手术感染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同时做好手术室医院的感染控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7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188例和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184例。分别对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定血脂(TG、TC、LDL—C、HDL—C等)水平,同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记录。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患者的TG、TC、
期刊
摘要:笔者对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极不均衡、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是现阶段临床中药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战略层面上看,临床中药学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微观层面上看,医院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突破口。医院应注重药师队伍培养,注重实践,积极提升中药师地位,发挥药师优势,取得实质性的成绩,才是扭转药师不利地位,进而推动临床中药学发展的关键。  关键
期刊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燥甚或结块难出、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的症状。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內停,故大便难行,临床以脾虚不运所致之便秘,颇为多见,本人借鉴医家各家之长,重用白术治疗此种便秘,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张某,女,38岁,牧民,2009年6月10日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自述便秘3年余,症见大便干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绝经1年以上,要求取环的52例妇女,取环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口服,连续2 d后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52例妇女用药后均取环成功,术中痛苦减少,易于操作,出血少,术时短。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及止血治疗5 d,随访1年无异常。结论:米非司酮明显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n=45)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临床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儿童调养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以提升儿童保健调养的质量。方法:选取保健门诊12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中医调养组和常规组,每组患儿的人数为60人,其中中医调养组采用中医调养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常规组则采用正常的护理手段,治疗的时间相同,并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信息统计对比,然后进行综合的;评分对比,分析较好的调养方式。结果:在经过中医调养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比之后发现,在
期刊
摘要:与其他商品相比,药品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所以药品经营企业也存在其特有的问题,本文从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现状入手,讨论了药品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前言: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开放,我国的药品经营企业越来越多,药品经营市场呈现一片繁荣。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当前药品经营
期刊